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1080章 草原试作河流汇

大明守村人 第1080章 草原试作河流汇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1080章 草原试作河流汇

第1080章 草原试作河流汇

现场一片安静,官员们互相看看,似乎想要从同僚的眼中确定臭蛋是否能够帮助消化,这个没试过啊!

“胃肠道不好的,有时候我们给吃乳制品,发酵后的乳酪,里面有菌,有益人的,叫益生菌。

其实草原那里能够种大豆的,种完了大豆收豆子,然后做成腐乳和臭豆腐就行。

要么种绿豆,拿绿豆发酵成豆汁,喝这个豆汁,就是口感不怎么好,不如豆浆。”

里长这个时候明白了,为众人讲解。

“咱这边要有所准备吗?万一商人队伍送过去的咸鸭蛋他们吃好了,又回来采购,专门为他们留一些?”

朱棣很愿意帮助草原那里的人,现在那里属于大明。

和林一条线修的土堡和烽火台南边的区域,算是安全区,游牧民族可以放心地在那里放牧。

到了冬天的时候,就去土堡呆着,提前储备好足够的草,土堡帮忙制作青贮。

受流动性影响的问题,当地的牧民们不会种地,要种也是种生长周期非常短的青稞。

那他们估计没有更多的地方养鸭子,需要水,而且管理起来麻烦。

“电报机送过去没?不如发个电报问问,看他们那里要不要咸臭蛋,咱们专门做,还有松花蛋也不错,松花蛋保存期又长。”

养鸭子不需要非得有大的河流,挖一个池塘,把鸭子往里一扔就行。

“边走边聊。”铃儿见大家站住,挖坑的都不自在了,拉着徐仪华的时候向前走。

下丘村有一部分鸭子就这样养的,为了看新品种。

“他们自己养不行吗?那里并非没有水,土堡修建的时候专门挑选的地方,能飞的野鸭子夏天都愿意在那里呆着。”

朱棡发现如果向草原送鸭蛋,自己的太原府更近,上面大同府可以直接管辖了。

朱棣更进一步,他不担心吃亏,兄弟三個人的封地在此一线,本就是应对北元的。

土堡周围则可以派人守着一下,遇到野兽过来祸害作物就开枪,还多了一份肉吃,夜晚也一样开枪,拿手电筒照,朝廷提供电池。

有的土堡和烽火台后,烽火台周围能种一小圈作物,需要弄栅栏,最好是土墙,稍微高一点。

结果那里的百姓从来都是一颗不留,甚至送鸭蛋过来的时候,还额外送一些大鹅蛋。

反正自己还得回去,过年前回去,自己还小,得继续学习。

北元被打跑了,那么北方的地方也得三个人照看。

大豆没有用,不能作为主食来吃,然后还有鸟类、食草的动物,包括野猪,都会跟人抢食物,即便不是它们种的。

从封地为草原提供东西,总好过从应天府运输,账目清晰,回头报给父皇一下即可。

还有的鸭子给放到了石臼湖里,让当地人帮忙看一下,鸭蛋收集起来后给当地人留一半。

她一面走一面说:“野鸭子多,天知道哪一只生病了,然后一传染就是一大片,咱们在那里养鸭子,密集后难以照看。

分散开,又需要更多的人手,有那些个人手,咱们多养牲畜不好吗?

包括养猪,可是不缺少猪草的,再专门选地方种青稞来喂养牲畜。

鸭子的话……呃……首先要有经济利益,鸭子可以做成手撕风干肉。

选两个土堡试试吧!行了的话,咱们就不用为那边准备东西,甚至当地还可以向这边输送商品。”

铃儿终究没否决,行与不行尝试一番,又不费什么力气,手撕的风干鸭肉跟牛肉干似的,下丘村做了。

“发电报问问,需要的话送过去。”

朱樉决定下来,大家要一起为大明努力。

“那么大的事情就确定了?”下山村的里长房大川与自己的堂弟小声说。

“还没看出来么?在大明朝堂上的事情很多就是下丘村决策的。”

房大山丝毫不意外,亲王跟下丘村的人琢磨着就把事情给做了,反正做错了也没啥损失。

“他们那里若养了鸭子,有了鸭,商人还能来你的房山县买咸鸭蛋吗?”房大川一脸焦急。

“房山县是朝廷的房山县,不是我房大山的房山县,百姓自己不舍得吃而已,又不是鸭蛋坏了也没人吃。

还有大鹅呢!鹅蛋一样多,百姓会把鹅蛋全拿出来卖,哪一个愿意吃好不容易下的大鹅蛋?

说白了是穷闹的,但凡百姓赚的钱多,又何必苦了自己,唉!”

房大山说着眼圈红了,他被感染了,亲王们一到地方就不停地琢磨怎么能让百姓吃饱饭。

吃饭的时候更是尽量不浪费,菜样多,每个人碟子里装的却少。

今天方才吃的烤鸭剩了,晚上还得吃,谁的就是谁的。

咸鸭蛋吃的时候要找双黄的,结果怕吃不完,切开,两个人分一个蛋。

烤的肉串剩了,宫女和太监抢着就吃掉了。

故此自己要努力,看看哪里有问题,比如储存冰,显然不适合,今年殿下们帮着给处理掉,明年……还得储存。

房大山想着突然悟了,明年北平府的经济会更好,殿下的队伍可不是白来转一圈,不晓得之前在府城给官员们出了多少好主意。

那样的话,明年就应该需要更多的冰,哪怕用棉被包着冰块从陆路用牲口车给拉到府城呢!

这番思忖,房大山忍不住问:“殿下,今年冬天还要留冰吗?”

“不留你冰窖不是白建了?去年花一百贯,其他的全是用的百姓劳役对吧?

今年还是花一百贯,百姓就轻松许多,去年的冰窖还在,无须继续挖。

要不你在露天的地方找位置,多往上捞冰块,冬天若是河面冰封,咱从河道往应天府运。

这冰啊!往宁国府和太平府卖,那里的百姓有钱,冰路与水路衔接,送过去。

你可知晓房山县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说呀!唉!河,琉璃河入海的。

等秋天降雨后,咱给你要小蒸汽机内河船,不管这里有什么,只要价钱合适,全能卖出去。”

朱棣说着说着,脑海中出现地图,房山县不需要其他地方的辅助,单独就能利用河运出海。

那么运盐过来是不是可以一文钱一斤?当地用盐能做什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