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267章 工艺提高出味道第四更 月票推荐票

第267章 工艺提高出味道第四更 月票推荐票

第267章 工艺提高出味道(第四更 月票推荐票)

“憨憨,长江边上不缺鱼,缺做鱼的好调料,不然腥,很多时候百姓煮鱼吃,用陶锅,铁少就这样。

水师暂时船小,人手倒是招募不少,却出不得远海,只在周围转悠,今年有大臣出去了,杨载,去琉球。

还不晓得此行是否顺利,他去过两回日本,结果并不是太好,日本才不管倭寇呢!他们自己打来打去。”

朱樉拉着憨憨走,边走边聊,介绍百姓怎么吃鱼,还有大明出使海外,又告诉憨憨日本国内打仗。

朱闻天负责听,他都知道,而且比朱樉了解得更多。

现在的琉球是以后的冲绳,元朝曾经派人去过,结果人家不给面子。

而这回大明去人,当地人则给面子,同时派人过来。

历史上如此,而今更没问题,因为大明往外卖东西有的就卖到那边去了,有好东西在,对方当然愿意跟大明好好接触。

朱樉不晓得这些,他继续讲:“自从滩晒盐法推广,盐价是原来的一半,商人们拿到的盐引可以多得一倍的盐。

盐便宜了,咸鱼的价钱更低。也不知道谁出的主意,说南京人口多,运到这边好卖。

结果他们送来整整十万余斤的咸鱼干,卖不动,眼见着发愁。

咱是大明的亲王,就想办法,让店里的人想,他们有人提议制作鱼肉酱。

你们村子有时有了牛肉和猪瘦肉,就做成肉酱,很好吃。

经过研究,我们把咸鱼干全买下来,做肉酱,百姓们很愿意买,回去当菜吃,尤其是开春后……”

朱樉一五一十地道来,学下丘村做别的肉酱的方式,把咸鱼干做成了鱼肉酱。

这个能保存很长时间,足够咸。

现在吃饭的时候用筷子蘸一点抿嘴里,当成菜,等蔬菜下来,又能拿肉酱当蘸酱。

“好,赏!嗯嗯!”朱闻天开口。

“赏了,赏了十贯钱,可把他给高兴坏了,其他人捶胸顿足,显然他们没有把本王的话当回事。

十贯,差不多是他们一年的工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看他们以后谁不尽心?”

朱樉已经懂得拿钱激励员工,一次给十贯。

二人说着从旁边的小门进去,门口依旧排队,买各种东西,卖酱的窗口很多人都喊着买鱼肉酱。

报名写地址,交钱,转身离开,等着店铺派人去送。

还有商人,带着人手过来一次买几十坛子鱼肉酱,把坛子钱给了。

“憨憨你看商人,咱们的坛子比外面同样的坛子贵三文钱,你猜他为什么不买空坛子过来装?”

朱樉看到商人买鱼肉酱,问憨憨。

朱闻天:“……”

“买,贵,嗯嗯!”朱闻天嘴上如是说,却暗自无奈,真以为自己是傻子?外面买的坛子不干净,用水冲洗,会残留其他东西,酱倒进去,用不了多久就坏。

居必七的坛子放大锅里蒸,然后再装酱和酱菜,多出来的三文就是这个成本钱。

“搬这个,里面有五十斤鱼肉酱,加上坛子,太沉了,我搬怕摔。憨憨我告诉伱,从外面买的坛子……”

朱樉指着一个坛子,把朱闻天想到的原因给说出来。

朱闻天装着认真听的模样,轻松抱起坛子,再单手托坛底:“走!”

“憨憨你力气真大,现在咱们缺大豆,今年下丘村小麦收了种大豆,跟别人换完种子,卖给店里吧!

兄长之前从下丘村拿的粮食,送到干旱的地方了,今年山东干旱,他们提前准备,不用再送粮食了吧?

要送也是送换完种子的小麦,大豆有什么可送的,你说对不?”

朱樉打起下丘村地里粮食的主意,以前下丘村把粮食给太子,太子送百姓。

种子与普通的粮食价钱不一样,最后得利的是百姓,官府只管运输。

不过运输归运输,要求百姓拿粮食种子的时候,额外把路上的损耗补上。

“卖!豆!嘿嘿嘿嘿!”朱闻天答应,两万亩地的大豆,能做出来很多酱。

“这样咱们就可以要更多的咸鱼干,卖给去往别处的商人。看着一斤赚得少,数量多啊!

等我以后去了封地,就在王府旁边建个下丘村,跟朝阳门外的一样,你们过来玩儿。

咱们做大买卖,那时可没人管我了。除了兄长我最大,我要给弟弟们做个样子。”

朱樉说着,二人进到盒饭店,孩子们帮忙处理干菜。

等到今年青菜下来,去年买的两千贯干菜基本上就消耗掉了,酱菜用得多。

今年可以继续收干菜,增加到六千贯,因为百货商店已经铺出去了,就差科举后的落榜人手进店。

每个百货商店都要卖居必七的东西,加上其他杂货。

一到这边,朱樉不管憨憨了,他去跟孩子们学习交流。

朱闻天把坛子放下,打看舀一点在碗里,夹一筷子出来,先看看,不错,没有细小的鱼刺,想来海边处理的时候已经把刺清理干净。

再抿到嘴里尝尝,咸,但能吃出来鱼的味道,鲜咸。

他放下筷子进屋,里长拿起也不嫌弃,跟着尝一口,吧嗒吧嗒嘴儿,随憨憨到屋里。

“憨憨,那鱼肉酱的味道确实不错,一点不腥。”里长评价。

“买回来后剁成小块,再上锅蒸,放到酱中,腌制半个月以上,鱼肉就是现在的口感和味道,不蒸那一次,酱就坏了。”

朱闻天尝一口就知道制作工艺,现在居必七做酱的技术人员厉害了。

也不晓得他们签的是什么文契,可不能轻易放走。

别看仅仅多了一个蒸的步骤,许多做酱的人都不知道。

尤其是买了同样的大酱坯子,回去都是用盐水稀释,有的人家出的酱就香,有的则臭。

香的那个估计懂得用开水烫罐子,臭的那个用凉水刷的罐子。

还有兑盐水,一个煮出来的盐水,一个把盐放水中搅一搅。

朱闻天说着拿出来文房四宝,开始画图。

“还要做什么东西?”里长很自然地询问。

“秦王殿下说寻常百姓吃鱼腥,放在陶锅里煮,煮的温度明显没有蒸的高,同时蒸鱼的时候,腥味被带到了锅里,而不是盘子中。

我做个简单的东西,放陶锅里,能够支起盘子蒸鱼,那样放一点盐、姜、葱,就比直接煮的好吃。”

朱闻天边说边画,很简单的一个东西,用竹子都能做,撑在陶锅里,上面放盘子,再盖个陶锅就蒸上了,周围用屉布缠几圈密封,里面的温度能更高。

这个跟大土灶的铁锅里面架不同的支架一个道理,只是一般百姓不会去考虑自己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