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1130章 因地制宜歌舞赞

大明守村人 第1130章 因地制宜歌舞赞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1130章 因地制宜歌舞赞

第1130章 因地制宜歌舞赞

盖州县的官员们看着下丘村处理猪和羊,感觉这群人专门就是干这个的,那叫一个利索啊!

尤其是下丘村的什么守村人,杀猪的时候才快呢!热水一浇,褪猪毛刷刷的,旁边还有人在那用喷火的东西烧猪蹄和猪尾巴、猪头。

掏干净内脏的猪再分成两扇,村里人又给分成各种肉,哎呀!这个时候就不行了,骨头上还带了不少肉呢!咋用的刀哇?

老五朱橚咽一下口水:“有红烧排骨吃喽!酱大骨也香,有不少骨髓吧?拿角磨机切开。脊骨炖酸菜,给姜伍家的孩子们啃着玩儿,他们啃完给他们家的狗,哎呀!要不把大骨头棒留下来给狗?”

他开始分配上了,骨头就那些,究竟给谁?他想吃骨髓,必须切,切完狗怎么啃着玩儿?

“殿下,吃完骨髓的就行,咱家狗什么都能吃,不挑的。”

姜伍一看吴王殿下纠结,赶紧出声,即便他觉得那样的骨头狗吃着比较费劲,狗确实聪明,但更喜欢吃生的大骨头,不容易受伤。

“去市场上买一堆骨头,回来喂狗,那些骨头没人要。”铃儿一句话解决问题。

“有牛的,保证有牛的,大牲口又不是不死。”旁边的县丞牛进德小心出声。

“去要点,然后让下丘村的人帮忙处理一下,他家的猎犬很懂事的,比正常看家的狗厉害!”

朱樉安排,这里外面买的东西自己可不敢随便吃,必须过了下丘村这一关,给狗的则无所谓。

姜伍家的猎犬从不缺骨头吃,真吃,那是猎犬。

早上给一根生的大骨头棒,能吃到第二天算是猎犬没舍得吃,否则当天晚上就给咬碎吃光,就那么厉害!

但不能天天给,否则狗就整天跟骨头较劲,对牙不好。

……

下午一点的时候,大家才吃上饭,依旧海鲜宴,本地的官员开始咽口水。

他们不缺海鲜吃,却没有人给他们好好做,他们掌握的烹饪技巧有限,关键调料少。

海边渔民正常吃的海鲜并不好吃,他们是没办法,同时吃习惯了,从吃奶加辅食后就接触,不吃这些吃什么?

内地的人到海边,尝一下海边人正常做的白灼,腥。

像包三鲜馅饺子,用河虾,海边人就不怎么喜欢。

所有的饮食习惯都是受资源产出而形成的,只有总是各个地方溜达的人才能逐渐适应各地的饮食风格。

但下丘村做菜可以做出来全菜系的,尽量让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实在不行就从额外的蘸料上考虑。

吃盐水大虾的时候有人说味道不够浓郁,好办,给单独蘸料,是蘸干料,还是湿料?能给摆出来上百种料。

大家喝冰镇啤酒,昨天还说要喝黄酒呢!今天改了,管有没有嘌呤呢!

实际痛风有很强的遗传因素,有人怎么吃东西都没问题,有人就不管如何小心,还是会得。

尿酸高不一定会痛风,痛风保证尿酸高。

亲王们动筷子了,同时宫女和太监上场表演,今天要喝很晚,宫女与太监要分配好任务。

不是仅仅是谁上台多长时间、表演什么,包括休息的,别人吃饭他们有的要睡觉,等别人睡觉了他们起来换班。

特殊情况下,大家都得起来,包括睡得正香的人,这种就得平时多找太医看看,保持健康状态。 不要一有事情突然醒来后又突然挂了,证明没有调整好身体机能。

尤其是上二十四小时,歇四十八小时的岗位,歇的四十八个小时,其并没有好好休息。上完二十四小时,一下班先跑去玩,然后睡觉,睡几个小时又跑去玩。

等再次上班的时候其实没怎么休息,甚至是刚刚过了亢奋状态,这时候再熬一天一夜……

亲王的队伍里面不是,给你的时间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不能觉得自己能坚持就绣花,绣一天一夜,接着换上岗,你猝死没问题,但因为你耽误了事情你死就行?连你家人一起收拾。

故此上二十四歇四十八,不属于假期,它是按照每昼夜八个小时工作时间定的。

若长时间这样,证明没有一天的假期。

宫女太监有假期,一旬休息一天,平时是换班,假期的时候他们也愿意干活,却不累。

因为没有心理负担,不在他们职责范围内,他们休息呢!

这个时候他们别看工作,偏偏属于放松状态,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有的工作效率反而更高。

盖州县的官员们此刻也放松下来,因为有歌舞,让场面不那么严肃了。

关键太监宫女拿出来的全是新的词牌和曲牌,即曲子一样,词不同,一个旋律有很多个词。

说明会作曲的人少,会填词的多,会乐器的文人占文人总数少,因为乐器需要花钱买和学。

本来就没什么钱的人,书都买不起,只能找人借着抄,谁又能教其演奏乐器?喇叭得有铜,鼓得有好皮子,胡琴得拿马尾巴,还要加松香……

没有钱,想学啥?瑟呀?二十五根弦的那个,然后断了后就有了锦瑟无端五十弦……

不学瑟了是吧?弦太多,贵!那么学古琴,七根弦的,找谁给你斫琴?伱自己出木头?琴枕用啥木头?琴弦用何丝?

学编钟不?那玩意儿感觉敲起来简单,就是钟数量太多,所以……

所以还是吹笛子比较好,这玩意儿便宜,笛膜哪都有,苇子里面的就行,然后用大蒜汁粘,粘的时候不要绷太紧,紧了一吹就破,也别松,松了吹起来杂音太大。

故此很多官员都没有机会学,家贫,学乐器本就难,何况作曲,耗费时间,关键考科举不考啊!哪个朝代考科举都不考作曲和乐器。

“殿下,这些曲牌臣为听过词啊!”

马飞跟着哼哼几句,一直看四个亲王,见有一个目光扫过来,赶紧说,证明他参与了!

“你倒是机灵。”朱樉承认对方这种确实让自己有印象了。

随即耐心讲解:“下丘村给填的,宋词也填,格律诗同样有,另外加上特殊的曲子,等晚上你就知道了,他们故意留着不演,不应景,晚上你就知道歌在唱,舞在跳了。”

“其实可有可无的,多一个曲子就多点情怀,百姓真正需要的是吃好、穿好,以后都识字了,再搞精神文明建设,对,就这个说法。”

朱?跟着说,下丘村给出一堆填词,却并不在乎,怕歌舞总用以前的太单调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