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783章 店铺位置机械化

大明守村人 第783章 店铺位置机械化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783章 店铺位置机械化

第783章 店铺位置机械化

今日只有文臣,没有武将,文臣没有办法,不来不行,必须要让下面的官员尽早把可能存在的亏空补上。

有饺子吃,有醉蟹,还有新鲜的牡蛎,眼下的月份只有它最好,其他的皆差。

吃牡蛎的人不多,倒是干的牡蛎和牡蛎壳在生药苦与惠民药局储备量大,当药用。

不过应天府的百姓吃的人渐渐增加,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更主要的地方在于百姓有钱,居必七卖的东西正好拿来烹饪牡蛎,不然牡蛎腥。

下丘村的牡蛎蒸,供人蘸不同的蘸料吃,选择自由。

小孩子们爱吃甜的和咸的,酸、苦、臭、辣一般拒绝,比如蒜蓉的孩子吃完辣肚子。

故此给孩子们准备了甜面酱、果酱、酱油。

胡惟庸吃一个肥美的大牡蛎,想到了家人:“陛下,船从海边所送牡蛎可还多?”

“走时带一些,不可多拿,你不会养,更不能保鲜,今日给诸卿的鲜活牡蛎今日吃完,明日要吃,再派人去送。”

朱元璋不记得有多少牡蛎,反正船能回来一趟,保证有许多。

大的村子留下,中等的给光禄寺,小的卖,朝天宫的市场上就有烤和蒸的,每天送一批过去。

光禄寺则给守卫们做饭,宫里吃村子的东西时,军士们数量多,村子供不起。

“多谢陛下!”群臣默契地出声,他们觉得按照今天做的这个就行,回去让家人照着来,带蘸料走。

胡惟庸大事说完,吃两个饺子后,开始问小事情:“陛下,臣闻听下丘村欲把百货商店开到大明各县,不知可有防盗抢之策?远地不比京师。”

“呃……胡卿可有良策?”朱元璋先作沉吟状,再询问。

朱闻天一脸憨憨的笑容在心中为胡惟庸点个赞,厉害哦!非要把百货商店跟衙门牵扯起来。

果然,胡惟庸答:“回陛下,臣思忖,不若把百货商店所在设于县衙旁边,衙役自可照看。”

“哦?”朱元璋又在那想,转头问:“宜长以为如何?”

“陛下,左丞此法甚妙,应把百货商店仓库放到衙门旁边,不过店铺要开在集市之上,不然百姓不愿意到衙门旁边买卖东西。”

里长顺着说一下,又改一部分内容,百姓谁愿意没事到衙门周围转悠?

尤其是可买可不买,在别处也能买的东西,一想到跑衙门旁边,干脆在其他地方买了。

百货商店属于便民服务,更要赚钱,百姓带着东西上门卖,正好遇到衙门里的人,这人若问一问,百姓答还是不答?

“胡卿怎般看待?”朱元璋又问胡惟庸。

胡惟庸一愣,他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再一琢磨,确实啊!

“朱里长,照此说来,百姓要抢的话,只能抢店里的一部分东西?”他还是把抢摆出来说。

“左丞,百姓赶集,莫非不买卖、不交换,一律靠抢?你抢我一个大萝卜,我抢你一颗白菜?

县中的大集有市司在,再雇几个当地人帮忙,加上军中的人和县衙门的文吏,不怕的。

只要百姓看到了百货商店的好处,会自发地维护,尤其是收购他们东西的时候。

百货商店的职能是便利百姓销售、购买东西,提供当地百姓没有的商品。

包括咱们最大的工业区建好后的大量好东西,百姓最为需要。

冬天寒冷地方需要的护肤品,还有不分南北女子都喜欢的胭脂水粉。

肥皂与香皂更无须多说,将来要把价格砸下来,唯一麻烦的是花露水,不知道拿什么装方便。

陶瓷皆贵,玻璃更不行,那个咱得拿来赚钱,除非与夷人的贸易中咱们放弃一部分东西?”

里长说着确实开始考虑不能都为了跟夷人交换,而让大明的百姓苦着。

玻璃器皿比陶瓷的成本低,与夷人交换,一般换镜子和香水、花露水。

朱元璋边听边点头,突然一顿:“这个……大量造玻璃瓶子?出口用不到那么许多瓶子。

只是咱现在的平板玻璃开始不用人吹了,玻璃瓶子由人吹,不是说对人伤害大么?

大明需要大量的玻璃瓶,这个吹的话,动用多少人手,然后他们生病,就是胸里面不好能治?”

朱元璋想想,发现玻璃器皿给百姓用没问题,反正不允许百姓跟夷人交换东西。

漂亮的琉璃之前出口,玻璃器皿可以做成单独的一种颜色,哪种成本最低用哪种。

他担心起职业病,下丘村的人就不愿意吹玻璃了,只是吹实验室的器皿与香水瓶、花露水瓶,也不往外卖,只内部使用,没有了就去灌,而不是一次换个瓶子。

“陛下,村子明年可以有不用人吹的办法,像打针那样,抽一管子气压过去,抽气的时候有单项阀。

可以先把设备造出来,然后再慢慢调整,采用机械动力或电力驱动。

无须特别美观,主要用途在于装东西,百姓买回去了,也跟宫里和大臣们一样,没了到商店装。

摔坏了再买新的,这样装液态的东西方便多了,又能看到瓶子里剩多少,密封方面比陶瓷强。

要么只能用葫芦,大小不同的葫芦,装液体的东西都行。

还有护肤品的盒子,可以用小盒子来装,本来村子打算收大量的蛤蜊,用它来装。

不过有个问题,咱大明缺少劳动力,大家得先种地,雇佣大量人手的话……

看看明年的实际情况,若应天府和咱们发展好的宁国府、太平府的闲置人手多,那就上这个项目。”

里长告诉朱元璋,咱们有技术,谁规定玻璃只能用人吹的?那是最开始没办法。

当时要啥没啥,在村子里弄个土的玻璃窑,能做出来就不错了。

现在各种辅助设备提高,工匠们的技术提高,正适合换掉人。

他又提了下蛤蜊油,需要大量的人工,海边那里把蛤蜊肉拿出去晒干,属于好的干货。

蛤蜊壳就扔了,没有几个人给磨成粉,以后会用磨,挑选坏的蛤蜊壳,不合格的磨成贝粉,再添加点别的东西,拿来卖给养殖的百姓。

得看有多少人手,比如没有地的人家,女子织布,不让她们织,除非她们手工绣,这个行。

绣工不好的,招来处理蛤蜊油,加上剩余的男劳力,蛤蜊处理过程是个力气活儿。

终于更出来了,农家今天打了两针,早上一次,下午一次,这回真重了,本来以为躺一会儿就行了。明天看情况。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