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595章 多收鸡蛋看窑洞

大明守村人 第595章 多收鸡蛋看窑洞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595章 多收鸡蛋看窑洞

第595章 多收鸡蛋看窑洞

“夏天,夏天,这才是夏天,太暖和了。”距离芒种还有五天的时候,队伍终于抵达了大同路的大同县。

军队分散开,找有人家的附近安营扎寨,他们需要休息三天,然后一部分人出发去北平。

时间是大家抢出来的,半个月的路程,用十一天走完,现在是享受的时刻。

这个过程中,下丘村的人和朱标、朱樉全下地打绑腿走路。

提前到达有个好处,能赶上小麦收割,去北平那里的休息完要加快速度。

北平的冬小麦收获时间一边在六月中旬,现在阳历为六月一日,休息三天六月四日,七百里的路,需要他们八天走完。

或者他们少休息一天,这样就能赶上收小麦了。

先去北平的属于轻装,蒸汽机不带,只带食物和工具,有马匹借力。

他们在北平收完小麦,立即用马匹翻耕,把麦茬打下去,然后放水、施肥、扒地、起垄。

种植高粱和大豆,到时候高粱生长速度快,帮着大豆遮荫,大豆不需要太多的日光照射,同时大豆为高粱固氮。

论单独种植,那一种都比不上只种一种作物产量高,两个加起来,亩产要超出单独种一种一大截。

镇守在大同路的军队知道情况,他们过来拜见,朱标给他们分了一些熏鱼干,让他们继续回各自的地方呆着。

大同路受太原府管辖,其实叫山西行中书省,主要官员在阳曲县,他们没得到消息。

太原距离大同,直线就超过五百里,哪有时间跟那边的官员扯皮,赶紧帮着收完东西种下粮食,大家好转移到北平。

大同路是常遇春打下来的,现在有军队镇守,百姓在此耕作。

朝代换了,百姓看看,发现没危险,继续种自己的地,谁来都那样,交租子呗!

结果现在看到那么多的牲口和军士,发现不一样了,和镇守在此地的兵都不同。

原来的兵只是不欺负人,却与百姓泾渭分明,如黄河的河水一般。

如今一支支队伍扎营完毕,就把熏鱼干摆出来,有人负责叫卖。

“称重,一斤干的熏鱼,换一斤麦子或高粱,一斤豆子换两斤熏鱼干。

看看这个鱼干,梆梆硬,干得不能再干了,一换一,换回去能吃好几天。

没有多少了,要换的赶紧换,小娃娃别走,来,给你吃爆米花棒。”

士兵们一个个吆喝着,他们想吃主食,碳水化合物,不想吃熏鱼干了。

主食少,舍不得,又不能抢百姓的,花钱买都不行,人家不卖粮。

有看热闹的小孩子被人一喊,站在那里想走还不敢动,嘴瘪瘪着,一副随时哭出来的样子。

直到士兵拿过来爆米花棒,自己先吃一口,又递到孩子的嘴边,孩子好奇地咬一口,一切就全变了。

“你们哪个卫的?”有窑洞群落中的里长出来,驼个背,打听情况。

“旗帜上那么大个字看不到?”

士兵又递给旁边过来的小孩子一根爆米花棒,指指旗。

“不识字啊!你们是来收租子的?常将军说好了的,先不收,这才几年啊!”里长露出愁苦的神色。

打完仗,算上今年才四年。

“大伯,不收租子,太子和秦王殿下不管收租子的事情,咱们是来帮忙收麦子,收完了都给伱们,咱不要。

你们愿意换,跟咱换熏鱼干,从和林那里冬天捕的,咱吃腻味了,想吃正经的饭。

哎呀!这边有河的,回头就去捕鱼,对,有御河段、合河段、十里河、桑干河,桑干河大,是吧?”

下丘村的孩子们上前,帮忙说明情况。

“是太子殿下、秦王殿下的队伍?哎!太子来了,大家把家里的好东西拿出来,给太子和秦王送去。”

驼背的里长一听是太子的队伍,腰都直了许多,回身招呼其他人拿东西。

百姓们跑回窑洞,有的挎个篮子出来,有的顺手把窑洞外面的鸡抓一只。

“娃儿,太子在哪?咱去给磕头、上贡,太子不下令让催苗,咱地里的麦子就全完了。”驼背里长看着下丘村的孩子说。

这孩子瞅一瞅鸡,母的,挽起袖子伸手摸一摸,摇头:“不行的,下蛋的母鸡,而且连蛋了,开春有虫子吃,太子和秦王不会要。

那鸡蛋我们要,大家有鸡蛋的全拿出来,鸡拿回家,继续下蛋,呀!快下了,咋这么软?跟水似的,不对。

懂了,放心,回头等咱捕了鱼就给解决软壳蛋的问题,这里没有石膏和石灰石吗?”

孩子说着放下老母鸡,拿出绢帕擦手,使劲擦,似乎还想找水洗一洗。

窑洞区的一些人愣了,这孩子穿的衣服漂亮,富贵人家的,却懂得摸蛋,结果还嫌弃脏。

“去拿蛋,太子和秦王要鸡蛋,别愣着,没有太子和秦王的命令,咱今年就吃草吧!”

驼背里长不管别的,见人家要东西,那就给。

于是所有人把家里的鸡蛋一个不剩地拿出来,他们的孩子抿着嘴不出声。

其他的军队扎营位置也差不多的情况,下丘村的人一个地方派一个,帮着沟通,怕军士不会说话。

大家收集了很多鸡蛋和小麦,这点小麦是百姓最后的存粮了,就等着收获冬小麦。

拿小麦、高粱和大豆上贡的,按照之前说好的给他们熏鱼干。

工匠们看情况,开始利用蒸汽机打井,此地黄土高原,大部分百姓住窑洞。

即便不是窑洞,也是泥和草做的房子,县城里才有少数的砖瓦房。

工匠用最快的速度砌火炕,温度计放上,鸡蛋开始照蛋,受精的和没混的好蛋留下人工孵化,其他的给队伍里身体状况不怎么好的人吃。

另外有的工匠咣咣咣打铁,赶紧造出来铁皮船,放到河中拉网。

顺便给百姓发放蜡烛,免费的,再给几包火柴,让里长负责使用。

两天时间一到,另一拨队伍离开,他们休息两天就恢复妥当,赶去北平帮忙。

没离开的将士们,重新有了活力,询问百姓想再哪里建窑洞。

窑洞对于百姓来说就是家,成亲的时候,必须掏出来个窑洞,然后在里面过自己的日子。

挖一个窑洞很费劲,许多人一同帮忙,靠一户人家是不行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