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791章 贸易根源发配处

大明守村人 第791章 贸易根源发配处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791章 贸易根源发配处

第791章 贸易根源发配处

“咱还琢磨着累得没有力气吃啥,结果还是村子贴心,羊汤好,主食都不错。”

朱元璋换了身常服吃饭,皇帝的服装怕弄脏了,不好洗。

那一身衣服值钱,绣工一点点绣出来的,举行祭祀,属于大型活动,衣服穿完得立即换。

包括群臣的服装,专门带着过来,朝廷发,如果辞官,衣服要还回来。

除非是带着品级、爵位离开的,那么衣服就跟着,人没了的时候一起入葬。

朝服漂亮又肃穆,仪式烦琐又庄严,这就是章服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众人昨天晚上折腾那么晚,然后眯一会儿起来又一上午,有人都偷偷含村子提供的救心丸了,就是有蟾酥的那个,对,此药是最重要的成分。

现在农历正月初一,阳历二月二十,雨水是二月十八,南京那个潮啊!

吃什么是个问题,下丘村选择羊汤,同时做牛肉圆葱的烧卖、馅饼、回头,另外有小花卷和煎的馒头片。

小孩子牙口不好的又要吃辅食的,有糊糊汤、鸡蛋羹、松软牛肉饼。

牛肉饼最有技术含量,正常的搅拌牛肉的时候都要朝着一个方向,尤其是打牛肉丸的时候,要绞劲,吃着口感好。

换成给孩子们的,反其道而行,怎么散就怎么做,大人吃起来口感特别差,宝宝却喜欢。

至于说牙口不好,要用馒头、花卷泡汤,或者要吃面条的,不存在,这些有资格参与祭祀的官员,其本身与家人的牙都由村子负责。

像刑部尚书刘惟谦的母亲年六十二,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牙就剩了四颗,现在满口都是,没钱了摘下来卖,都能活几年,村老中的老妪正在陪着啃羊排呢!

换牙的孩子没办法,不可能给镶牙,倒是有个侍郎的孩子牙今天被拔下去了,牙活动了等着换,还不掉,干脆……

晚上守夜吃完东西时拔的,抹了西瓜霜,现在吃东西就有点不适应,说话漏风,却不疼。

“陛下不要喝得太急,餐厅中舒适,有干燥措施,加热的情况下换气扇转动排风。”

里长怕朱元璋刚刚劳累完,吃东西快了心脏承受不住。

“咱与敌人厮杀的时候就没想过,明年咱就有自己的胡椒了哈?”

朱元璋向碗里舀胡椒粉,喝羊汤放胡椒粉最好,没有胡椒粉的话只能放花椒粉。

胡椒价格高,从唐朝开始就没便宜过,主要原因在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琼州等地方是流放发配所在。

认为那里瘴气重,不适合人生活,当地土著、山民等难以治理。

下丘村之前给出来的办法却是在这些地方种药材、调料。

然后云南是不行的,人家北元的梁王在,福建、广东、广西、琼州那里,随便种。

有如甘蔗一般,派军队到福建种,多年生的,年年收割制糖,念头多了看长得不整齐了就按照顺序刨一下再种。

其实今年已经有一点胡椒粒产出,太少,明年琼州那里才会多,然后进入丰产期。

里长可谓是今非昔比,一听陛下所言立即明白,绝对不是吃羊汤的问题,胡椒是药,同时还能做胡辣汤。

“陛下,明年咱就能吃到芭蕉了,现在吃得都是芭蕉干片,船速度不够,有了蒸汽机船,可以过去。

那里以后不能作为被流放或贬谪官员的地方,尤其是崖州,那里的冬天不冷,四季不潮,除非特殊情况。

那里的芭蕉好吃,唐朝李商隐写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里长好像说吃的东西,芭蕉,一般的地方没有,比如南京就种不了,除非放在大棚里。

“这是什么?”朱元璋皱眉,一扭头看曾鲁。

“陛下,李商隐看着是写情诗,其实他是跟当时的皇帝表达,当时长安的丁香好,却没有芭蕉,李商隐被贬到崖州,故此才写芭蕉与丁香。

同时还有一首诗则是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石州在晋王殿下封地左近,离着长安不远的。

他借着这个向当时的皇帝说他想回长安,当时唐朝的整体并不好,还受安史之乱的影响。”

曾鲁给朱元璋说情况,李商隐可不是简单地想什么女人了。

“那将来往那流放呢?”朱元璋听懂了,同时开始发愁。

群臣:“……”

陛下你为什么非要琢磨这个,咱们目前为止都很努力的,而且不贪,你给得多。

你非要把咱们给弄到哪个地方去?琼州去不了了呗?那里的环境好,养人,两广两湖又要成为种植区,福建甘蔗和贸易。

“宜长,伱说何处比较好?”朱元璋又问里长。

里长:“……”

他后悔了,早知道不说这个话,现在说哪里能够发配人,岂不是得罪满朝文武?

于是他回答:“陛下,西北,西北种葡萄的地方和高原地区,那里一般人受不了,干旱、高原反应、寒冷、炎热。”

里长指明路线,就是新疆和西藏那里,海南不行啊!海南好着呢!

同时草原也不行,草原一样资源丰富,尤其是和林,那里正在建设。

云南,云南适合种植大量的热带作物,东北还用说嘛!好东西多着呢。

就剩下没有机械化种棉花的新疆和没有旅游业的西藏了,把人扔过去,估计有的人都到不了地方就高原反应挂了。

“成,不错,给咱加点汤,多亏之前就倒了一点汤,不然你说扔不扔?扔了连着调料一起没,不扔又凉了,难道坐到灶台上去热?”

朱元璋满意了,目光扫视群臣,让加汤。

大家的汤都不是满的,连着干货一起,才三分之一,喝一点加一点,就不用浪费,胡椒粉还是不怎么便宜。

朱元璋就等着自己大明产的胡椒出来,以此来压夷人的胡椒,咱大明有了,而且很多,你们凭什么卖那么贵?

就像冰糖,之前你们从外面弄来,现在得从咱这里买,什么珠宝的咱先不要,给粮食,还有药材,黄金白银也成。

珍珠呢!等咱那边人工饲养的出来了,就不缺药用的,休想提价,咱不买你的。

贸易就是如此,你没有就贵,有了便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