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1124章 小鹰出壳无力断

大明守村人 第1124章 小鹰出壳无力断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1124章 小鹰出壳无力断

第1124章 小鹰出壳无力断

船队航行,大家非常亢奋,在这边见不到渔船,离岸太远,渔船不敢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打渔,不具备那个条件,周围能看到的都是自己队伍的船只,一大片。

或许是讲故事的原因,也可能是平时锻炼得比较好,要么年岁小,朱樉四个兄弟什么晕船的问题都木有。

倒是有宫女和太监、护卫吐了,在身边服侍的宫女谁要吐之前就跑掉,总不能吐在大家脚下。

晕船这个事情不是谁意志坚定就能对抗的,身体机能不行啊!

“咱不是有预防晕船的药么?”见身边的宫女换了三分之一,尤其自己的那侍寝的宫女也去吐了,朱樉着急。

“大家都说不吃,要经历一番,反正又死不了人,估计都想挑战一下自己。”

铃儿表示无奈,不是咱不给,是人家全不要。

“唉~!晚上吃什么?”朱樉同样无奈。

“先给他们吃药,咱们也吃点吧!不然晚上睡觉,躺着晃悠,更容易晕,说白了就是咱们的船还不够大。

晚饭吃什锦炒饭,小咸菜,尽量少喝水,避免食物倒流,那可是会死人的。

收多少都得交上去,作假怎么办?好办啊!先给了作假的指导说明,一个册子,告诉每艘船上的各个位置如何弄假账。

朱棣纳闷牛的来路,又瞬间补充一句。

其他的东西更是得运输,商人需要运东西会交钱,让大明水师帮忙。

现在既然不晕,多喝水,喝酒,吃烤串儿,吃完正好吃晚饭,吃了睡觉。”

铃儿出主意,晚上睡觉前不能喝太多的水,晃来晃去的,胃中的食物从嘴出来,一个不小心就窒息。

朱棣选择最稳妥的方案,他更好奇下丘村准备了什么东西来烤,不会是海鲜吧?

一个燕王府提前过来的官员给出答案,大沽口成了海运主要港口,附近的地方有什么东西要运,就雇佣大牲口。

“先吃药,给咱们吃药,咱们不对抗风浪,有什么烤串儿?”

这個包括婴儿睡觉吐奶,故此总得有人看着。

“哪来的牛?憨憨哥我没问你。”

军队不仅仅参与正常的商业行为,甚至走私,好处全让军官拿到手里。

“牛,肉的,嗯!嘿嘿嘿嘿……”朱闻天在旁嘿嘿笑。

朱闻天那里最初的时候就有军队负责这种事情,没有太多的军费拨付,只好让军队参与经商,后来取缔了,因为太**。

“嘿嘿嘿嘿……”朱闻天继续嘿,不问我就好,否则我还得慢慢解释,怪累的!

“在大沽口那里运输东西过去,有马、骡子、驴、牛,有一头黄牛中暑了,它年岁大了,养牛的主人也没咱们的本事,结果……”

大明此刻不允许百姓自己出海,海运只能由大明水师负责,商人给钱,水师收钱。

珐琅开始出口了,直接运到市舶司,由皇宫的人查验、登记。

同时又提高举报奖励,而且举报的人只要举报一次,不管成功与否,都给安排到其他地方,不在水师呆着了。

大明水师军士收入高,海军嘛!正常。再贪,逮到可不是警告处分啥的,直接杀。

至于说朱元璋能不能下得去手……

“太残忍了,就因为中暑……憨憨哥,牛蹄筋烀好没?我想吃凉办的。”

朱樉一脸难过的样子,瞬间提怎么吃。

朱闻天没搭理他,不想说话,累,不如晚上跟自己村子的人聊天,可以随便说。

“晚了?”朱棣问自己的官员。

“回殿下,晚了,再早一点,臣能救回来,主要是他家不养马,但凡养过马的,都会处理大牲口中暑的问题,养水牛的也比养黄牛的懂。”

燕王府的官员点头,自己手段不够用,身边没有药,来不及了。

养马的人知道马怕热,随时注意着,养水牛的更不用说,天热的情况下,水牛长时间不碰水,就挂了。

“其实养猎犬也一样,热的时候不照料好,狗就热死。还有鹰,有的猎户养不熟,放开鹰,鹰就不回来了,拴着鹰,又不给水,鹰便渴死。”

姜伍突然插了一句,他身边摆着窝,里面有四只鹰雏,已经孵化出来了,他负责喂。

之前说好的给他一只,现在全给他,叫他搬家,别回去了,跟着到应天府生活。

他会先学习一些知识,再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整理,之后他当讲师,为猎户上课。

太原府不缺他一个猎户,把他放回去,又担心其他人因为这个事件总是说他,人言可畏啊!

干脆走吧!到哪不是生活啊!何况跟下丘村走,保证比以前日子过得好。

“你这种养鹰的方式是最舒心的哈?小鹰从小就开始被你喂,以为你是它们的爹娘。

长大后,自然会陪在你身边,周围的地方有养家禽的可倒霉喽!

哎呀!你跟去应天府,是住下丘村外面?还是与工匠们那里呆着?别人不养家禽了?”

朱棡顺着鹰的话题说,担心四只鹰的周围家禽活得胆战心惊,一个不小心就吓死了。

铃儿过去接推车,给大家桌子上放凉拌牛蹄筋:“教给鹰不去攻击人养的家禽,鹰主要辅助姜叔打猎,地上的家禽总能看到鹰后,会渐渐习惯。

其实用棉线编出来简单的捕鸟网能够轻易对付天上的猛禽,如果家里有抱窝的老母鸡,鹰抓到捕鸟网落地,它可就惨喽!”

“捕麻雀的看到了,确实好用,一挂一堆,都是为了争一口吃的。”朱樉在铃儿送东西时点点头。

转而又好奇:“那人如何把牛养这么大的?看不出牛中暑,牛以前不干同样的活儿?”

燕王府的官员立即回答:“回殿下,是个二十来岁的人,新买的牛,以前父母在,家里的事情都听爹娘的。

去年他爹娘相继去世,他和媳妇儿带着孩子耕不动那么多的地,就买牛。

结果被人骗了,以为是好牛,结果是老牛,家里的地种上,他跑到此处赶牛车赚钱。”

“也怪他爹娘,总把他当孩子,不教他怎样做事。既然被骗,你解决了?”

朱樉明白了,有的人家爹娘控制欲大,万事不与孩子商议,孩子听话即可,等着老人一去世,孩子啥都不会。

许多家族衰败亦如此,不允许儿媳妇参与,几个儿子赚到的钱必须由父母支配,离了父母,再分家,全不晓得如何经营。

“殿下,臣乃燕王府官员,那里是河间府,告知赵参政了。”燕王府府官表示自己管不到人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