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740章 为公无私贪墨事

大明守村人 第740章 为公无私贪墨事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740章 为公无私贪墨事

第740章 为公无私贪墨事

午后,天气晴朗,只是耀眼的太阳并未给人带来几许温暖。

交换的地方有温度计,此刻在没被太阳直接照到的外面,显示零下二十九度,有误差,四个温度计低的零下三十度,高的零下二十七度。

这等温度适合干半天活儿,或者一直别停下工作,在外面站久了不动,抵御不住寒冷。

女真人今天要住下,下午不能只在房间里呆着,他们帮忙凿冰,以换取晚饭和住宿。

路无须修,雪路适合行走,炉灰渣子有,却会攒下,用来烧砖,女真人用东西换砖头,拿回去盘火炕。

本地人始终在工作,他们冬天没有事情做,正好干活,换东西。

一部分人从一百多年前就到了这边,原来他们也是女真人,还有一部分元朝的蒙古人,加上始终在此繁衍的本地人与迁徙来的人。

比如高丽人,现在就有,数量很少,有被当努力抓来的,还有逃灾到此的。

眼下没有从河南、山东等地过来的闯关东人,因为没有山海关,山海关的东边是关东,也叫关外,西边自然是关西、关里。

东北人一说地方就问你哪的?对方答,关里的。

历史上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在山海关所在修的关隘,与长城相连,后世说的‘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就这么来的。

不过那个京是指清朝时候的京,关外的叫胜京,沈阳有故宫,关里的北京。

朱闻天也不知道应不应该修山海关,大明不需要继续修长城和关隘,大明的军队能够轻易打败任何敌人。

有修长城与关隘的人力、物力,不如拿来修路。

大明的规划本地人不晓得,他们只懂得干活,今年按照官员指导种了水稻,收完后留下种子,其他的全送到南京去了。

水稻产量低,但好吃,用小麦跟他们换,比他们自己种小麦多出一倍,谁规定馒头不能吃?

现在他们工作,换钱,给铜钱,他们再拿铜钱买东西,药材不用他们买,此地有个惠民药局,免费给,包括养济院。

大明需要笼络住当地人的民心,帮忙顶住海西女真。

他们能够买到便宜的牡蛎干、海虹干,即淡菜,加上小螃蟹、海米、虾皮子、虾仁……

小螃蟹海边的那种几厘米大的叫中华绒螯蟹,炸着吃,或者煮汤的时候放进去,没有肉。

再给他们一家发一个铜火锅,烧木炭,有小烟囱和盖子的那种,就是东北火锅。

这样他们吃火锅的时候放进去一把海干货,包括紫菜,借个鲜味,就可以涮酸菜、冻豆腐。

肉的话,他们刚养的猪还未长大,明年等着繁殖小猪,然后才能挑着吃。

军队出去打猎,回来有肉,他们掏钱买,价钱不高。

“刘朝官,我瞧着大棚里有韭菜,能给包些韭菜馅的饺子吗?我明天带走,你要什么?”

兀尔朵派手下人去帮忙干活,他呆在刘文吏身边,他出来的时候寨子中的人有想吃饺子的。

他们本身不会包饺子,自从这边有了互市后,饺子、包子、盒子等食品便流传过去。

一般人都不敢相信,女真人守着东北的黑土地,日常居然种青稞吃炒米、炒面。

或许他们打猎,总能弄到腥臊的猎物肉吃,于是他们更爱吃韭菜馅的饺子和包子。

刘文吏看看兀尔朵带来的人干活的样子:“要多少?”

“这么大的一百个,我带了四只獾子,成不?”

兀尔朵比划一下,作为一个头领,他需要让人觉得他可以被依靠,有人想吃韭菜饺子,他愿意付出代价。

他认为用四只獾子换一百个饺子属于他占便宜,现在的季节除了大棚,哪里还有新鲜的韭菜?

“我叫人给你包。”刘文吏点点头。

他转身去别处,找妇人,妇人帮忙侍弄大棚,大棚中有蜂箱。

“老五媳妇儿,一会儿借我块肥,蒸包子用,他们打猎过来换东西,买点肉先用冷水泡上去去腥臊,跟酸菜一起包。”

刘文吏过来时听到有人说话,借肥,即面肥,发面的时候没有酵母,都是放很长时间才能发好面。

发好的面留下来一块放着,本身带酵母菌,等下次发面放进去,面发得便快。

自己家中若是一段时间没吃面,酵母坏了,再吃就得管别人借,这个借其实不用还。

等别人家没有的时候上门借,自己家正好有,就给对方一半,若自己不想最近再发面,就全给对方。

“成啊婶子,我看到有狍子,切一块油下来,回去熬荤油用剩的油渣跟酸菜一起包饺子。”

老五的媳妇儿痛快地答应下来,说起自己想买啥。

他们家里的日子比寻常的大明百姓日子好过多了,互市,他们属于近水楼台。

他们干活赚钱,互市的时候就能买到便宜的东西,一年四季只要不懒惰,总有干不完的赚钱活计。

普通百姓谁家敢说包个肉包子、弄一次饺子?

“包二百个韭菜鸡蛋虾仁馅的饺子,自己来领东西,十文钱。”

刘文吏站在大棚外面喊一声,不进去,倒不是男女大防的问题,他是怕被蜜蜂蛰。

“燕子,伱接这个活儿,我给你搭把手和面,等你肚子里的孩子出来,正好用攒的钱吃好的补一补奶水。”

大棚中有人直接把事情安排给一个人了,十文钱,和面调馅包二百个饺子,属于好活儿。

给了一个刚成亲怀孕的小媳妇儿,其他人没抢,人家新媳妇儿进门怀了孩子,不能欺负人,要让着。

“哎,谢谢三娘。”声音又响起,显然是燕子的。

不长时间,两个人出来领面和其他东西,先把面和好,让包二百个就包三百个。

多出来的一百个归刘文吏分配,他自己吃,或者叫别人一起吃,走的是公账。

刘文吏就这个意思,他需要给自己的手下捞好处,他自己无所谓,他爹是兵部尚书刘仁。

别人没有后台,又想吃点好的,只能靠他来办,饺子又没说多大一个,入账的时候入二百,用的料却是那么大的饺子三百个的。

唯一吃亏的是拿钱包饺子的人,但人家愿意,包三百个饺子很快的,十文钱到手,皆大欢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