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1074章 工具传播烦心累

大明守村人 第1074章 工具传播烦心累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1074章 工具传播烦心累

第1074章 工具传播烦心累

太阳又一次跳出来,天还是那么晴,嗡嗡嗡的打井声响个不停。

百姓们天蒙蒙亮的时候已经拿着新工具从家里出来干活,不吃早饭,只喝井水,拔凉拔凉的。

下丘村的人和太医们也没吃早饭,他们拿着收集来的样品检测,主要看虫子,这个过程大家还不是很适应,但能操作。

故此早饭就不吃了,口罩戴得厚厚的,发现情况就对照着号码记一下。

两个大肚子的孩子已经挂上点滴了,其他身体不舒服的,休息的休息,做简单事情的就做简单事情。

工匠用木头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草鞋辅助编织机,可以提高至少十倍效率,需要用手较紧的地方,在小机器上一踩就行。

原来编草鞋有条件的会多一個木头架子,人骑坐上去,没条件的就只能凭借手慢慢来。

新的工具手脚并用,而且做出来的鞋底又密又齐,年岁大的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他们知道,旁的不说,凭这个东西,以后即便卖草鞋都能赚到钱。

咱村子六十二户,做七十个,谁家的坏了还能立即替换一下,再看看怎么修。

一个人一天干活能赚十文钱,编一双好的草鞋要用一天工夫,不好的也得半时辰。

“大山,其他的法子,咱现在见不到现钱,编草鞋的好东西,大家拿着就能赚到钱了。

村子里一天做出来十双好的草鞋,一双卖五文钱行不?

还不用出外面去赚钱,本身就比别人多赚五倍的工钱。

房大川对比一下村子里其他的事情,发现编草鞋能变富裕,先编个几千双,用绳子拴好了,带队伍挑着送到北平府的城里。

三文,三文一定有许多人买,这种草鞋能穿很长时间,不是半个时辰的那种,那个编的快,坏的也快。

他指的东西是铁器,各种铁的工具,眼下铁不便宜,凭借下山村的收入,一户人家两年不吃不喝,能攒下来那套东西就不错了。

那好使唤的家什可是成套给咱们村,一户一套,卖钱都能卖十多贯。”

不好的草鞋,不编,不划算,一天编一百双,一双能卖一文钱?估计只能卖几角钱。

别人都有事情做,亲王们在练字,官员们自己在村子里转悠,看耕地的场面。

房大川里长又找到自己的知县堂弟:“大山啊!编草鞋的那个你见到没?”

可比远来卖鸡蛋什么的赚钱,鸡又不听咱的,能不能多下蛋,看天。”

房大山听堂兄一说,露出笑容:“能想到这个很好,咱去找工匠商量,一户做一个,看他们做起来很轻松。

都不去房山县的县城,县城怎比得上府城?那可是前朝的大都,人多、热闹。

一户留个人出来编,其他人干活,咱卖便宜点,三文钱一双,送到北平府卖。

“嗯!很快!”房大山点点头,觉得正常,那可是跟着队伍出来的工匠,没点本事行吗?

卖五文需要看别人是否正着急用,而且舍得穿这种,否则用半个时辰随便编一个人家就穿着走了。

卖十文钱一双,别人显然宁愿自己编也不会买。

但没人会卖,甚至要放到里屋,不能放外屋,更不可能放在外面院子中,丢了能心疼死。

“大山,咱找你不是说这个,你想啊!工匠那么厉害,给咱能做一样的东西,给别人就不能做?

流出去一个,别人一看,学着做出来,到时候各个村子全有,咱的草鞋卖谁去?

你跟他们商量一下,让他们不教别人,只给咱村子,咱村子不外传。”

房里长一脸焦急之色,好东西,能赚钱的好东西。

房知县:“……”

他深吸一口气:“房里长,本县可不敢去说。你可知朝廷派来的军士们都教什么吗?

那些东西都是好用的,朝廷是想让咱大明百姓全用上好的,全识字、会算术。

人工孵化家禽蛋的技术,是不是给一个村子后就不应该给其他村子?别人学了,鸡崽儿就不好卖了。

你拿着人家给的技术,然后叫人家别教其他人,你当你是皇帝?”

“不不不,别,小点声,咱可不想死,那……哎呀!咱得让工匠先多做,趁着没教别人前,先卖一批,所有村民一直编草鞋,要赚一笔。”

房里长一拍大腿,满脸悲情的模样。

“正事要紧,卖草鞋不能耽误殿下们的大事。”

二人身后突然传来声音,两个人吓得腿一软,差点跪下。

“赵,赵……啊参政,伱,你走路,咋……没动静呢?”房里长脸煞白。

“鞋好!比编的草鞋好!”赵耀看两个人一眼,继续往前走。

……

午饭之前,大家终于把检测作完,去洗澡、换衣服,这才做饭。

村民们没吃饭,本来十点多的时候应该吃一顿,他们忍着,饿了就喝水。

因为中午吃饺子,从别的地方赶来的猪,在这边杀了,该做香肠的做香肠、该酱的酱。

肉呢就包饺子,吃蒸饺,比煮的香,关键一次能蒸很多,二十分钟可以蒸一摞屉。

煮的同样是大铁锅,看着不停地下饺子,实际上出货量比不上蒸的。

饺子馅肉多菜少,拌馅的时候往里加煮的花椒水,吃着口感更好。

别看村民第一次吃臊子面胃肠道受刺激,他们还是愿意吃肉。

赵耀把听到的事情跟大家说一说,显得十分无奈,拿到东西还想控制给的人不给其他人。

朱樉听完反而露出笑容:“这便是以后要出现的地方保护行为,村与村、县与县、州与州、府与府之间。

大家都要努力地带着自己地方的百姓赚钱,不想让其他地方的把自己地方的钱赚去。

毕竟官员的考核标准就是看政治,政治最直观的体现在于百姓收入,或者说是税收。”

“现在不担忧,按照眼下的经济发展速度,官员们还未适应,尤其是资源缺乏的地方,保护不了,必然需要大量的外府东西。

咱需要盐,能地方保护?咱有煤和铁,向没有的地方输出,他们敢拒绝或阻止?

等咱就藩后,咱是不需要保护的,而且还要跟二哥与四弟多进行贸易往来。”

朱棡同样不担忧,神态轻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