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454章 健康难得思路活第一更)

第454章 健康难得思路活第一更)

第454章 健康难得思路活(第一更)

太医们忙碌起来,给村民们把脉,确实有人生病,不用把脉就知道。

生小病的人就是挺着,不愿意去县城看病,只能等游方郎中来了给看看。

生大病的人抬去看看,就抬过来,在家养着,好了就是命好,死了便是命该如此。

像孩子的烂嘴丫、牙宣,都不算病,自己熬着吧!或者用针扎那个牙龈肿的地方把脓血挤出来,不过一般情况挤一两回没用,又肿起来。

下丘村的孩子忙碌起来,负责这些孩子的排脓,抹西瓜霜混合粉,加冰片与僵蚕。

再给药,明天开始吃,自己拿回去熬,给开几个疗程的。

吃不完就留着,下次再有同样的情况用。

“小弟弟,你这个得刷牙,姐姐给你牙刷和牙粉,不用怕刷到肿的地方,刷完了再抹药哦!”

小丫头给一个男孩子处理完脓血,下医嘱,看对方的牙就知道,没刷过。

“姐姐你好看,我长大娶伱当媳妇儿好不?”小男孩感觉到了温暖,被漂亮的姐姐照顾。

“你识字吗?姐姐可是只嫁识字的人,你得学会识字,姐姐送你本看图识字好不好?”

小丫头笑着跟这个七岁的孩子说,正好鼓励对方读书。

“好,好啊!我一准儿好好学。”小男孩儿很认真。

于是村民们拿到了药材和肥皂、牙粉、牙刷,这些东西一路走就可能一路做。

牙粉由下丘村的人调配,牙刷那不是有很多工匠嘛!肥皂更不是问题。

“几样小礼物,对百姓来说则是帮了大忙,再教他们用盐刷牙。”

里长知道东西不贵重,对百姓却最实用,平时百姓不会买牙刷的。

有爱清洁的人就会用柳树枝什么的清理牙齿,或者用指头沾点盐抹牙。

“五妹妹啊!拿着这个小陶瓶,里面装了甘油,冬天的时候抹在嘴唇上,若是脸上怕冻,也抹在脸上。”

另个村子里的少女对个小女孩儿说话,送对方一个小陶瓶甘油,制作肥皂的副产品。

里长李大贵则得到了一副眼镜,他近视眼,所以看不清楚旗帜。

他又是里长,平时要处理很多事情,等着收获粮食的时候征收田赋,再安排人服劳役。

眼镜戴上他就不打算往下摘了,感觉心中都亮堂了,想到了以前的时候。

“太子殿下、秦王殿下,咱给你们磕头了,这下咱不会瞎了。”

李大贵跪下磕头,没忘了把眼镜拿下来,怕碰坏了。

“起来起来,不用磕这么多,一会儿你把地面磕出坑了。”朱樉无奈地说着过去给扶起来。

“多谢殿下,殿下,咱跟你说,早上起来麻雀也多,用你们那个网,还能吃一顿。”

李大贵可能觉得别人不知道早上麻雀要觅食,他在努力表现。

“早,多,网,嗯嗯!嘿嘿嘿嘿!”朱闻天一整天都没机会嘿几声,终于……

李大贵看旁边说话的人,露出疑惑的神色,戴上眼镜,试探着说:“咱是近涡村的里长,李大贵。你是……”

“下丘村,守村人,憨憨!我,嗯!嘿嘿嘿嘿!”朱闻天也自我介绍。

“守村人?养得这么好的守村人?”李大贵显然知道什么是守村人。

“李里长,我是下丘村的里长,姓朱,名宜长,憨憨是咱们村的守村人,从小求来的,在衙门入过册。”

里长与对方说,对,咱这个守村人和一般的不同。

“失敬失敬!”李大贵抱拳,懂了,得跟村民说,千万别招惹这个傻子。

有的村子请道祖,有的请佛祖,有的立观音,有的放孔子、老子、孟子,有的塑关二爷,有的则是请活人,守村人。

“李里长村子也有守村人?”朱樉好奇地问。

“回秦王殿下,原来有一个,还是咱未出五服的堂弟,去年夏天涨水,大家去刨鱼,他跟着到河边……”

李大贵说着停下,不用继续讲了。

“里长,近涡村一般种植什么农作物?”朱标不想去提死掉的人,换个话题。

李大贵愣一下,不等他开口,旁边的朱里长先出声:“麦豆轮种,同时养猪。

此地基本上都是平原,而且气候非常好,种什么其实都行。

关键在于本地处在凤阳县的上游,凤阳县那里必然要建起中都。

上游因水运便利,需要为中都提供足够多的副产品。

若是换成下丘村,为了给中都提供足够晚上的副食和油料,会种芝麻。

不过……

故此,种高粱是不行的,对肥的要求太高,只有黄豆能够又养地,又有收入。

同时黄豆秸秆与豆壳、豆饼,又能饲养猪。

小麦与水稻在饲料方面最大的不同是麦麸比稻壳好,当然,两者都能装枕头。

本地的情况可以参照山东,不过比山东强,因为冬季没有山东冷,同时不缺水。

村民需要一种最简单的,并且有效的种植方式,技术含量越低越好。”

“是啊!下丘村放在哪个地方都叫人安心,李里长,咱村子本宫看,也有水稻。

今年收获完,明年减少水稻种植,改为小麦,然后接着种大豆。

据本宫所知,水田改旱田很容易,关键种大豆养地,水稻只能种一茬。”

朱标知道里长那个‘不过……’的意思,同样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下丘村原来的地方都成了育种基地了,不但是作物的,牲畜的种也育。

凭借面前村子的情况,种水稻就一次,然后什么都种不了,地空着。

而且种水稻要先育苗,然后耕地、耙地、插秧,劳动时长比小麦多。

“太子殿下,种可以,只是村民少,打不动麦茬。”李大贵露出为难的神色。

“山东那里……”朱标看里长。

“殿下,用牲口耕下去,咱到了北面,明年就回来了。

北地适合养牲畜,这里大平原,一样适合,咱分出来些牲口。

种麦子,牲口只要几天就能把地给趟好,然后牲口送到下一个地方继续干活。

牲口每日其实都能干活,只要休息够、吃的料好,用一部分精料来换时间,值得。”

里长不想让这里与山东一样,在麦茬里种大豆,那个产量低。

山东大部分地方比不上现在的位置,这里是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一地一策,若是没有这等本事的官员,可以照搬山东的方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