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581章 公心私心凡尘心第四更)

第581章 公心私心凡尘心第四更)

第581章 公心私心凡尘心(第四更)

刘琏的身份暴露,因此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他努力做事。

他听父亲的话,就跟着下丘村走,安全。

因为陛下曾经问父皇几个丞相的事情,父皇把现在的丞相全给否定了。

不随着下丘村,还想当官做事,保证被胡惟庸收拾。

实际上历史上的他在胡惟庸死之前也没入仕,他先死的。此刻不算入仕,身份属于吏员,帮忙组织队伍,临时的。

只要跟住下丘村,就不怕胡惟庸。

下丘村做饭直接给太子吃,胡惟庸他敢做饭送给太子吃?直接就杀。

不是说下不下毒的问题,而是你丞相亲自做饭给太子是什么意思?逼迫太子吃?不吃是不给你面子?这次吃了你的饭,下次伱要做什么?

你坏了规矩,不能这样,至于下丘村,那么是习惯么嘛!大家太熟悉了,不需要验毒。

现在就是,光禄寺给别人做饭菜,太子府和秦王府的一部分人要跟太子与秦王到下丘村的宫殿吃饭。

可以说自己想吃什么,下丘村专门做,或者不出声,下丘村自己安排。

……

“再派人去问,问刘惟谦,嘉定府眼下百姓避灾准备做得如何了?”

应天府皇城中,朱元璋批改完题本,放下笔,想起来重要的事情。

之前崇明县,下丘村给出情报,说有大水,赶紧搬。

那里一共六十户,口不足三百,以打渔为生,人家其实还真不怕大水,都是船民,水性好,而且很多家当都放在船上,就是没有多少家当。

关键这个地方,风浪一大,水就漫上来,大家都习惯了。

上海这个城市是一点点冲出来的,明朝的时候也不大,唐朝的时候根本没有。

这个陆地的面积才五百平方公里,同时包含两州,就是说,海水没县不是没全岛。

五百平方公里,最简单的计算方式是十公里乘五十公里,或者是二十公里乘二十五公里。

如果一圈都是高速公路,这两种面积比例的周长,其实都是一个小时车程以内的。

这还是元朝时候比较大的面积呢!到了明朝因为打仗和迁徙,就剩了那么点人口。

于是一个‘岛子’的人都被迁出来,带着东西,安置在新开发的外来务工者聚居区,即二区。

被迁来的百姓最初心中忐忑,等到了地方反而高兴,旁边有人工挖的河,能够把自己家的船停在码头上。

然后就是房子,这么好的房子是给自己家住的?居然有鸭舍和鹅舍,靠近人工河的河边,专门挖了小池塘。

官府的人说要涨潮,一直把原来自己住的地方全给淹了,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潮,人家让搬就搬吧!小胳膊拧不过大腿。

现在这里很好,就当是那边被淹了。

结果真就淹了,消息传过来,还有人划船去看看,回来浑身颤抖,估计是逆流划船累的。

朱元璋知道这个情况,下一个地方是四川的位置,下丘村给好了地点。

现在正好是刘惟谦在四川当参政,他两年前是刑部尚书,四川的夏国被打下来后,立即把他派过去当参政,属于维稳。

至于为什么是刑部尚书,显然是要面对特殊情况,不然出个户部侍郎不行?刑部是干啥滴?

朱元璋等消息,告诉你们了,那里要发大水,下丘村说的,你们赶紧把房子拆了,尤其是房梁的好木头,拖走。

等着大水过去后,再拖回来,重新建房子,木头才是最贵的,砖瓦无所谓,咱们能烧,好木头可烧不出来,只能烧成炭。

“陛下!嘉定府传来消息,百姓们在哭着拆房子,至少要烧的砖和瓦,都要带走。

他们说今年就要耕地了,得种稻子,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有人说,如果没有大水怎么办?这损失谁赔?今天还要不要交田赋?”

朱元璋这里的话刚说完,就有人跑过来汇报消息。

“咱赔,不就是一个府嘛?咱还赔不起了?受灾咱也赔,咱就要让四川的百姓知道,夏国不行的,咱大明行。”

朱元璋倔脾气上来,他在赚钱,那不是回来二十辆……艘……呃!车船么!

他给派出去到长江上游传消息和运去年人家攒下的茶叶籽回来,然后榨油。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榨油坊,也不是所有种茶的人愿意廉价卖给别人东西,尤其是知道这茶叶籽榨油能够提纯后。

二十艘船,他派出去十五艘搜集东西,速度才快呢!

船上有工匠、宫里的人、军队的人,不仅仅为了做买卖,也看看这船在各方面的应用。

队伍过去了,那里是河水泛滥,然后才出现水灾,有河,还是进入长江的支流,船就能过去帮忙搬家。

下丘村说的,七月份大水,现在还有很长时间,足够把房子都拆了运走。

朱元璋信,当地百姓不信啊!一边拆房子一边哭,感觉是朝廷故意使坏,要收拾他们,因为他们曾经是夏国的。

朱元璋怒,咱用得着那样?你们给朕等着,等到发大水的时候的。

朕不要你们的东西,朕还给你们东西,朕有钱。

去年数据出来了,宫里赚的钱五百一十二万贯,朝廷财政收入五百七十万贯。

还没计算属于宫里的大棚蔬菜的钱呢!把这个在大棚蔬菜结束后计算进来,宫里的收入要超过朝廷财政。

而且宫里还没分红,就是醉蟹、百货商店等行业。

“把诚意伯给咱找回来,派船去,一千五百里而已,这次让他住过来,一家人都来。”

朱元璋想起了刘基,过年的时候刘基来了,就是走的胭脂河,现在刚回去不长时间。

朱元璋有小心思,刘基是前朝的臣子,同时又能够提供很多天文方面的情况。

现在大明就需要人才,危素那里帮忙修辞海,还有谁是前朝的官员?得让人家安心。

北地的那些个躲起来的官员,赶紧来啊!

汪广洋下去了,胡惟庸一家独大,以前倚重,现在不用啊!有下丘村,那么就让刘基先回来看看,不给官职,制衡一番。

朱元璋各种心思算计着,当然,他算计别人的时候别人也算计他,包括胡惟庸在内的一些大臣。

今天就四更,农家要调整状态,之后会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