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613章 一纸联名露贪腐

大明守村人 第613章 一纸联名露贪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613章 一纸联名露贪腐

第613章 一纸联名露贪腐

一艘大的木头海船被留下,里长带着孩子们上船,说是参观,其实是测量。

目前为止,大明水师没有真正的蒸汽机船,指海船,内河上已经有了,内河船比不得海船那个运力。

长江的内河船其实可以很大,但纤夫拉不动,动力系统限制了船只的大小。

既然海船过来了,留一艘看看能不能改装。

朱闻天在学习,造船的工艺,到他那个时候关于明朝的就很少了,尤其涉及到具体的。

好不容易打捞出来一艘,却不能判断具体年代,一般资料多为郑和下西洋时期的。

此刻明初,基本上还是用元朝时候的船只技术,元朝对外贸易比较好。

像这艘两千石的海船,属于比较大的战船了,再大不利于转向,同时制造周期长。

大明水师要求快速成军,造一个六七千石的船,显然到现在还没造好。

两千石的船有桨有帆,改成蒸汽机船的话,桨必须拿掉,因为不是后面加轮子的明轮船。

需要加在左右,可以灵活转向,关键时刻,轴承能够承受得住,一个轮子向前转,一个轮子朝后转。

否则只能用舵来调整,那个可就慢喽!左右轮的船只,能够完成原地转圈的动作。

桨去掉,接着是如何把蒸汽机装上去,轴在哪个位置,防水措施等。

帆不动,在海上有风的情况下,节省煤炭和淡水,用帆跑,蒸汽机在这个时候就慢慢地转着,提供一些热水了什么的服务。

蒸汽机不能停,否则重新启动要很长时间,越大的蒸汽机用时越久。

测量完,工匠们纷纷给出改造想法,这些转化成文字,朱闻天拿回家看和分析。

三天之后,朱闻天给出方案,大家照着图纸开始改造船只。

船先拖上岸,安排搭好价值,用蒸汽机动力接钢缆,把船拽上来,下面是一堆滚木。

接着开始拆一部分地方,帆降下来,桅杆不能动,海船的桅杆最重要,连着龙骨。

如果遇到大风,需要砍桅杆的时候,就意味着这艘船完了,人能活下来,船得重新造。

有工匠卸东西,有工匠把攀附在船底的海产品给抠掉,什么牡蛎了、海螺了……

主要就是藤壶类的东西,它们粘住,抠下来看看品种,能吃的扔到专门的大盆里,回头养一养,吐吐泥沙,再杀杀寄生虫,煮着吃。

船只的运载量的两千石不是排水量,船只有自重,两千石是按照运输粮食来计算的,也有按照料来计算的,看木头的大小。

差不多属于一百三十多吨的运载量,不算小了,去掉船桨的重量,加上蒸汽机的重量,还有装煤炭与淡水。

两个明轮有一部分有浮力,一部分没浮力,浮力比较小,因为是钢片的。

按照朱闻天的设计,可以剩下一百吨的运载量,正常航行三十天,要是五十吨的运载量,那么这扣掉的五十吨就给了煤和淡水。

工匠们先不管数据,按照图纸改造,改坏了也不怕,没他们的责任,太子的队伍承担得起。

这艘船上的军士下来,乘上小船帮忙拖网捕鱼,依旧是实验室的聚乙烯网,这个不怕水泡。

其实也怕,时间长了,照样坏,尤其是海水腐蚀和太阳照射。

实验室拿出来,为了看使用寿命,这样的东西多了,可以搞海洋养殖,捕捞更快。

大船拖网,尤其是贴底的挂网,还能去日本周围捞珊瑚呢!

……

离河边近的百姓纷纷过来看,这个不保密,不在乎消息传到别人耳朵中,反正他们听了也干瞪眼。

船上的水兵把鱼捞上来,现场卖,说好了的,卖的钱给他们自己。

他们原来在海里捕鱼,也有收入的,不然谁愿意跑船上当水兵?有好处拿才行。

没有好处的事情大明百姓反正不愿意干,什么情怀都不行。

关键是这两天一群官员**的官员被抓起来,趁着北平行省暂时没人具体管理,能贪就贪、能捞就捞。

所以,安庆一众官员跪在这个临时的船坞旁边,等候太子殿下降罪。

朱标背个手站在那里看工匠们干活,根本不瞅安庆这些人一眼。

“咱还以为只有咱那里的知府和监事出了问题,没想到哇!刚打下来五年,民心不稳,官心也不稳啊!”

朱樉看着跪在那里的人,难受。

因为队伍过来这么长时间了,百姓从不说官员的问题,显然是怕呀!被封口了。

查官的时候,有问过被欺负的百姓,百姓说了,之前有人告过,然后被抓走了。

按照里长的话来说,就是我知道我**,你也知道我**,我知道你知道我**,但我就是**,你敢说出来我就收拾死伱。

你不服你往上告,看看有用没?告完了,哎!你找的上面的清官告诉我谁告的,看,你被我带走了吧?嘿嘿嘿嘿!

直到一百三十个前朝官员‘偷摸’联名‘上书’,一查之后,百姓才跳出来。

这么长时间了,北平行省的官员居然一个字都没提过。

“太子殿下,是下官疏忽管理,下官一定立即整顿,深刻反省、举一反三、狠抓落实……”

“别,退,哎,跪,嗯!嘿嘿嘿嘿!”朱闻天把想要跪着爬过来的安庆给拎回去,别离这么近。

关键你说得不完整,你还应该说:要求百姓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否则必将面对大明律法制裁,绝不姑息!

说得不好,跪着,跪稳了。

“里长,咱村子里的人,是不是在外面做事的时候也捞好处?”朱标始终不去看安庆等人。

“他们不敢,他们有信仰,咱下丘村的信仰不是钱财,也不宣传多赚钱,而是养好守村人。

现在的自我约束更好,因为咱村子想要钱就有钱,想见太子殿下就能见到太子殿下。

村民追求的是自我价值,我能帮助多少人,我可以改变多少人贫穷的命运。

这个思想必须传扬,否则所有的梦都是假的,是忽悠别人的。”

里长在旁边摇头,下丘村一般就是在原来村子的地方管事,还有店铺,大家都不存在给自己单独捞好处的想法。

这是信仰,而这个信仰绝对不是金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