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1151章 环境如旧心独在

大明守村人 第1151章 环境如旧心独在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1151章 环境如旧心独在

第1151章 环境如旧心独在

女真人也是人,当发现有能够很好利用煤炭的箅子的时候,他们就买。

烧煤必须有箅子,故此古代说有煤炭的时候利用率低,一般都是冶铁的地方烧煤,并不是大家不知道煤炭能烧,而是不给煤炭架起来烧,根本不好烧。

把一堆的煤块放地上,点燃上面的位置,看能烧吗?柴火就能烧啊!

煤炭需要搭在箅子上,下面是空的,有空气进入,跟冶铁和炼钢一样。

箅子是铁的,没有铁呀!当地百姓发现后,问问价格,这才买,然后重新砌小灶炉子,大灶的不能动。

“咱不是有那个全铁的炉子吗?那个是不是好用。”不用刻意提,必然是老五。

“咱的枪也好用,要不要给别人?”果然,铃儿继续怼。

“铃儿姐你总欺负我作甚?你欺负别人啊?我支持你!”朱橚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吴王殿下,其实我是想欺负你府上一个护卫,但不好找他出来。”铃儿笑笑。

“谁?哪一个,来人,把所有人……”

浑河就这样,水不能随便喝,喝了其实没有什么的问题,就是喝生水,排泄物少。

都是他曾经的后宫,皇后、妃子,睡一晚上就走了,不是他的了已经。

“退下去。”铃儿不等朱橚把话说完,就对上前的宫女和太监吩咐。

不过对朱闻天来说,这几个人哪一个都无所谓,反正现在很听话,想造反也造不了,朱元璋活着呢!

朱元璋即便没了,下丘村在,下丘村支持谁,谁就稳定,必然是朱标。

后来确实有人让他谋反,别人举报了,老四朱棣一看,弟弟确实有那个行为,给找到京城,说一说,你造反干什么啊?现在就剩咱俩了,亲的,行吧!没事儿了,别造反了哦!

至于说再以后,朱标有多少个孩子,要不要当皇帝,那以后再说,反正不会纳第二个了,现在的太子妃活得很好,包括孙贵妃和马皇后。

朱闻天向前走两步,抬手揉揉朱橚的脑袋:“不怕,不,怕,嗯!嘿嘿嘿嘿……”

在这边好一些,这里没有向东流,而是向西流。

所以才有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以为还是皇帝呢!

于是感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朱闻天其实很喜欢这個老五,老五比前面三个的命运都好,老大病死了,老二被人给勒死了,老三病死了,老四当皇帝了,他就来回跑路。

人家写的是春天,很悲惨的,女人都给人家别人了,别人也不在乎,有一天就让他用一下。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徐达不管孩子们闹腾,他站在窗户前,看着外面的大雨,突然想起了这么一句诗。

他挺可怜的在历史上,他从来都是一副被人关照又没什么野心的,最喜欢研究医药。

转过头,他朝自己的憨憨哥说:“憨憨哥,铃儿姐总欺负我,你帮我,护卫和宫女太监我是指望不上了。”

照这首词来看,天上人间的定位没错,确实就是给人一晌贪欢的地方啊!

但是去那里贪欢的人,千万不要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会挂的。

“让你们退,快退!铃儿姐说话你们敢不听?”朱橚跟着说。

不是所有地方的人都会把水烧开了以后喝,女真人那些个部落就做不到。

眼下定辽都卫的百姓能做,他们已经不喝河里的水了,哪怕看上非常清澈。

……

“快到三伏天了,太潮湿了,这边的农谚怎么说来着?哦!三伏不热也冒寒,三九不冷也打颤。”

队伍出来了,打着大的伞,能挡住雨水却挡不住水汽,有大雨砸到地面上起的水雾。

大家出来了,为了看看百姓的生活,许多百姓跟以前一样,一天只吃两顿饭。

夏天的时候,一早人就出去,饿着肚子,在农田里干活,妻子就在家做饭,快到十点的时候给送到地头。

男人累了好几个小时,吃完饭,就在路边找个树,有阴凉,躺着休息,不回家的。

等日头不那么晒了,再起来干活,这个时候妻子跟着一同干,天黑之前妻子先回家。

男人干完一天的活计,回家借着天还没黑的亮光吃饭,这样节省油,否则买不起蜡烛,就是点个油灯。

像去世的人点的长明灯那种,一个碟子,一条棉条,不停地燃烧着。

今天这个情况显然什么户外的活儿都不能干,也正是过去后了解真实情况的机会。

队伍就去找人家,带上礼物,属于上门做客,客人要给礼物,主人要应对。

再有几天就是三伏天,二伏已经过了,每一伏之间的天数就是十天。

眼下有雨,哗啦哗啦的,大家偏偏冒汗。

“以为定辽都卫跟咱那边不一样呢!没想到还是这种情况。”

徐仪华难受,她与铃儿说,谢巧儿在旁边负责点头,对,太不舒服了。

这种温度和湿度,其实是广州府那里的正常情况,包括琼州府的海口地区,不是三亚,即振州。

三亚的振州,目前全是山,耕地非常少,开山难啊!

即便朱闻天的时候,顺着路来走,三亚地区也是非常堵,尤其是下班和放学的那个时间段。

已经不好再扩建了,除了军队就是别人的住宅,拆的话,军队的房子绝对拆不了,住宅呢?那要看百姓的意思,以前按照面积赔偿钱,后来变成了一个人一百五十万。

那么大明此刻的百姓,他们也同样希望拆迁,旧房子拆了,换成新的大房子。

还有的都是黄泥做的墙,趁现在被雨水打湿,就可以组织人手拆掉了。

泥做的墙壁不行,不仅仅是不结实,还容易被坏男人进入。

进入的方法简单,自己带一大盆水,来到别人家的这面墙壁位置,一边把水往上淋,一边用东西慢慢挖。

凿壁偷光就这么来的,要感谢提供光源的人家,人家看到一个洞,岂能不知晓?

别的不说,风保证从洞里吹,历史资料上也没写弄个墙壁洞的时候如何防备邻居家!

“王叔,那房子看着快塌了吧?”队伍走着来到主街道,旁边有个房子明显歪斜了。

“没有其他的事情前提下,它还能坚持五六年。现在拆吧!”

王艺千看铃儿望过来,评估下别人的房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