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1094章 时间更重观大局

大明守村人 第1094章 时间更重观大局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1094章 时间更重观大局

第1094章 时间更重观大局

‘啪!’铃儿关上化妆盒:“咱觉得也是,咱睫毛其实自然上翘,没办法,天生丽质难自弃,哎!”

官员们:“……”

他们承认铃儿漂亮,但自己吹嘘自己是不是有些……

铃儿不在乎,她故意的,收好化妆盒:“又漂亮了,方才说到哪了?哦哦哦!运输好收不收费的问题。

首先咱们作为官员,要明白一个道理,时间成本也是成本,百姓所浪费的时间越多,对于当地整体经济发展越不利。

看此刻大家排队,浪费的时间,而且是无效时间,排队过程中晒太阳,增加疲劳。

早点回去,百姓捡点柴火、给院子的菜地浇浇水、把栅栏修修。

哪怕什么都不干,躺下睡觉,也比耗在这里强。

北平府的百姓,每一个人一天节省半个时辰,不管他用来干什么,皆促进北平府发展。

这样一来,咱们要考虑投入与产出比,官府投入的资金和百姓节省的时间是否成正比。

铃儿把从憨憨哥那里学来的理论说出来,她自己也这般认为,没毛病。

冬天运冰,下游的县夏天乘船下去,或者直接就坐轨道车下去,买卖东西后再坐轨道车回来。

不仅仅是夏天收麦子后水车磨面,还有打渔的人把渔获放进去运输。

他那时有的地方不补贴,像三亚,坐车三十多公里,车费十六元,因为不需要补贴。

商店东西好,百姓排队,看着是经营能力强,其他方面的,百姓排队办理银行业务、官府证明业务,还要从早等到晚,这就是地方执政官员无能,废物!

“马鞍山那里有铁矿,最初采用的是木轨,矿车在木轨上走,后来包铁,到现在的铁轨。

负责提供牲畜牵引轨道车的人,分站式收费,一站一个人收一角钱,从头拉到尾,中途有上下。

电的摩托车冬天又不行,全依靠工交,因为工资收入低。

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节省时间,百姓自己舍不得开车跑那么远上下班,油费太贵了。

铃儿配合朱棣,为官员们上课,当一个官员看到很多百姓在排队买东西,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劳动力的无效时间累积问题。

用牲畜拉,给钱,为百姓把事情讲明白了,有多余的时间,多织点布、搓条绳子、编个筐,赚的钱比运费多很多。

朱闻天在那里嘿嘿笑,对,就是如此。

最简单的是曲辕犁,使二牛抬杠变成一牛挽犁,织布机亦如是。

再一個要说投入也得技术化投入,直接派马车显然不划算,官府投入大……”

咱们沿河铺两条轨就行了,路上有村庄的地方,额外加个分岔,搬道岔。

生产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本身便是提高生产效率,单位时间内产出量。

如果没有人愿意这样,衙门辅助,哪怕衙门补贴。

还有的地方补贴,公交车乘坐三十多公里,一元钱,沿途上下车的换乘率显然无法让公交公司盈利,必须补贴。

此时说的是地方官员大局观,必须计算这个,包括冬天的百姓闲置利用。

公共交通补贴就在于节省百姓时间,从而让百姓的时间利用率更高,整体经济发展起来,衙门是赚钱的。”

下丘村一条街也排队,但人家买东西可以说要什么东西,店铺记下来,人离开,后面给送。

这样节省时间了,不用现场来做。

至于要从早逛到晚的人,那是为了休闲,他们把这当成放松和娱乐。

他们有选择,可以不那么转一大圈,而不是无奈地等待,没选择。

“殿下,臣立即进行审计、核算,就是技术方面……”

照磨上前一步,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是他的工作。

官府出条例,他来审计,建木轨和木头车,然后找牲口来拉,两条,一去一回。

“我们对接。”王艺千把话接过去,技术的问题他带工匠处理,简单。

其他官员们紧张起来,如太原府的官员一般。

他们所学的理念与下丘村就差一大截,跟不上节奏,谁能看到排队的情况后考虑百姓时间成本?

投入的基础建设消耗的资金,能够换取多少百姓减少时间成本后的经济利益,需要计算的。

显然,现在进行,对于当地的来讲划算。

房山县之后会提供大量的服务行业,木头轨道上面加点铁皮,增加陆路运输配合水路运输,效率会翻几倍。

排队中等待的百姓不会考虑这个,他们得知亲王的队伍出车过去,高兴地上车,带着没磨的麦子出发。

“多谢铃儿姐!”朱棣真诚道谢,他也没想到会涉及到这样的情况,局面太大了。

而这正是下丘村的价值体现,这声姐叫得值。

官员们若不是要脸,也想跟着喊声姐姐,学到了,原来行政包含如此多的方面。

队伍向下游走,中午在外面吃饭,已经带好东西。

重新打扮一番的谢巧儿扭头看朱棡,甜甜一笑,朱棡瞬间嘿嘿嘿嘿……

正常历史上的他没有这种恋爱的感觉,自己是晋王,所有的一切已安排好。

只有当一个人知道其有不可得的时候,才会明白得到时的珍贵。

谁最不可得?当然是下丘村的女孩子了,包括太子在内,都不能纳下丘村的女子。

历史上的朱棡在就藩的路上就开始打他的厨子,朱元璋还训斥他,告诉他厨子不能招惹。

朱樉更甚,发泄情绪,最后被宫女给勒死了。

说明朱元璋教育出了问题,只有老四朱棣就藩的时候没那样,所以最后朱棣当皇帝。

之前他们都在大本堂学习,朱棣的时候大本堂名存实亡。

那些大本堂的教导的人全该死,他们究竟教什么了?

眼下这四个亲王全成了乖宝宝,按照朱闻天的规划来行事,不但不暴躁,反而爱民,互相竞争,看谁治下的百姓生活更好,又互相配合,帮对方。

“铃儿姐,晌午吃啥?吃完我想睡一会儿,在船上睡不塌实。”

谢巧儿难受了,这边干旱,空气湿度低,即便在河边赶路。

“过水细凉面,有不同的拌料,不过我就想吃肉酱的,小菜是干豆腐丝和海带丝,加个腐竹也行,没有豆腐,天太热了,不敢带。”

铃儿眨眨眼,回忆今天午饭有什么吃食,不做热的菜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