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695章 未为迟晚赏有学

大明守村人 第695章 未为迟晚赏有学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695章 未为迟晚赏有学

第695章 未为迟晚赏有学

“这个叫带鱼的好吃,像条皮带,能围腰上。”

朱橚听着里长说话,吃一口红烧带鱼段,露出满意的神色。

“带鱼又叫镰刀鱼,有的地方就直接叫刀鱼,刀是镰刀的刀。带鱼活在水深的地方……”

里长又开始为四个亲王科普带鱼的生存环境,以及为什么捕捞上来带鱼就死。

“故此,让想它不死,就需要一个大的笼子,等它钻进去后关上,一点点往上升,它逐渐适应海水的压力,就是活着的。

是以,朱熹曰:蒙惠者虽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也。

大学有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里长讲完了水压和带鱼身体内压力变化死亡的原因,最后总结。

于是一顿饭吃了足足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里长喝了两大碗汤,太累了。

亲王都是好奇宝宝,尤其是朱棡、朱棣、朱橚,可算是逮到机会了,想到什么便问什么。

以前他们也会问大本堂的‘老师’,只是老师只讲要讲的内容,其他的很少回答。

一个是怕朝纲,说了不该说的话,另一个是今天为你们讲春秋的内容,你问洋流,咱哪晓得啊?

里长跟着憨憨这些年了,本身他又不笨,憨憨教得多,其实他才是除了憨憨外最博学的,有的稍微精一点,有的可以说个大概。

兄弟四人吃完饭,意犹未尽,他们听得如痴如醉。

“二哥,你跟大哥一路去北巡,没少学吧?”朱橚一副失落的表情问。

朱棡、朱棣二人神色差不多,他们发现这比去大本堂读书好,那大本堂教得都是啥呀?

早这么给咱讲,咱哪还会困?咱喜欢学的。

“还行吧!反正是有问的就有解的。”朱樉感受到了弟弟们的情绪,小声回应。

“里长,我愿意跟着学,太有意思了。”朱橚坚定了继续学习的想法。

“吴王殿下这可谓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善!”里长称赞。

“对对对,这句咱学过,学的时候就记下了,却感受不到,现在悟了,真的如此啊!”

朱橚使劲点头,跟着里长学习开心,还能学到本事,今天自己晚上回王府,教教他们。

朱棣眼睛也亮亮的,同样的文字,大本堂的老师讲过,里长不过是先讲了下带鱼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这就把大学和论语中的一部分弄懂了。

大本堂的大儒都如此讲课,谁不愿意学?

……

午后的天气晴朗,不冷不热,大概有零上十七八度。

“里长,咱那个封地是不是冷了?”朱棣感受着现在的天气,想到北平。

“殿下,南京还一副秋高气爽的样子,北方已经穿棉衣了。

此变化是受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然后黄赤交角产生的。

咱这里冬天的时候,有的地方是夏天,有的地方常年结冰,有的则始终炎热。

许多作物需要阳光,有的害怕寒冷,故此各地物产有别,冷的地方一些植物生长缓慢,包括海中的贝类……”

在前往便民处的路上,里长耐心地为朱棣解答,其他三个也认真听。

队伍中专门的人更是得背下来,回去要记录,送到陛下那里。

此事已经延续很长时间了,哪怕到了和林,都有人负责。

宫中在整理、归类,似乎想要编一本书,然后拿来教导皇家的子弟。

只是书,永远比不上现场教学,里长是看到一个事情说一个事情,并就这个事情来引出四书、五经及其他思想流派书籍中的内容。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若看书就行,那得多么天才?不然还要夫子、教喻等人作甚?

更厉害的在于夫子能够因材施教,一对一的补课为啥贵啊?

朱闻天的小伙伴们也在旁边引经据典、举例交流,整个队伍有种特殊的学习氛围。

“来晚了,咱来晚了……”眼看到地方的时候朱棡看着二哥说。

他知道二哥从最开始就跟着下丘村学,自己错过了多少?太子哥哥也是借着取饭菜的时候学。

“不晚,不晚的。不学才晚,学则不晚。”小丫头在那边出声。

并继续说:“战国策·庄辛论幸臣有云: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当然,这个是说让楚顷襄王能够把心思更多地放在朝政上,犹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所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是一样滴!

是以!心动不如行动,赶紧努力学,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谢谢铃儿姐姐!”朱棡连忙道谢,心中敞亮了。

……

办事处,之前的平房早就变成楼了,外面的凳子也多,有卖东西的摊子叫卖个不休。

“糖炒栗子,糖炒栗子呦!正宗的宣城糖炒栗子,皮好剥,又糯又甜……诸位一看便是富贵人家的……呃……下丘村的?唉!”

卖糖炒栗子的正吆喝着,见到一群人过来,以为来买卖了,结果揉揉眼睛,叹口气,继续炒。

“这些咱们都要了,称吧!”领着太子府护卫的朱太一上前,叫对方把炒好的一起称,队伍里的人分一分,一个人没几个。

吃几个尝尝便可,再想吃去下丘村。

“真要啊?那好!”卖糖炒栗子的又有了精神头,准备拿秤来称。

他旁边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出声:“爹,这些栗子生的是六十斤,炒出来轻两成,有四十八斤,方才卖了四斤,剩四十四斤,算四十斤卖。”

“行。”摊主未说话呢,朱太一先点头。

朱闻天上前,双手把那个大笸箩抬起来掂量下:“成!嗯嗯!”

“那就四十斤,这孩子比咱会算,都是在图书馆学的,这还有剩的一些,都给伱们。”

卖炒栗子的人说着孩子,又要继续搭栗子,旁边是昨天剩的,今天又加热一下,有个三四斤,得分开,不能骗人。

前面四十四斤算四十斤属于大批量买正常价钱,后面给的属于搭头。

“好好学!有困难找馆长王树。”朱太一回身找拿钱的那些人,取了半贯,五百文,扔到旁边收钱的地方,挺沉的呢!

“多了,给多了,四百文,是四百文,今年现在一斤十文,给多了。”

卖炒栗子的人一眼就知道人家怎么分的钱串,对半,那是一贯一千文一串的。

“多的算赏给你儿子的,算账快!”朱太一笑着指指孩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