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624章 封地无助行有痕

大明守村人 第624章 封地无助行有痕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624章 封地无助行有痕

第624章 封地无助行有痕

“那个什么连起来收稻子的机器,是不是只能在平地上用?”

朱元璋又喝两口酒,始终惦记一台能抵五百人的联合收割机。

“是,梯田与分散的小田还需要人工收割,若作业面积小,便不适合使用此设备。”里长点头。

“洞庭湖那堆湖泊的平地多?”朱元璋想到了曾经打水仗吃亏的地方。

“陛下说得对,湖广所在,两湖平原,种水稻可一年两熟,种棉花……不建议种棉花,因为村子没时间再琢磨棉花收割机,棉花陆续成熟,又没有特殊药物催熟。

两湖平原地区,包括广东的一些平原,一年种两次水稻很容易,三次的话,肥料跟不上。

用蒸汽机的翻耕和种植设备去种,等成熟后再收上来,需要的人力少。

那样就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多多养猪和家禽,可以覆盖长江上下游沿岸地区的需求。

既然饲养牲畜与家禽,就需要饲料,稻壳不适合直接拿来喂,可以分出来部分区域采取小麦与大豆轮作方式。”

里长一点点说湖南湖北与广东的地方,那里还有百姓呢!人口少,田赋重,宁国府种水稻无法一年两熟。

长沙府、岳州府、常德府、宝庆府等地没问题,问题是百姓累呀!还不是全年三十税一那个程度。

“确实应该让百姓多干点别的,种地最累人,看天吃饭。咱之间都给他们减了很多了,现在……”

朱元璋听明白里长话中的意思,百姓可以利用当地的麦麸与大豆秧、榨完油的豆饼喂养猪牛羊和鸡鸭鹅。

那么就可以减少田赋,大量的土地被官方用来蒸汽机化种植和收割。

朱元璋想说现在咱不怕那里原来的一些人再造反,包括广东所在,又觉得说出来丢人。

马皇后在旁出声:“凡是有水能通船之处,往后咱大明军队调派起来速度便快,运输东西亦如是。

今年的军队回来,歇一歇,明年送到各地帮着为百姓脱盲,叫百姓知道大明现在的样子。”

“妹子说得对。”朱元璋表示就这个意思,咱不怕他们搞事,咱调兵速度快,咱武器厉害。

而且看哪个地方的百姓不怎么稳定,派去脱盲的军士数量可以增加,一边教人识字、算术,一边负责保卫百姓安全。

……

随着北巡队伍的回归,日子似乎又恢复到了曾经的样子。

朱樉每天去居必七办公,下丘村人带着工匠忙碌地打造东西。

大部分军队在休整学习,少部分趁黄河未到枯水期,一次次开着蒸汽机船去壶口瀑布取石油。

顺便带着炸药和工具在那里修路,把小路给修平整,方便船只卸货改成陆运输送东西。

以前非要把船抬到陆地上走,属于利益问题,为什么不上下游全停着船,然后来回卸货用其他方式运输再装船?

船上的货物如何算?就在壶口瀑布的上下卖了?那样卖不上价。

故此宁肯花钱雇佣人帮着骨碌木头走,然后成本自然放进销售价钱中。

当前属于官方问题,不存在货物的价值,赶紧把延长县顺流而下的石油给弄到应天府才行。

其中一部分也被朱樉叫人放到他的宫殿旁边,他攒着,一次攒一点,琢磨着以后就藩时会有很多,让下丘村的人帮忙建厂。

一些关于封地的信息,朱樉通过蒸汽机船只传递,别看他还未就藩,已经在影响封地的发展。

朱标都有压力了,这个二弟整天处理的事情,超过了未就藩亲王的行事范围。

正常亲王应该在大本堂学习,去军营看看,锻炼身体等。

二弟管着好几个买卖,每天要批文件,又操心西安府的运转。

至于学习,还需要学什么?一个满脑子要为封地百姓谋福利,带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亲王,已经掌握了许多涉及到具体民生的知识。

如此还要教他啥?爱民?谁有他爱呀!

他的爱是具体行动,包括调动那里的人手,采煤、做蜂窝煤、冶铁、打造炉子、炉筒子、百姓家里的火炕……

甚至下令过去,叫人到各村趁天热用水泥给抹出来晒谷场。

现在西安府在等大豆收获,百姓事情少,一般在家做干菜,正好干活。

收完豆子该种冬小麦,明年冬小麦成熟之前天冷,不适合抹水泥弄晒谷场,今年先弄出来。

另外派人去平阳府,那里有盐池,产的盐苦,他叫人按照滩晒法操作,好方便他的封地百姓用盐。

两地距离近,西安府最东边的地方是华阴县,盐池离着那里有二百多里的路。

不过从盐池到最近的河流,五十里,五十里陆路修一修,到了河边就顺流而下跑华阴去了。

二弟的意思是赶紧修,修路钱他出,包括新增加的晒盐的各种池子,他也管了。

听说三弟和四弟知道后,急得哇哇直叫,四弟的北平还好一些,自己的队伍过去呆了很长时间,三弟的太原府现在啥都没有呢!

好像三弟最近天天到盒饭店吃饭,也不说别的话,吃完回熟食店研究熟食的问题,顺便看账。

……

“晋王殿下安好!”处暑的时候,里长带着下丘村的孩子到盒饭店前面的二楼。

一个是大家最近太忙,休息一下,另一个则是朱棡的事情。

朱棡去下丘村的时候不提别的事情,就是带着弟弟妹妹们玩,然后正常时间每天到盒饭店吃饭。

很明显,他在等人,赶紧来吧!

“里长好!”朱棡露出笑容,终于等到了。

“殿下想吃什么?”里长询问。

“咱叫人回去取熟食,喝酒吧!喝啤酒,要冰镇的,到二兄那里取。”朱棡不吃盒饭了,要喝酒。

“来了,三弟我来了。”朱樉到来,下丘村的人来,他保证知道,离得太近了。

“二兄!”朱棡打招呼,他今年才十五岁,朱樉十七,开始操心自己的封地。

历史上他俩可不是这样,那时啥都不会,整天在大本堂学习,等着到封地后让百姓供养。

现在不同了,两个人都知道百姓得过上好日子,封地才会有钱,尤其是商业方面能收税。

田没有办法,只能收三十税一的粮,除非是其他的官田什么的。

没关系,只要百姓手上的粮食多,养的牲畜和家禽多,怎么都得流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