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152章 江山姜山各有信第三更)

第152章 江山姜山各有信第三更)

第152章 江山姜山各有信(第三更)

“放河灯喽!”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众人来到河边。

孩子们把提前准备好的花灯取来一一点燃,花灯由染的纸制成荷花形状,中间放一截蜡烛,下面是竹板。

初五的夜空月亮基本上见不到,于是星星愈发明亮,花灯在河中飘荡,似与星星相互映照。

五百四十六盏莲花灯入水,分散聚合间随水漂向远方。

一盏灯代表一个人,村子到今天还是五百二十二个人,加上太子府的二十四个。

明年的时候花灯数量要调整,村民有九个怀了孩子。

寻常的百姓看到孩子多的时候会采取一定的避孕方法,怕养不活,通常是采用弄外面的方法,有时没用,还是怀上。

或者把寒性的东西制作成香囊佩带,由于没有钱,弄不到麝香、冰片等效果好的,故此还不如弄外面。

村子第五百二十二口人就因为避孕失败出来的,好在出来的时候村子已经有钱了。

现在村民们不避孕了,生,能生就生,让憨憨开药,给年岁大的人用。

大家准备努努力,五年时间让村子人口翻一倍,养一大群孩子。

可惜憨憨不让到十六岁的人现在成亲生孩子,而之前说好了亲事的应该外嫁的村子少女,悔婚,给男方家赔偿。

不嫁了,即便已经十九岁了,依旧要找上门女婿,倒是十八岁以上没成亲的青年有订婚的要求女方家快点。

若女方家的闺女才十五六岁,先嫁过来,不生孩子,可以做羊肠的工具,憨憨会处理好。

而药则不用,太伤身,用多了到最后想怀都怀不上。

被退婚的男方家没说什么,已经知道下丘村多么富裕,还知道下丘村的人一同参与制作冰糖和香皂。

嫁过来是跟着一起过苦日子,还是带很多嫁妆养婆家?或者教会婆家做东西?

得一大笔钱,再找一个便容易了,挺好的。

男女双方之间也没什么感情可说,未见过面。

“宜长,不如带上村子年过十八的未成亲女子到县学看看,不止宣城县的官学,其他五县也去。

我等把家中儿子多,生活不易的学生叫出来,瞧着哪个行了,再问对方的意思。

想是但凡觉得自己能考中的学生,知道条件后都愿意入赘。你待如何?”

李知县看完放花灯,说起拉郎配的活儿,包办。

宋知府在旁同意:“正是,宁国府六个县的官学随便看,今年本府欲加钱多招学生。”

“我下丘村捐一千贯用以学子读书用。”里长这就是同意了,对,多招,村子出钱。

如今村子除了娃娃,人人识字、会算术,会多会少的区别罢了,却一直在学。

找一个不识字的来当上门女婿,对方压力大,是不是得跟着学?

本来上门女婿就丢人,再承受各种压力,别想不开寻短见。

嫁过来的女子反而没问题,女人地位低,知道自己嫁来要听夫家的话,让学就学呗!

“果然是忠正、仁义、良善之村,本府待府中读书人谢过了。”

宋知府抱拳,一千贯可以的,反正下丘村的钱随时能有,上回养济院就出了一千两银子。

事情商量妥当,官员们愉快地喝酒,抬眼便是各种颜色的琉璃灯。

……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五月初六衙门中的人吃完早饭,骑上依依不舍的马,赶着车与村子作别。

马得出去骑,牌坊里面不行。

牌坊一立,下丘村有人犯事,官府想拿人,人一到牌坊,下马的下马、下车的下车、落轿的落轿,气势瞬间就没了。

他们带着大量礼物一走,王老蔫那二百工匠到来,帮忙制作大棚。

其他村子的人忙完各自的事情,跑来帮忙种姜。

此时种姜算晚的了,应该是立夏种姜,然后夏至的时候回收种姜。

现在已过了夏至,那时太忙碌了,眼下只能抓紧时间种。

队伍回村子时就开始了,先是给姜催苗、分姜、泡碱式硫酸铜,目前正好能种。

如此一来便不能回收种姜,同样需求大量人手,并且对操作有技术要求。

下丘村要种五十亩地的姜,村民之前买回来两万五千斤姜,不是放了两年以上的老姜。

一亩地需要扔进去四百斤的姜作种子,正常可以收获四千斤,好的话六千斤也没问题。

剩下的姜,分给来干活的人当工钱,都给催完芽了,他们拿回去自己能种,种个半分地试试。

来的二百人,一人给二十斤姜,四千斤就没了,剩一千斤村子吃,一个人不到二斤,可以吃很长时间了。

“咱们属于种晚了,晚四十多天,种姜不回收,嫩姜要收,嫩姜拿来做糖姜片,算是药吧,也当零嘴吃。

今年咱们有大棚,收完嫩姜还可用醋酸盐泡,再放到大棚里种,就能有好吃的姜芽了,这叫姜芽软化栽培。”

里长对朱太一四个人讲解,四人忙着记录,等下丘村稍微不忙时,要立即派人回去把记录好的上报。

昨天朱里长说得还是高屋建瓴的话,今天转头讲起脚踏实地的生姜种植。

昨天指点江山,今天指点姜山。

来干活的人已经提前知道工钱用姜来结,在家中开出来半分地,三十平方米。

今天村民在旁边教,加上村民,一天能种完五十亩地,回家明天自己种。

说是种下去二十斤姜,过来学照料,两次收获有二百斤的姜,嫩姜腌制、老姜拿来做菜或冲姜糖水。

属于下丘村白给的,干一天的活儿,哪值二十斤姜?中午吃一顿饭就比工钱多。

朱闻天挑扁担,一头一个篮子,装上姜运输。

护卫们跟着下地,他们不会种姜,学到了,以后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可以用上。

其他村民布置水车引水渠,种姜对水要求多,离水边远的地方不适合种,能把人累死。

别村的人中午吃一顿饭,休息半个时辰,顶着日头下地,晚上又被留下吃一顿饭,用马车和骡车给送回家。

“姜种完,下一步还种什么?”里长白天被晒得迷糊了,吃完饭坐在祀堂里喝茶水。

“竹荪,今年大规模种植,去年的成果,明年咱们就有很多竹荪吃了。”

朱闻天提醒,今年还从其他村子收竹荪,不考虑卖给货郎什么的,自己吃。

去年种的竹荪今年拿来当种子,培养菌种,明年端午节前,可以有几十亩的竹荪,给宫里送去一部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