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550章 布局甚大千里郭第三更)

第550章 布局甚大千里郭第三更)

第550章 布局甚大千里郭(第三更)

所有的将领,包括朱标兄弟二人几乎同时坐正身体,看里长。

黄金啊!眼下一两黄金黄五两白银,五贯钱,一千两就是五千贯。

“里长,大概有多少砂金?”朱樉要算下钱。

“淘个两万两不是问题,值十万贯,一万贯大家分,一人能分个……呀!太少了。

不过砂金是由于风化和水流冲刷而出现的,所以那上面其实有岩金。

有砂金的地方未必能找到岩金,但概率很大,这个就中了概率。”

里长说着笑起来,两万两一分配,到每个人手上就剩几十文,少。

若挖金矿就不少,何况憨憨说,那个地方的砂金能找出来七八万两的金子。

“在哪呢?”汤和想知道位置。

“挖铁矿和石英石、石膏、钾长石、伴生铜矿的那个山,咱们在北坡挖的,南边的坡下面有个谷,那里有河流。”

里长给出位置,他不怕有人单独跑去淘金,冬天找不了,全冻上了。

“一个人若能分到个二百文也行,不然在此,还不是嫌着,给陛下赚钱,不亏。”

李文忠有一点遗憾,大头全让舅舅拿去了,下丘村是真舍得呀!

“是不错!”傅友德表示支持,额外得到的,人家不给你赚的机会,你一样要干活。

朱标端起酒碗:“众将军喝酒。”

等大家陪着喝一口,朱标再出声:“真正赚钱的不是砂金,是大明北疆的稳定,父皇不会要那个砂金的钱,保证要求下丘村拿来建设北疆。

正如下丘村合伙买卖的啤酒、居必七,父皇从未拿到过一文的分红。

那些钱全用来建设地方,给百姓提供工作,为应天府学子和孩子们辅助学习。

主要用在大明百姓身上,不被贪墨,父皇便允许拿着做别的事情。

而下丘村不但会赚钱,更会花钱,让下丘村应天府那边拿出来一万贯现钱,有吗?”

朱标后面一句问里长,他知道下丘村不攒钱。

里长想了想,摇头:“公使钱不够,大概是七千余贯,若是把村民的钱拿出来,加上店铺的流动资金,凑个几万贯还是轻松的。”

“朱里长你村子不攒钱?”章存道突然出声。

“村子只攒技术,有技术就有钱。太子殿下说得对,新成立的商行,要进行全面投资。

砂金无所谓的,没有多少钱,真正的钱在长久。

咱们要修路,要建很多个服务区,眼下本地无人来收税,朝廷派谁来管?

等夏天,商人过来,由商行代为收税,商行又为商人提供有偿服务。

就是住宿与吃饭得花钱,包括路上的服务区,甚至还给提供安全保障队伍。”

“别人非得来?不来不行?”韩政跟着有疑问。

“不来咱就自己开采矿石提炼后自己运输,送到黄河,走船去下游。

到壶口瀑布,一直有陆上行舟的存在,他们是没钱,就那么一艘船。

从下游抬着走一段陆地,再送到水里,回来亦如此。

咱有钱,到壶口瀑布,卸货转陆运,下游还是咱的船接,下游的船送东西过来,也是这般。

陆路修一下,用不了太长时间,花费不多,然后咱的东西可以一直从黄河送到应天府。”

里长把将来的规划讲给将领们听,本地有草原资源、河流资源、矿产资源,除了没有盐,其他的全好办法。

憨憨说了,还有银矿存在,产量高,采矿不难。冶炼也有憨憨提供的最新吹灰法。

代表着十三万人利益的商行,不可能只有采砂金一条赚钱的路。

八个将军一时间忘了吃饭,认真地听着,涉及到发财的重要事情。

别人说开个商行,带将领和军队赚钱,可以直接抓起来送到皇城了。

伱敢带军队和一群工匠合伙干买卖?意欲何为?

下丘村则行,人家给陛下八成的份子,给太子和秦王加其自己一成,剩余的才是其他人。

他们听里长讲水草丰美的地方就能够种植农作物,粮食作物最好是小麦,再种点高粱,高粱用来取秸秆做日常生活用品。

种生长周期短,同时耐寒的作物,苎麻在此地不合适,种了后得看天气,天气好,就能有个好收成,天气不好则冻死。

苎麻与小麦一起冬天种,第二天夏天收,这个基本上没问题,苎麻可以做衣服。

棉花不行,大豆等开春后就种,天冷后收,万一突然下大雪,别怕,收大豆,连秧一起收,做青贮。

最好的油类作物为油菜籽,大面积种植最安心,保证能收上来。

另外种紫花地丁,春天收蜜蜂,要分好区域,留出来车马的路,不要一种一大片。

一年以后,这里利润最少能够达到五十万贯,整个区域,不仅仅是和林。

利润,非营业额,纯的那种,大家分五万贯,再一年分得更多,年年分。

因任何情况人没了,则分给其家人。

将领们都满意,准备回去研究下分红比例,各级将领多少,他们这种多少。

他们匆匆吃完卷饼,赶紧回去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由下丘村领头做买卖。

“里长,战死的人给不给?他们没有跟着建设。”朱樉想到个情况。

“战死的人不给,以后再打仗,大家都往后缩,死了就没好处,活着才有。”小丫头出声。

“买卖越做越大,他们分红越来越多,到时候一个人一年能分到一百贯可怎么办?”

朱樉还有问题,这里买卖垄断了,凭借下丘村的手段,保证赚很多钱。

“十三万人,平均一人一年一百贯分红,加起来为一千三百万贯。

陛下占八成,则是一亿零二百四万贯,殿下觉得到那个时候,一斤米多少钱?

那时已经用上纸币了,普通的一斤米,要三四文,贵的十多文,甚至几十文。”

“不对呀里长,现在斗米二百多文,大家一年能赚五贯的都少,为什么赚一百贯才那点钱?”

“因为那时的生产力会发展啊!亩产增加,可耕作土地增加,用蒸汽机来耕地、收获。

不然他们凭什么能一人分到一百贯?这里究竟生产什么东西?

高技术的下丘村会放在这边入股?在此造出来的蒸汽机不用这笔钱。

何况分红多少,并不在于他们,也不在于商行当年的利润。”

里长说出让人回归现实的话,赚大钱的买卖,不用这个商行参与,由另一个来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