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855章 简单操作双职工

大明守村人 第855章 简单操作双职工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855章 简单操作双职工

第855章 简单操作双职工

在那里像扇扇子一样烤肉串的朱闻天听到朱元璋的话后撇撇嘴,你咋想出来的问题?

你自己善良,你为何不自己琢磨?高人是这么用的?不应该是涉及国家大事的时候才问嘛!

腹诽着,朱闻天把一捆烤好的肉串放到旁边的大托盘里,小伙伴们拿着去分给别人。

朱闻天又拿出来一捆新鲜的串开烤,然后抬头望棚顶,眼珠子转转,有了。

“蒜,烤,送,穿,嗯!嘿嘿嘿嘿……”他对小丫头喊。

“好咧憨憨哥。”铃儿回应一声,又看到憨憨哥的手势,叫其他几个孩子拿着大蒜围在憨憨哥周围穿大蒜。

带着皮烤,如此外面看着煳了,把大蒜皮剥下去,里面就不那么黑。

烤完的大蒜吃着甜,不辣,也没有蒜臭味。

他们一遮挡,朱闻天立即用签子在蒜瓣上写字,小丫头仔细看。

等个两分钟,大家穿出来一百多串儿大蒜后,朱闻天给之前串翻面,再把大蒜串放到旁边。

大蒜烤一会儿便熟透了,小丫头拿了四串给陛下和里长送来,突然好奇地看着下面说话:“那个就是兄弟在图书馆,他打柴的刘二郎?”

说着她对里长使个眼色,里长心领神会、心有灵犀,心念念地说道:“是他,可惜晚上冷,陛下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又省钱又保暖,唉!”

朱元璋跟着说:“对呢!然后告诉他们,别把东西拿走,放在这里用,要洗的时候他们自己洗。”

“啊!是这个啊?陛下,不用洗,那不是棚子嘛!棚子里面周围多加一层草帘子,再于前面的地方也挂个草帘子,晚上就没有风吹进去,暖和。

等着白天的时候,把草帘子拿出来看看有太阳,铺开晒,还不用担心潮湿,晚上继续挂着、铺着、盖着。

若是外面下雨,那就在棚子的地面上铺一层炉灰,炉灰吸潮,在吸潮的时候还放热。”

小丫头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把问题解决了,她刚才也听到陛下问的问题。

朱元璋:“……”

里长露出恍然的神色:“哎呀!这是简单的问题啊!好日子过久了,想不起来。”

朱元璋点下头:“不用下雨天,晴天晚上会出露水,现在就把炉灰铺过去,给他们留个小铲子,起来后把炉灰铲出来,村子有草帘子,一并送去。”

朱元璋说着又摇摇头,办法太简单了,想着别人冷,就不知道怎么办,换成自己过去躺着,保证会觉得有个帘子就好了。

事情其实很简单,处在那等情况下,会考虑怎样才能不冷。

有风当然是挡风了,被褥潮了,自然是晾晒,屋子里潮用炉灶的灰装在土盆里放在屋子中。

难道真如宜长说的好日子过久了的缘故?越来越笨了。

不长时间,帘子和炉灰送过去,那边的人对着这边鞠躬,地上实在是太脏了,跪下裤子会埋汰。

“吃串,喝酒!”朱元璋满意了,草席子不值钱,村子里有编织草席的机器,包括编麻袋的。

炉灰属于必须处理掉的,要么拿去肥田、烧水泥,村子有水力发电机和蒸汽发电机,还有二十四小时提供的洗澡热水与饮用开水。

下面的百姓先把帘子在棚子里面贴墙挂好,再挂外面门面的,一部分把帘子放下,保温,一部分继续在里面卖小吃。

炉灰放进去,明天早上再清理出来,地面是水泥压光的,加把扫帚,特别容易清扫。

至于水泥地面被炉渣给磨损了怎么办?再补一下呗!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夜色下,君臣一同吃喝,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南京城的百姓夜生活也开始了,今天小吃区主打酱炒田螺,下丘村收上来的田螺,养了两天,肚子里的泥沙吐掉后开始卖。

摆摊的人连着新的酱一起买,连福华楼都买了,专门买特大的,这个才符合酒楼的层次。

晚上出来吃东西、喝酒的百姓一看有那么多的田螺,倒处都是酱炒田螺的味道,再一打听,下丘村帮着把泥沙养没了,买,买一份尝尝。

有钱的买大一点的,没钱的买小的,味道是一样的,差异在口感上,大的吃起来过瘾。

喝酒的人愿意吃小的,先拿起个田螺吸吮,然后放下田螺喝酒,再用牙签把田螺拽出来,吸壳,喝口酒,吃半个田螺……

两个人喝酒,一盘田螺能喝不少,最后再买点煮的面条,把盘子里的酱汁给拌着吃掉。

今天整个区域全吃田螺,不存在竞争的问题,一家根本忙不过来,供应不上那么多顾客。

“他爹,这个咱能做,去居必七买那个酱,昨天就看见了,吃起来是这个味道的。”

丹青盒饭店的摊子上,有一桌坐了一家四口人,夫妻和姐弟,妻子尝过后觉得好吃,想要自己买田螺,再买酱做,如此便宜。

“得养两天,在水里滴几滴油,买这一份的钱能做出两份半。”

男人挑大的田螺给儿女吃,决定买了自己家做,他把煤钱给算进去了,不然就是一份顶三份。

“娘,我明天去捞田螺。”大丫头要继续节省。

“伱明天还是带你弟弟去图书馆看书,别给家里捣乱,我和你爹忙着呢!”女子瞪女儿一眼。

“我能做饭的,我九岁了。”大丫头表示自己能干活。

“我和你爹在下丘村的厂子里吃饭,你做给谁?要不是换班,晚饭都在那里吃了。”女子继续瞪女儿。

“你娘说得对,好生读书,到时候再大大,也进厂子。

早上就下班了,吃一顿早饭,又赖一顿午饭,实在不好意思晚上也在那吃。

我和你娘去的时候是运气好,后来使劲学,晚上回家考你俩。

以后再想进下丘村的厂子,要考试的,你将来嫁人,在厂子里找,都不用自己做饭。”

当爹的说起女儿以后的事情,现在好好学习,进了厂子顺便在那里踅摸个婆家。

现在就得盯一盯,十几岁的少年,看着好的,先与对方的家大人商议,等自己闺女长大,等七年,或者九年?

实在不行,女儿进厂后,再找年岁差不多的,外面的不要,绝对不要,门不当、户不对。

“呦!你们是双职工家庭啊?可了不得,光好处便没少拿吧?啧!”

旁边桌子坐的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听到人家说话,插一句,摇头感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