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750章 举报瑕疵因冲击

大明守村人 第750章 举报瑕疵因冲击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750章 举报瑕疵因冲击

第750章 举报瑕疵因冲击

午后的太阳彻底消失,天上飘起了轻雪,使得冰面更滑了。

朱元璋不继续玩耍,带人沿着路前往第一个外来务工百姓聚居区,在这片稻田的南边。

有百姓开始往家赶,由其当地的衙门负责,衙门送人来,带人归,百姓赚的钱在官府人员手中。

怕百姓赚到钱赌博,把钱给赌光,甚至还欠同乡的人钱。

不能出来干这么长时间的活儿,反而让家中日子更难。

至于他们回到家里后赌不赌的问题,赌了可以抓,犯法,同时失去下次到应天府工作的机会。

也有的人不想回家,过个年回家一次耽误两三个月时间,家中没有妻儿,父母由兄长照看。

自己多赚钱,回家盖房子、说媳妇儿,最好再买两头牛。

“民心难测,同乡来的人有好有坏,坏的人想欺负好的,逼别人请吃酒。”

朱元璋不在乎天上的雪,不叫别人打华盖伞,任凭小雪花落到头上、身上。

他所说的事情最常见,有百姓总想通过各种方法占别人便宜,能占一点是一点。

聚居区不允许,发现后就打,一般让别人举报,打完后这种人回来打举报的,接着被抓着扔去矿区,三年不用回家。

不听话,祸害别人,扰乱社会秩序,收拾起来,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那等人想是在其原来的地方,也是个不安分的,如宣城县其余村子,之前每村皆有。”

里长早知道这等事情,寻常而已,西河村的那个最能折腾,结果人折腾完了。

朱元璋双手背在身后:“地方上的大姓人家最难治,人多,容易联合起来。嗯!卤煮?”

他闻到了特殊的味道,卤煮,不过臭,所有卖卤煮的一律在下丘村批发。

百姓自己想要把猪内脏,尤其是猪大肠清洗干净很困难,成本比批发价买还高。

里长同样闻到:“卤煮当中没有小肠,小肠用来做香肠、腊肠、粉肠了,也没有猪心和猪肝,那两个属于好东西。

现在的卤煮里加了鸡鸭鹅的肠子,而且看客人要不要卤蛋,要的话也有。

另外就是火烧与米粉,火烧贵一些,江南以籼米种植为住,基本上卤煮属于最便宜的小吃。”

“下丘村在此卤煮上赚钱了?雇了那么多人干活。听闻大肠头有专门卖的?”

“赚,交了税之后,有百分之二的利润,不然就是百分之五。

大肠头最肥,有的人家不愿意吃卤煮,想自己做菜,他们又收拾不干净,跟咱们的人说能不能单独卖。

此地东西贵了没人买,三文钱一份的卤煮最合适,吃不饱再加一两文的主食。”

“人不少呢!”朱元璋听着话,看到了一群人,他们走在街上找东西吃。

街道宽,为将来扩建留的位置,不能等某一天发现需要建更高的楼时找不到地方。

护卫们已经上楼,从一边的楼顶瞄对面的楼上窗户。

一排楼的直角处有店铺,摆摊的也在十字路口。

他们不吆喝,只守在那里等别人买,一个个穿得很厚实,一呆一天,穿少了可不成。

“糯米糕看着不错,一文一块,两文三块,分明就是让人买三块。”

朱元璋看到摆摊的人立牌子,牌子上写字,高兴,因为干活的人识字,在这里做工会有人教。

“打糕贵,因为有黄豆面子,而且人工比年糕多,需要打。”里长看到卖打糕的。

这里的小吃种类少,贵的没人跑此地卖。

不过有爆米花棒和崩的大米花,这些显然是从下丘村专门批发的地方进货。

朱元璋颔首,边看边溜达,别看是外来干活的人居住,卫生好,没人往街上直接扔垃圾、泼脏水,路面整洁。

由于先建的,聚居区没有暖气,只有火墙,反正冻不死人就行。

“走,往回转。”朱元璋又看一会儿,见耽误别人做事情,顺另一条路向回走。

他就是过来打个突击,没提前跟本地负责的人说。

负责的人如释重负,决定回头奖励在此坐镇的衙门里的人。

归程的路上,有衙役匆匆跑过来,在刘知县那里耳语,刘知县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愤怒的神色。

刚要吩咐衙役,朱元璋扭头看过来:“何事?”

隔着二十多米的位置,刘知县往前凑:“陛下,有人举报下丘村卖残次品,陶器。”

朱元璋也愣了:“宜长,下丘村的陶瓷器有记号吗?”

“陛下,有,不过并非别人造假后冒充下丘村陶器,村子确实卖残次品。”里长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是这样,下丘村的窑一次能够烧很多陶瓷器,必然存在瑕疵,包括脱釉、裂釉、形状改变。

有瑕疵的瓷器还未往外放,陶器先放出来,原本卖五文钱的同形状的陶器,由于形状变了,只卖一文钱。

吃饭的碗,不圆也一样可以盛饭,关键便宜,卖的时候告诉别人这是残次品。”

里长道出原因,他又不是官窑,烧出来必须得好的,稍微有一点瑕疵便砸了。

陶瓷变形,不耽误使用,像坛子,放到地上由于底布不平,会微微晃动,百姓买回去,垫个什么东西就稳了。

朱元璋笑了:“有得用已不错。你们抢了别人的买卖,不如把有瑕疵的瓷器一并放出来,价钱要低。”

他明白,寻常百姓才不会举报下丘村,只有同行受冲击。

律法规定不得以次充好,却没说不得卖不好的东西。

下丘村的窑成片的,单独一个窑一次就烧几千上万件器皿,一窑连一窑。

许多都运到别处去卖,别人的窑哪有那么大的?好不容易烧出来一窑,不好的也能卖贵一点,结果……

朱元璋生气,烧窑的才多少人?需求更大的百姓多少人?当然以百姓为重。

既然如此,叫下丘村把瓷器也拿出来卖,看你们还闹事不?

“村子本想过了年,让商人批发走有瑕疵的瓷器,把应天府的市场留给本地烧窑的。”里长不想再用瓷器冲击别人。

“宜长咱给你出主意,先不说要求,只在便民处贴卖的告示,大量有瑕疵的瓷器便宜卖。”

朱元璋帮忙使坏,吓唬本地烧窑的,等最后再说这批瓷器不能在应天府销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