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638章 房产建设当依河

大明守村人 第638章 房产建设当依河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638章 房产建设当依河

第638章 房产建设当依河

“手工割豆子,是不是变成两掰的就少了。”

朱元璋突然又问起大豆的事情,他觉得大豆在收获的时候有了缺损,就不能种了,这可是好种子。

“已经留了人工收的位置,到时候对比,两掰的有好几种可能,一个是病虫害。还有呢就是它比别的豆子早熟,这个特别好,最好能找到那一株的其他豆子。”

里长说情况,机器收跟手工收差不多,手工收的豆子也得用连枷打,倒是不能用磙子压,一压就碎。

他准备人工收一亩,机械收一亩,人工收的用正常手段把豆子打出来,最后对比豆子破损的比例。

如果机械的高,就需要想办法调整,否则种子数量将减少。

朱元璋微微点头:“送到外面的种子,在正常种植的情况下,产量确实比原来的高,百姓们都很高兴,他们把自己的粮食留出一些种子,又跟官府换。”

说起此事,朱元璋高兴,增产,百姓多收了粮就不挨饿,不挨饿便不造反。

他愿意看百姓脸上的笑容,而不是听到哪里的百姓饿死,连草根和树皮都吃没的那种。

“种几年估计产量又掉下去,一个种子在一处地方时间长了会退化,需要与别的地方换。

下丘村的种子两年一换,其实应该在所有的大的区域都成立个种子基地。

一个地方的种子,未必适应其他地方的气候和土壤,先这样吧!”

里长知道换种子的事情,别的地方百姓用了种子,说好的,第一年产的粮食除了自己留下的部分,其他必须一比一换给其他人。

从第二年开始便不是一比一,可以多要。

不过百姓哪晓得科学种植?反正就是出力气,甚至种的时候手工除虫,旱的时候,挑水去浇地。

说不勤劳吧!人都快累死了,说干活好!粮食产量上不去,光着急。

朱元璋喝口羊汤:“凉了,多亏没多盛汤。”

等旁边有人去给舀汤的时候,他看着休息吃喝的工匠:“先把土地开出来,以后不要打仗啊!”

“陛下,对外有接触就有贸易,有贸易则有利益,那么矛盾会出现,咱不打别人,别人也要打咱。

只有强大到让他们不敢打,才能享受和平,至少咱们大明的百姓日子好过。

这天下终究是不公平的,弱肉强食,咱弱了,夷人会打咱,抢咱的东西。”

里长现在越学越多,开始从更大的方面考虑问题。

“武力掠夺是夷人,没有教化,咱用技术掠夺。那叫什么来着?对,贸易顺差。

夷人把石油拿来给咱,咱做出来煤油和汽油再卖回去,他们拿着汽油去打仗。

煤油点灯合适,柴油咱自己留着,焊接东西用,石蜡和矿脂,给咱的百姓用。

对,沥青做成油毡纸也卖给夷人,告诉他们如何用……”

朱元璋一边往新加的汤里放调料,一边说着对将来事情的想法。

他通过市舶司与夷人的买卖占到便宜了,就决定把海禁进行到底,百姓不要跟夷人换东西,自己换。

大明的好东西要由自己安排,百姓不懂,跟夷人交换会吃亏。

像西边那里茶叶换马,哪有那么便宜的?多亏下丘村的高人及时提醒。

……

饭后,一千个士兵被找来编蟹篓,一人编五个,有人教。

后天八月十五,很隆重的节日,大家要吃月饼、葡萄、螃蟹。

葡萄下丘村种了,还有其他的果树,有的果树还得长两年才能结果子,有的今年就可以摘。

石臼湖和其他湖泊的百姓早早就准备好了蟹篓,他们为下丘村捉螃蟹,腌制起来冬天卖。

百姓自己不爱吃螃蟹,肉少,还得蘸醋、蘸酱油什么的,并且螃蟹没有油水,吃不好容易生病。

不过今年黄里长说了,大家会在中秋节的时候蒸螃蟹吃,有钱了,不就是三合油嘛!再加上点姜丝。

跟着来的一群官员郁闷,他们的家人不能跟着,中秋节自己在外面跟陛下过,陛下一家都来了。

唯一让他们心里好受些的是有人会给他们家中送去大量的过节东西,算是补偿他们了。

“咱小时候捉过螃蟹,放在火上烤,烤熟了没有盐,更不用说醋和酱油。”

朱元璋看别人编蟹篓,跟里长说他小时候的事情。

“那个时候就是天灾**不断,陛下出生那一年,元朝内部便打来打去,之后各地又频频受灾。”

里长听憨憨说过朱元璋出生那年开始的一系列事情,其实他小时候也经历过,只是他比朱元璋小两岁。

“天灾**也有地主啊!咱只能给地主家放牛,再乱的时候也不缺有钱人。

你们去和林路过那边洛水的时候,弄出来的纺织机,有钱人不就都把钱拿出来合伙了嘛!

哎呀!赶紧把机器造出来,咱在秦淮河边也建几个厂子,在上游,水力好,不花钱。”

朱元璋说着,想起了那边的水力纺纱、织布,有布已经卖到南京了,而且从南京收棉花和棉线。

显然那里的效率太高,缺少原材料,一个加工的过程,就能从中赚到差价。

里长一听要用秦淮河,连忙劝:“陛下,用蒸汽机,水力的不行,秦淮河乃是航运的关键,在岸边一旦建了大水车和工厂,必然会耽误运输。

尤其是将来要在河边修堤岸,与水车有冲突,我们打算用水泥和铁丝网修河堤。

到时候留下台阶,方便到河边,上下方便,然后河边盖更多的房子,离河远一点,一百来丈。”

“外来的务工房?”朱元璋无所谓是水力还是蒸汽机,他好奇又要盖房子作甚。

“南京城里的人多,他们会继续生孩子,然后住不下,咱们先把这个事情考虑到,盖了房子让他们买。”

里长提规划,憨憨说的,不能等着情况出现在眼前,再想办法,要未雨绸缪。

“而且陛下咱南京的地方,大部分是平房,空间浪费了,应该盖几层的楼,有上下水的。

先在秦淮河那边建有上下水的楼房,其他的地方再建污水处理厂。

如此就能够让人看到多方便,等盖好,一部分地方接一部分地方让百姓先去楼上住。

咱们用他们的地方盖楼和搞基础建设,等弄好了他们再搬回来,多给他们一点面积。”

里长继续说,这个是房地产的问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