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849章 民间生活朝会爽

大明守村人 第849章 民间生活朝会爽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849章 民间生活朝会爽

第849章 民间生活朝会爽

清明节一大早,官员们便带着家眷来到下丘村,朱元璋的意思是下午来,吃个晚饭,留宿后明日官员正好上朝。

官员们则盘算反正都要来,不如早早来,在这边安排家人泡温泉、吃饭、太医给把脉……

当然,他们提前打招呼,昨天晚上派人到下丘村外面说,怕下丘村没准备,给做点疙瘩汤对付。

有了准备的下丘村今天早上吃小根蒜馅饼,配野菜汤,以前总拿葶苈做汤,吃起来毛茸茸的。

今天选附地菜做汤,就是用手拨弄两下有黄瓜味的野菜,也是药。

葶苈也是药,扔到没有人种的地上种,等着收获种子,种子就是药,也能榨油拿来做肥皂。

葶苈口感好,附地菜则对胃好,村子怕有人胃肠不好吃小根蒜难受。

官员家中也有小孩子的,就安排跟其他孩子一起吃。

朱元璋还是在箭楼上看下面的集市吃饭,今天他请客,摆摊的和买东西的百姓吃饭,村子提供东西。

吃一样的馅饼和汤,不过在村子吃饭的人有炒菜,集市的只有咸菜,但不是虾油小菜。

村子给做了东北菜的蒜茄子和泡在酱缸里的黄瓜与豇豆,酱缸里的菜成本高,泡完后酱不好吃了。

一般这样的酱送到盒饭店,拿来做酱茄条、酱炖菜,或者是需要用大酱爆锅的菜。

居必七卖的大酱也是朱闻天时候东北的,一直就有,女真人做的,元朝的时候记载,断代史。

写:女真人以豆为酱,制作豆酱。

跟豆豉不同,但有的大酱里面会专门放黄豆瓣,这个叫豆瓣酱,与四川拿蚕豆做的豆瓣酱不同。

以前江南吃这个少,受地域作物限制与饮食习惯影响。

朱闻天不收限制,天南地北只要他能弄出来的东西都会想办法做,没有辣椒一样腌榨菜。

“咸菜百姓很喜欢吃?不咸吗?”朱元璋举望远镜观瞧。

“陛下尝尝。”里长没啥可说的,示意孩子去拿咸菜,今天有炒菜,便未放咸菜。

不过有拌的凉菜,萝卜丝、腐竹、干豆腐、豆腐干、黄瓜、海带丝、石花菜、小葱拌豆腐、芹菜、藕片、竹笋……

等东西取来,朱元璋尝一下:“咸,好吃,酱缸菜放了芝麻和香油,有芫荽的蒜茄子口感也好。咱想起来了,咱村子做什么菜都好吃。”

“多谢陛下!”里长一点道谢诚意都木有。

“往后咱早上到这吃饭,能看到百姓,别处不能出去,当皇帝难呦!”

朱元璋尝两口咸菜不吃了,他怕一会儿要使劲喝水。

他发现这个位置好,能够随时看到百姓正常生活的样子,买卖东西都是真实的。

“以后让百姓自己卖早餐,村子不提供,只给点咸菜疙瘩丝,剩的菜送到养济院。”

里长提议,那样集市显得更真实,会有人来卖豆腐脑、烧饼、炊饼、水煎包、馄饨……

朱元璋想一下,点头:“喝的开水不能断,喝生水容易长虫子,除非山泉水,咱以前不知道这个,怪不得总有人肚子里有虫子。”

……

一顿早餐吃完,官员家眷去排队找太医体检,看有没有生病,哪里不舒服主动与太医说。

这个属于朱元璋给官员的福利,让官员好好干活,家人帮着照看,敢出问题,就莫怪他翻脸。

朝堂官员一个个老实得跟鹌鹑似的,主要是太忙,没有时间钩心斗角,一堆事情等着处理。

如今朱元璋对军队的掌控厉害,士兵们拥护陛下,陛下在打仗的时候给好东西,又教识字,军饷翻倍,武器好。

还允许士兵的家人做别的行当,说是将来当兵的能转成官吏。

徐达等将领的威望在一步步降低,即便清楚也无法挣扎。

“都察院有人弹劾各地运送田赋过来时,拿着盖了印的空册子,到地方再填写,与户部账目一样,诸卿可有想法?”

朱元璋找个地方开小朝会,都察院的、六部的、胡惟庸。

他先看一眼胡惟庸,未提地方弹劾胡惟庸的事情,那个不用理会,回头就查弹劾的官员,没问题心虚个甚?

群臣一同沉默,事情都知道,却没办法,全知道问题所在,不拿空白册子就只能来回跑,元朝都这么干的。

“颜卿?”朱元璋点名户部尚书颜希哲。

颜希哲出列:“陛下,空册加印之事非今朝之事,解决亦非寻常之法,臣……唉!臣不知!”

说完话,他干脆跪下,没办法,运输有损耗的,然后户部要先根据地方的情况整理数据,还不告诉地方。

地方把粮食运来,得问户部我应该送多少?就是多运了,路上有损耗。

户部给数据,地方官员一看,成,那就这些,我填上了哦!

剩下的粮就卖了,带着其他的东西回地方,若是路上耽误了,损耗过多,就跟附近的州府借粮,凑上户部给出的数据。

要不然,地方先填了数据,到南京,跟户部不一样,打回去重新审核。

像广州和山西,跑吧!距离很远的,湖南湖北还行,有长江连着,走水路快一些。

“俞卿?”朱元璋先不管颜希哲,又叫一个户部尚书,俞浦。

“臣无能!”俞浦跟着跪,没啥可说的。

不等朱元璋再问,第三个户部尚书马贵直接跪,话都不说。

朱元璋扭头看其他人,大家相继跪下,包括胡惟庸,一脸郁闷之色。

“唉~~”朱元璋摇头叹息:“咱不是要杀人,事情咱皆知,诸卿起来吧!咱有一法子,说给诸位听听?”

大家抬头,又互相看看,眼中满是诧异,这玩意儿还能解决?无解的啊!要么就是来回跑,要么就空印。

如果那么好处理,元朝为何没人想出来?难道他们就没有厉害的人?

“起来呀!等咱去扶你们?今日过节,找你们来热闹一番,顺便看看你们能否有更好的主意,没有就算啦!咱不强求,起来起来!”

朱元璋催促,一脸鄙视的神色,偏偏官员们还没办法,他们起身,看向朱元璋。

“咱得先清楚一个问题,为何要把别处的粮食运到京城?胭脂河就是为了漕运方便。

以前京师养的人多,缺粮,现在不缺了,咱运那些个粮食过来作甚?

于是咱想了想,想起了有人说的话,人家给出个词,叫地方国库,他是这样滴……”

朱元璋哇啦哇啦说起地方国库的情况,同时欣赏着群臣吃惊的表情,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