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597章 粮草好办熟人遇第一更)

第597章 粮草好办熟人遇第一更)

第597章 粮草好办熟人遇(第一更)

“咱算是发现喽!人多干活快,消耗粮食更快,要吃不上饭了。”

前往北平的路上,朱樉选择忘记百姓送别时的场面,否则他的眼圈会跟着红。

“关键在于修路,本地的百姓还吃土盐,咱帮着提炼一番,顺便得到硝。”

朱标跟着说,这一回可是帮了本地百姓的大忙了。

这里的百姓自己在盐碱地里熬土盐,就是小盐,含硝和其他杂质的盐,也有卤水。

小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百姓没办法,别处的盐运过来贵,大同又有前朝留下的煤矿,百姓自然自己熬盐吃。

现在则叫他们帮忙提炼硝,到时候用其他的盐来换取硝,百姓就能吃到含杂质少的盐了。

同时又留下人手负责大棚和养牲畜,此地算一个饲养场中转场。

百姓过上三个月收获大豆,再过两个月收获高粱,立即翻耕种冬小麦。

指望着百姓吃大棚蔬菜花高价钱是做梦,百姓宁肯不吃,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家产。

里长笑着在旁边出声:“想来今年会有许多当地人成亲,咱把不少工具送给了百姓。”

“对,他们有房子了。”朱樉跟着笑。

“值了!”朱标颔首。

他们想到帮百姓挖的窑洞,挖了那么多,还专门加固一番,百姓娶媳妇儿难就难在没有住的地方。

一家好几口人挤在一个窑洞中,谁想成亲,周围的邻居帮忙挖,挖个窑洞要很长时间。

本地总是地震,大震倒是没几个,小地震多,窑洞修不结实,都不用准备棺材了。

队伍的人手多,加上工匠,一五七口的人家,夫妻带五个孩子,四男一女,女的等着嫁人,男的找媳妇儿。

于是就给他们家挖了八个大窑洞,两室一厅的那种。

原来的那个窑洞都是小洞,住着不舒服,留着当仓库,夫妻搬出来住。

四个男孩子娶媳妇儿,四个窑洞就够,女的以后要嫁出去,回娘家得有个自己的窑洞。

额外的两个让夫妻继续生,或者客人来了临时住。

整个大同,不是一处小村子如此,所有的都一样,双方一看,你们有新的洞了?我家也是,那咱就说个亲吧!

今年还能收获大豆与高粱,吃饭没问题,将来的日子一定好过。

至于彩礼什么的好说,象征性地给点即可,大家都穷,想多要就别嫁人,想嫁到外面?一百里外拿路引。

……

在朱标队伍帮大同百姓的时候,阳曲县那里终于得到消息,官员估算了下距离,选择放弃,不去了,到地方人家又走了。

而北平所在,收麦子比大同晚一些,现在也都收完,同时帮着种下大豆与高粱。

徐达带着太子府与秦王府的部分人手到此坐镇,在听到有的地方总是被水淹没,大家都不愿意种粮食的时候,太子府的人提议改种水稻。

别人收小麦,这里开始翻地、育苗,育苗所用的还是队伍里的水稻。

队伍一般不直接带大米和白面,保存期短,容易受潮,唐朝、宋朝、元朝的行军都是如此。

把这些个水稻给种下去密集育苗,其他的地翻耕、耙平、修田垄格子、施肥、灌水。

当小麦收完,并且帮着种好大豆与高粱时,水稻的秧子终于能够用来插秧了。

同一时间,朱标的队伍赶到,得知种了一大片的水田,他问里长:“这是适合种水稻吗?”

“之前就有,种水稻的地方乃是顺义县,旁边是大河,上游有汤和、南河、潮河三条河,最后是白河。

接着一部分进到三角淀,一部分从运河入渤海湾,那条河很大,不种水稻就总被淹。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别人种小麦,那里种水稻,如此才有收获。”

里长介绍当地的情况,补过课的,到一个地方之前,必须先学。

“如此说来,朱太一确实不错,胆子大,还聪明,敢下决定。”朱标高兴,他没去那里看呢,只听人说那里大量种水田。

朱太一出的主意,他是太子府的人,以前总在下丘村混,为人机灵、行事果决。

“咱这粮食不够吃了吧?”朱樉现在愁吃食,在大同的时候只换了一点粮,百姓要留着粮食生活。

到北平,同样只能换一点粮,十万大军,一般地方养不起。

里长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派人去北平与河间、山东等地,告诉他们,夏粮不用运输,留下,咱们吃。”

“对呀!咱们截留,总不能把咱给饿死,哎呀哎呀!忘了刚收了麦子,他们得拿出来一部分交田赋。

而且山东那里去年还多收了一茬大豆呢!不,他们还有鱼,大明水师已经到这边来捞鱼了。

北平的先截留,再看其他地方的,然后咱们走运河?运河不运粮,漕运的船咱用上?”

朱樉听里长一提,反应过来,收完粮食得交粮,寻常的百姓交三十分之一,官田交得多。

北平是元朝的大都,徐达打的,打完了之后,官田则多,交的粮也多,养军队够用。

“走,去四弟的地方看看。”朱标要去看北平以前元大都的修建,给四弟修宫殿。

如西安府为二弟修宫殿一样,慢慢修,这样的地方空旷,有地方安营扎寨。

徐达的人在忙完其他种植之后,分一部分人手插秧,人多速度快,最多到明天晚上便全能插好。

百姓们都怕徐达,是徐达曾经打过来的,把地方夺走,现在又带着大军回来。

不过此次与上次不同,上次打完留下一部分人手,就离开了,眼下帮忙干活。

人多力量大,那收麦子的速度才快呢!人家带牲口也多,负责在麦田中搬运,又给耕地,把大豆和高粱一起种下去。

后来听说是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也过来,那就对了,感谢太子、秦王,派人提醒倒春寒。

不然今年吃什么?大家都饿死了。

他们没想错,史料上有记载,这边、河南、山东、陕西等等地方,百姓是旱灾、蝗灾,接着饿。

没提倒春寒的事情,估计那时旱灾和蝗灾过去后,大家都不种了,倒不倒春寒又如何?反正是饿。

中午的时候,朱标来到修建宫殿的外围区域,这里跪着一群人,一群叫人一看就发现跟寻常百姓不同的人。

“回无?你说你从村子走的时候也不打声招呼。”里长看到了熟人,笑着摇摇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