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679章 时辰确定价几许

大明守村人 第679章 时辰确定价几许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679章 时辰确定价几许

第679章 时辰确定价几许

“这个是大金表,外壳能换。”朱闻天抱着朱雄英转回来时,里长在给朱元璋介绍落地钟,六尺来高。

前面玻璃,周围是没有雕刻的好木头,村子里的人雕刻技术还不够好。

朱闻天倒是能雕,但他嫌麻烦,直接给朱元璋,让朱元璋自己找人雕。

朱元璋之前看到了航海钟,航海钟精度高,他这个不行,大,密封起来不进会是不可能的。

而且他这种大摆钟换到别的纬度上,就可能不准,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想要准,得换长短不一的钟摆,如果是琼州府制造的钟拿到北平行省,就换上按照纬度来计算的长钟摆。

等陀飞轮做出来,便无须调整了,现在还要坚持。

“与航海钟一样,一圈十二个大格,转两圈是一天,这个叫分针的走三格是一刻钟。这个好啊!不用补时,时辰补时有初初刻。”

朱元璋仔细观察着。

现在一天十二个时辰分一百刻,补时一小刻四点八分钟,麻烦啊!

当然,用习惯了也就那样,大家都如此,就跟切音标音的方法一样,就那么学的,切起来轻松。

眼下一天可以重新定成九十六刻,一刻就是分针走三个格子。

“未雕刻?嗯……就这样,第一个大表咱保持原阳,村子还得给咱一个航海钟,用来对其他表。

除了大的,还有中等的、小的没?最好是能够拎在手上的。

拎一个走,随时能够看时候,打更的人最好给个准点的,他们就不用总盯着蜡烛的刻度和水漏。”

朱元璋决定这第一个不雕刻图案,有象征意义。

“陛下,打更的话可以设计一个装置,比如到了两刻钟的时候,钟里敲击一声,时针一的时候敲一声,二的时候敲两声。

正常的钟给打更人一个,然后一个县给个航海钟,其实打更人会在正午的时候用棍子的影子来校对钟。

小的不用拎着,请看这个,这个是怀表,若是用个皮的带子套手腕上,叫手表。

与大表一样,需要每天上弦,然后校对一下,这个表可以拿来当指南针用,对着太阳,是这样,两种方法,第一种,用时针……”

里长先说打更人的问题,再拿出来一个怀表和一个手表,边说边给大家演示。

周围的人:“……”

“陛下,其实咱前面的朝代有人做出来又能计时又能看天文的好东西,它叫水运仪象台,即元祐浑天仪象。

只是后来受战争影响坏了,南宋造不出来了,元朝也没行,苏颂这个人,可谓是学究天人啊!

不过若陛下想要一个,咱可以做出来,哪个纬度都一样,它跟摆钟相同,受地心引力影响。”

里长介绍完怎么用表来对着太阳指南,又说起个东西,擒纵器应用的水运仪象台,这个比正常的钟表厉害。

众人再次:“……”

“宜长你……呃……倒是没说错,苏颂学究天人,还有比他更厉害的。

好造的话,造一个,放在……市场那里,就是前朝的大元兴永寿宫,大家能去看看。

放在其他隐蔽的地方,比如玄武湖,或者你们村子,百姓来不了。

南宋不行,元朝不行,咱大明行。哎?宜长,这东西好仿造不?”

朱元璋先听里长吹,把人家给捧起来,再说村子可以造,变向地捧村子。

接着他考虑不麻烦的话就造一个给百姓看,那是高台,挺大呢!

他再琢磨把钟表卖给夷人,又担心夷人把钟表拆了研制出来。

“陛下,可以卖给他们怀表,在前朝打到过的一些地方,再那边一些,已经有了很高的技术了。

直接给他们大的钟,他们拆了会看到擒纵器和发条,他们拆八音盒也能看到发条。

怀表和手表的游丝他们的工业基础不够,拆开装不回去,咱们造一个小的表很费劲。

只是价钱估计他们出不起,陛下觉得这样一个能够在海上随时知道时间和确定方向的表值多少钱?”

里长不想卖大的,其实大的别人也造不出来,发条弹簧钢是那么好弄的?

如果夷人买了表,还得教他们时区如何划分,跑到别的时区,用前面时区校准时间的手表来判断方向就不准了。

朱元璋定定地看着面前的落地钟、手表、怀表,考虑价值。

“父皇,至少十万白银,不然咱不卖。”朱樉给出个价格,十万贯,一亿文。

“贵了吧?他们能买起?”朱元璋听到十万两白银,再看看表,觉得有些欺负人。

“父皇,不贵。”朱标出声:“父皇你想啊!这东西别人没有,这么大一点,能够看时间,还能看方向,他们凑钱也会买。”

“太子殿下所言不差,这种表没有几个,造起来太过繁琐,不如钟,哦!大表。

村子只打算拿出来十块,再多没有了,除非到外面找工匠过来。

那样需要技艺高超的,而且短时间内限制自由活动的,主要是保护他们,不能说自己干什么的,会叫人给绑走。”

里长不觉得贵,一亿文的一个怀表或手表贵吗?

每年的贸易额那么高,十万贯的东西,如今只占几十分之一。

朱闻天在旁边轻轻点头:“不贵!嗯!”

他知道几个亿的手表都有呢!就是弄点钻石往上放。

当然,夷人想用其他宝石来换手表,坚决不换,就要贵重金属和粮食、药材。

宝石以后可以让人去挖,自己知道矿的大概位置。

将来队伍能出去了,白银和黄金的地方可以找到,比如旁边的日本,当地的银子已经开采了,不过没发现大矿脉,同时不会吹灰法。

目前不知道怎么占,是打过去啊,还是忽悠当地人?

那个位置比较好,挨着海边,直线距离十多里。

日本有很多银矿,历史资料记载,最厉害的时候,日本一年可以弄出来几百吨的白银。

如果给他们技术,就是上千万两的银子,拿来当发行货币的抵押品就不错。

“嗯!不贵。”朱雄英在朱闻天的怀了跟着说。

“对对对,不贵,咱好大孙说不贵就不贵,十万两银子,找工匠,咱一个月给一个好工匠二十贯。”

朱元璋一听小家伙开口,心情好,就这么定下来价格。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