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838章 空印不规心何均

大明守村人 第838章 空印不规心何均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838章 空印不规心何均

第838章 空印不规心何均

陈宁离开内阁,看到门口停着的小火车,坐上去:“到下丘村。”

看车的是两个太监,专门守内阁,万一有特殊情况,好立即带人去村子找陛下。

或者叩宫,那得十万火急。

小火车又负责从下丘村拿饭菜送给值班的人,不然正常工作时间的大臣吃光禄寺的,与其他的军士一样。

后宫打扫卫生的宫女和太监由另一辆小火车送饭,不让他们跟光禄寺接触。

能送饭就能见到下丘村的人,可以有零食吃,松子、榛子都不缺,还有枣子和爆米花棒什么的。

见右都御史陈宁要过去,二人把掐榛子的钳子装进挎包,操作始终在运转的蒸汽机,轰隆轰隆出发。

边开火车边看前面,发现那个指示牌是去下丘村的,证明无须扳道岔,否则就得在火车上举牌子,给负责扳道岔地方的人打招呼,那边提前去扳。

小火车抵达下丘村,放慢速度,陈宁下来,小火车开过去绕圈,还得回内阁,没到取饭的时间呢!

陈宁不能进去,找人通报,别看他正二品,下丘村非邀莫入。

有人去通报,不长时间太子坐着一辆小火车过来:“劳烦陈御史把题本给本宫。”

陈宁小跑两步,一堆题本递过去,来不及说其他的,小火车已经离开。

他转头要上太监转回来的小火车,守着这边的下丘村人拎个竹篮子过来:“陈御史吃点东西。”

“多谢!”陈宁高兴地接到手上,他绝对不会拒绝,对方退回去,小火车慢悠悠过来,他上车回都察院。

路上打开篮子的盖,看看里面的东西,露出笑容,是干果、果脯、截短的爆米花棒、米花糕,回去给家人吃。

朱标开车回到温泉所在,灵巧地跳下来,旁边有人赶紧跳上去处理。

“下回不可如此。”朱元璋瞪眼,赶跳车?

“是,孩儿知错。”朱标认错,知道自己不稳重,万一摔了呢?

“陈宁找咱有啥事?”朱元璋拿过题本,翻一翻,扔到一旁,再拿一个,看个开头,继续扔。

“没有问题怕甚?弹劾胡惟庸,弹劾他难道就不查你?”朱元璋边扔边说。

直到最后一簿,翻开看开头,他眼睛眯起来,仔细瞅瞅,点头,递给好大儿:“你先看,看完呈给宜长看。”

朱标接到手上,从头看到尾,一言不发,又送到里长手上。

里长懒得推却,看,看完快速地瞟一眼憨憨,摇头。

“宜长有何想法?”朱元璋问。

“陛下,此题本言奏地方与户部交接实物与账目之时,多用落印空册,后填写具体数据。

此乃前朝常用之法,为避免因数据不符被打回去耽误往来时间所采取的方法。

实物运输损耗过大,难以准确衡量,唐朝安史之乱后,为了能够调用各地物资,采取了两税法之策。

废实物而折银钱,短时间对唐朝中央财政有所补益,时久则废。”

里长边回忆所学边说,他没表情是支持还是反对空印的事情,憨憨告诉的,千万不要那么干。

“那么空册先加印而后填数字,是好是坏?”朱元璋非要问清楚。

“陛下觉得呢?”里长反问。

“咱问你呢!”朱元璋摇头。

“咱听陛下的。”里长点头。

“有没有啥好办法?两税法不行。”朱元璋不纠结这个,换个方式问。

“朝廷财政之策乃地方先送东西到国库,再由地方写题本,从国库拨款去地方。程序不能变。

特殊受灾的地方,可调周围无灾之处田赋去救,账目还是要走一圈,并非地方对接。

相当于这个田赋朝廷已经收到,再给到受灾之地,减少了来往的运输费用。

百姓无多余钱财之时,不可折银交粮,否则收粮之时就是银贵而粮贱之刻,百姓需要卖更多的粮才能拿出来钱上交。

而富裕之地则无须考虑,百姓家中有余钱,直接交钱而留粮,过后再缓缓卖粮,甚至还能多赚。”

里长说起折银弊端,就是百姓没现钱,有的话随便折,不急着卖粮,市面上缺粮,再高价卖。

同时要求程序不能错,也就是说空印不对的,但不能讲出来,那么多地方官员不如此做,不够折腾的。

“这个咱也懂,宣城县就不怕田赋、劳役、要种之物而不种额外交东西折算成银钱。

他们被伱们教的,家家日子好过,一说换宝钞,二十一个村子直接换走三十万贯。

这算起来哪一户人家不得有个百八十贯的?宁国府都急了,管朝廷要宝钞,宁国府当初就给五十万贯,一个县给换去六成。

百姓没有余钱,不能以粮折银,地方空印程序又不对,如何做,才能有正确,又不让百姓吃亏?”

朱元璋跟着说,他又不傻,知道情况,尤其是偏远地区,百姓不种地的时候干活,一天赚十文属于超高价了,哪像南京三十文最普通。

“陛下不是欲借此杀人?哦,是不欲借此整顿吏治?”

里长一不小心说秃噜嘴了,即说走嘴了。

“咱派识字的兵到地方,整顿吏治必然,却不需要以这等借口,咱就是让人提出来,不,是别人正好自己提出来,然后问问群臣有何法子,在你这先问你。”

朱元璋同样一不小心说出来不能说的话。

然后两个人互相看看,一起:“嘿嘿嘿嘿……”

笑罢,里长喝一大口啤酒,润润嗓子:“陛下,洪武三年改前面朝代的常平仓为预备仓,多有利弊,为民之利,选地之弊。

预备仓安置于乡间,虫蛀鼠咬,各种损耗,难以确定真假,正如之前的常平仓,最后仓中无粮,皆入他人囊中。

管仓之人与地方势力上下其手,以储备仓利民之名,行害民之实,春贷秋尝,自有利息。”

“此事咱知晓,之前透露消息,他们会补上仓中之粮,然后改,不要利息。

你不说咱也知晓,此乃变相的青苗法,之前是担心朝中没钱,现在有钱了,不从百姓手中捞。

过了节就改,然地方总要有个仓库存粮,以备不时之需,派谁去都怕他们贪墨。唉!”

朱元璋说着露出无奈的神色,什么仓不重要,如何叫人不贪才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