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747章 无之贵贱在其需

大明守村人 第747章 无之贵贱在其需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747章 无之贵贱在其需

第747章 无之贵贱在其需

“呃……加油!”朱元璋听完想了下,学着下丘村孩子的模样攥拳头挥舞。

他别的行政方面能够帮忙,技术却无能为力。

“加油!”里长跟着挥舞拳头。

“说起海鲜,大量船只从北地运回来的冰,足够明年夏时使唤了吧?”

朱元璋不懂技术,他却知道冰的用途,一般拿来降温。

比如用硝石制冰后,为了维持冰的硬度,外面加冬天收藏起来的冰。

还有屋子里热,需要用风扇吹冰,然后冻肉,比如牛羊肉,冻起成卷,用刨子给刨片涮着吃。

里长眉头动一动:“陛下,当下令雇佣北地百姓多多储备河冰,不然硝石数量不够。

一些个药物制作需要恒温环境,时刻控制好温度。

咱准备接种天花疫苗,这个就需要此过程,在使用水冷的时候来不及,必须要加入冰。”

“老四那里?”朱元璋一听制药,严肃起来,他现在已经知道村子给大家准备的特殊药,被毒蛇咬了、被狗咬了、伤口可能感染……

每一样俱会要人命,有人后背长了脓疮,有的胸口长了脓疮,处理不好,就要死掉。

村子对这个是最拿手的,南京城,以及应天府等地,已经贴出告示,发现那种大脓疮就赶紧来南京上元县惠民药局。

下丘村的人会去帮忙处理,不是大问题。

还有被狗咬,尽量在三天内到,最好是一天内到,然后给打针。

不过一般远的地方不会来,百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抓住咬人的狗,然后剪一撮狗毛烧了撒在伤口上。

被毒蛇咬的更不用说,只要活着就往南京送,各地都有蛇药,糊着蛇药送,不要钱,路费‘报销’。

“父皇,孩儿下令?”朱棣一听需要自己的封地做事,很积极。

“你还未就藩,下什么令?最近没有倭寇了?”

朱元璋想起个曾经令朝堂非常苦恼的存在,倭寇。

“回陛下!”兵部尚书刘仁与胡惟庸同时出声。

胡惟庸看对方一眼,接着说:“陛下命大明水师带百姓出海捕鱼、制干鱼为生,百姓心有所安,不愿配合倭寇走私、抢掠。

倭寇无内应,每每远海渡洋而来,总被我水师瞭望手以望远镜提前察之。

今年又有蒸汽机小船沿海巡洋,倭寇几番吃亏,丢掉大量性命,恰值冬季,故此安稳。”

朱元璋高兴地颔首,又瞧向在旁边眼巴巴等着兵部尚书刘仁:“刘卿以为何?”

“陛下!”刘仁赶紧出声:“陛下高丽挨抢了,倭寇抢不到大明,便去抢高丽,大明水师贸易船只遇到一次,打败倭寇。”

这等事情早就有题本送上,不管陛下是真忘了,还是要再问一下,都必须答。

“嗯!”朱元璋继续颔首,瞅里长:“宜长对高丽被袭扰之事怎般看待?”

“陛下,容草民回去细想。”里长回答得干脆,没学,你等我问问高人的。

“甚好!今日吃涮海鲜。”朱元璋不问了。

……

中午海鲜锅开始涮,扇贝、牡蛎、海参、海螺、马鲛鱼、鳕鱼。

海参没有活的,都是东北那里捕捞完后去了内脏等东西又煮的,然后就直接冻了,外面天气冷。

村子的人专门用盐水煮了几十口大锅的海锥,这个就适合当零嘴吃。

大人的辣炒一下,孩子们不想吃辣的就吃煮的,一个孩子发一个一边带孔一边尖细的铁片。

会吸的孩子把海锥后面插到那个孔里一掰,前面一吸就进肚,不会细的用另一边的尖扎上肉转海锥取肉,也可以同时操作,后面先掰,再扎。

朱闻天那时海边的孩子一般用钥匙或铁丝,钥匙后面有个孔,就拿它掰,没有钥匙的有根铁丝也成。

最开始的时候辣椒贵,孩子们自己去海边刮的海锥,海边沙滩的淤泥里。

做一个铁丝的筐,后面是网兜,刮着淤泥走,然后涮海水把泥涮下去,就看到海锥了,还有其他的贝壳什么的。

大人不管的,孩子们组团,回来分,各自拿到家里煮,或者自己捡柴火,把锅抬出来,煮一大锅,分给家长,避免挨打。

剩下的就是孩子们坐在那里一吃一下午,**十年代就这么玩儿,尤其是大连,现在还没有什么名字,归定辽都卫所属。

这些海鲜当然不是,这些是从九联城入海口来的,鸭绿江,入海口是獐子岛。

现在那个小岛上没什么人住,包括另一个大鹿岛,陆地面积大,谁愿意住岛上?干什么都费劲,种地又不合适。

这两个地方的螃蟹才多呢!不需要人工养殖,出海就能捞一大堆,不值钱,煮着吃都嫌费火。

海参也是在这里捞的,上个月大明水师自己下去捞,拴根绳子抱石头潜水下去,戴着防水镜,借着太阳昏暗的光,半摸半看地抓进篓子里,再被拽上去。

水凉,那也得下去,水师的兵怕这个?当训练了,水性好的不抱石头,硬潜。

野生海参确实好,下丘村一条街的海货店里就有,很贵,有钱人愿意买。

捞海参的大明水师有额外奖励,比如五个海参给一文钱。

小的不要捞,还能长呢,就捞大的。

宫里和村子吃,养生。

惠民药局也有,看情况决定是否给开这个药材,比如营养不良的女子怀孕了,那就得给开。

像最开始到盒饭店说谎想多要一点饭菜的小草的母亲那种,海参是好药。

目前野生的有很多,还无须人工饲养,说白了就是人工饲养的隔离区不好弄,没有材料。

“诸卿先吃旁的,海参缓冻呢,这东西需要冰,要不就制成干的,那泡一次要很长时间,还不可沾油水。”

朱元璋招呼群臣吃东西,旁边有人负责开壳,牡蛎开壳讲技巧,现在若不是下丘村的店里卖的价钱高,其实根本没人爱吃。

开个壳费很大的劲,里面的东西一煮就那么一小团。

不然也不会有蚵仔煎这种穷人吃的饭,用它和地瓜淀粉一起做饭。

因为红薯和马铃薯不一样,马铃薯,即土豆可以当主食,红薯,即地瓜粉不能当主食,烧胃。

最开始发明蚵仔煎的人绝对是个学医的,而且必须是中医,他就知道牡蛎能够治疗胃疼泛酸,这就是把吃红薯粉的胃部不适给调理回来,否则为啥非要加个牡蛎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