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135章 对答如流有装到第一更)

第135章 对答如流有装到第一更)

第135章 对答如流有装到(第一更)

里长上殿,拉着憨憨,不然他担心记不住御前应对都说了什么。

入殿,二人跪下,里长再次说起上次被找来时说的话,朱闻天依旧说一个字嘿三下。

“快起来,憨憨也来了?咱一看到憨憨就高兴,想笑,嘿嘿嘿!”

朱元璋让二人起身,刻意说下憨憨,甚至笑两声,他喜欢看下丘村的守村人。

憨憨别看一脸憨笑,傻乎乎,头发、脸蛋收拾得皆干干净净,身体壮实。

朱元璋羡慕,同样都是村子,自己小时候怎没遇到下丘村?

里长不晓得陛下的心思,他带着憨憨站起,躬身而立。

“今日找宜长你来,一乃因你村子送的礼太子和太子妃都喜欢,二者想问问下丘村还需何等东西,你且直言。”

朱元璋不给赐坐,问完就结束,人家有吃饭的地方。

里长微微一愣,随即回答:

光阴若刹,那年秋话,指腹为婚相洽。青梅竹马问君心,人如画、闺中待嫁。

丰收是夏,百花娇姹,国本东宫盛驾。金风玉露正成浓,礼笑纳、太平天下。

里长话一说完,整个殿中的人愣了,朱元璋眨眨眼,眼圈红了,想起常遇春。

“好一首金风玉露相逢曲。”汪广洋点出词牌,即鹊桥仙,他仔细地打量起里长。

他对这个了解,他是通经能文,工诗歌,不像后来的大明,八股文整得大家都不怎么学诗词了。

“好好好!赏,当赏。”朱元璋这才知道词牌叫金风玉露相逢曲,对,喜庆,正合适太子纳妃。

胡惟庸盯着里长瞅,心道伱比我还会舔,早有准备是吧?今天不找你过来,你给谁说去?

有宫女端银子过来,二十两,里长下跪道谢,把银子随手给憨憨,太沉,憨憨有力气。

朱闻天一手十两一锭的银子在那里嘿嘿傻笑,没白准备,就为了应对突发情况。

“赐座。”朱元璋想多聊一会儿。

太监搬来两张小桌子和两个凳子,当季的水果摆上,饭菜就不给了,水果也不是给人吃的,让桌子不那么空,好看。

朱标此刻带着太子妃上前,旁边跟宫女托酒盏。

朱标亲自把酒端给里长和憨憨,憨憨的银子只好揣内怀的兜里。

“朱里长,我与太子妃敬你一杯,憨憨你也喝。”朱标夫妻二人端酒相敬。

“诶!喝!嘿嘿嘿!”里长还没说话,憨憨先嘿为敬。

“多谢太子、太子妃。”里长回应。

四个人喝完酒,朱标夫妻又退回去,礼节就做到了。

“朱宜长,万岁问你想要什么,你还没说呢!”

胡惟庸捣乱,心说我让你显,你能耐,陛下要给你东西,你要啥?要金银珠宝?哼!

“对,村子给宫中和朝廷那么多东西,宫中当回礼。”

朱元璋提一句下丘村给的东西多,即便要珠宝等东西也不过分。

刚坐下的里长又起来,答道:“下丘村请陛下给一针、一勺、一碗、一笔。”

“嗯?”朱元璋纳闷,众人同样懵,要这些作甚?

马皇后想一想,摇头,问:“朱里长,你说说你要此四物有何用?”

里长躬身:“回皇后话,村有陛下赐金针,世代相承报君恩。引线平息四海事,修补山河护乾坤。

村取一勺舀江河,轻洒细雨同天泽。饮马边关定疆土,大明千载无浩劫。

一只玉碗盛良种,育苗栽尽天下垅。百姓安乐帝心愉,不使叹息惊云栱。

御笔传教文长流,太平盛世歌不休。国之栋梁难穷尽,今从洪武谱春秋。”

周遭一片寂静,朱元璋脸涨得通红,兴奋的。

胡惟庸瞪大眼睛,咬牙看着里长,你,你无耻,你不要脸,你……

“哈哈哈哈……”过了几息,朱元璋开怀大笑,他起身走下来,示意宫女端酒。

酒送至,他拿起一杯:“来来来,宜长,跟咱喝一个,还有憨憨,哈哈哈……咱咋就那么爱听你说话呢?”

里长和憨憨一人取一杯,先干为敬,朱元璋也仰头喝下去:“换里长敢跟咱这么说,咱砍他脑袋,宜长你说出来,咱就高兴。”

朱元璋丝毫不掩饰他的态度,别的里长如此说是吹,下丘村不是,下丘村一直在做。

“谢陛下不杀之恩。”里长赶紧行礼。

“不,杀,嗯!嘿嘿嘿!”朱闻天坚持人设。

“不杀不杀,憨憨虎头虎脑的。”朱元璋摸摸憨憨的头,又对里长说:“宜长你回村子吃饭那里,你要的针、勺、碗和笔,明日给你送去,听闻村子买个房子,你先看看怎么修。”

里长行礼告辞,拉憨憨离开,他也很激动,憨憨教的用上了,可惜没有人再跳出来找事,还有应对的没拿出来呢。

等两个走远,朱元璋笑容不减:“记下来了哈?给咱记下。”

他认为这个是高人给出的承诺,将来还会努力帮忙。

马皇后也一脸笑容,大喜的日子就愿意听顺心的话,高人厉害呀!算到了会有此一局,提前教好村子的里长。

当真是好本事,想来那姜尚、诸葛在世,也不过如此吧?

满朝文武同样怀着心思,下丘村不一般啊!陛下乃临时起意把人喊过来,换个人谁知道陛下会召?更不用说问什么了。

人家下丘村则未雨绸缪,打仗则叫料敌于先。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兵部尚书刘贞引用了一句孙子兵法里面的话,不少人点头认可,确实如此。

朱元璋嘴角带着笑容,眼睛眯眯着,他想到了那天里长说的关于攻打四川时候的事情。

当时跟今天一般,突然安排的,然后自己就问出来这个事情,结果人家答得……

还有村老对种植养殖的熟悉,孩子们学三百千的应对,小故事一个接一个。

瞧情形,从太子写信过去邀请来观礼时开始,村子就在准备,时刻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若是打仗的时候把一部分事情交给村子,想来他们一样会准备妥当,不用临机应变,只需算无遗策即可。

“去准备这四样,每样加个文书。另,为下丘村立忠正、仁义、良善之坊。”

朱元璋又喝一盅酒,吩咐人去做。

兄弟姐妹们投票哦!谢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