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886章 独立经营资助沿

大明守村人 第886章 独立经营资助沿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886章 独立经营资助沿

第886章 独立经营资助沿

“怎么分都不合适,秦王殿下的封地不在此处,与人做买卖,到时候岂非插手别处?”

里长断掉对方里长的念头,攀着秦王,秦王没资格,这里其实是吴王,最小的朱橚现在的封地,只是他未就藩。

朱橚又不想当吴王,自然不愿意管,到时候谁愿意来谁就来,他要换个地方当封地,比如沿海。

其他里长一听,觉得有道理,然后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吴王,年岁小了一些,再大大多好?

“甭看咱,让你们租你们就租,还能害你们不成?租机械设备,节省人力,出油快。

伱们可以在周围的地方收豆子回来榨油,要收好的,发霉的豆子千万别弄进去,咱们如果检测出来,算你们投毒罪。

居必七卖的油利润比就不低,能有百分之二十,至于具体收入,要看销量,销量越高,设备成本越低。

扣了税和人工费、场地费、设备租赁费、运输费,咱怀远有个百分之五,即半成便不错。”

朱橚绝对不会合作,他想要干这行,自己安排人岂不是更好。

几个里长听愣了,他们掰着指头算一算,刚才说话的里长又出声:“吴王殿下,为何居必七赚的多,咱们赚的少?是设备不要钱?”

朱樉接过话:“一样的,区别在于管理和豆粕的再利用上,居必七有自己的豆粕发酵技术,然后卖发酵的饲料给养殖场。

居必七销量高,生产一千斤豆油的成本与生产一万斤的成本不一样。

炒制豆子、磨制豆子的过程中,越是连续不断,越节省成本。

同一台设备,它持续运转的情况下,成本就逐渐降低。

同时运输成本低,居必七大批量进货,商人从外地把货物运过来,价钱必然低。

你们在周围收豆子保证收不到居必七的价钱,去年山东等地,包括你们这里,大豆与高粱全丰收。

吃不完,东西多了就卖不上价,朝廷鼓励大家吃高粱,这样好把小麦给保存起来,当成储备粮。”

“我们能不能也发酵豆粕?”另一个里长想尝试,能赚钱啊!

“先等着今年种豆子,收完豆子看情况,榨油厂建了,再考虑其他。”朱里长暗示大家不要好高骛远。

一步步来,下丘村有憨憨在,都是如此慢慢发展,最开始也是拼了命干活。

小麦在等着收,众村子的里长考虑下情况,纷纷认同,今年种完再说。

夜色降临,百姓继续重复昨天的事情,队伍里的人早早休息,明天要在天刚亮时出发,天不热,马能多承受一会儿。

百姓主要在享受灯光,电灯的光比蜡烛亮多了,小飞虫围着灯泡转来转去,丝毫不影响大家吃喝。

天不亮的时候,百姓纷纷起来,帮着做早饭,今天吃包子,面食,对于本地人来讲最熟悉。

包子馅三样,芹菜猪肉、茴香猪油渣、莴笋鸡蛋,淡水鱼不适合包包子。

这等事情不需要队伍的人来管,百姓自己完成,包括蒸包子,顺便用野菜煮了汤,不喝粥。

等大家都起来时,百姓把大箩筐上面的棉布掀起来,露出里面的大包子,灶上蒸着新的,一个个屉摞在一起,高高的,周围拿屉布缠好,避免漏气。

调料摆上,酱油、陈醋、米醋、香油、麻油、蒜泥、茱萸酱、韭菜花酱、虾酱、鱼露、果酱、腐乳汤……

本地人没吃过虾酱和雨露,麻油,就是花椒做的油也没吃过,还有韭菜花酱,这次都尝尝,倒不怕吃出问题,下丘村做的调料干净。

吃着麻的麻油看花椒的品种,逐渐分类,把花椒分成了花椒与麻椒,种类很多,包括红麻与绿麻。

现在其实缺辣椒油,没办法,还缺玉米、土豆、云豆、南瓜、地瓜、番茄……

小孩子有了果酱,居然也能蘸包子吃,只要酸甜就是正义。

大人有喜欢单独蘸醋的,不蘸酱油,不过之后又蘸了,要么只能蘸盐,因为包子馅放的盐少。

但有的酱是咸的,包括腐乳汁。

下丘村的四十四个人只吃陈醋与蒜酱,别的不碰,四个亲王跟他们一样,这样吃口感最纯。

若是包子馅咸,只蘸陈醋,酱油也不要,或者干脆醋都不放,抓着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大家吃完包子,队伍起程,百姓们挥着手告别,倒是没人哭,过些天会有设备送来,组建榨油厂用。

小孩子们得到了一大堆的爆米花棒,用布口袋装,一捆捆的,还有高粱米用爆米花机蹦的米花。

直到队伍远去,各村的里长互相说两句话,带着队伍往家走,两天耽误了不少事情,同时收获了药材,有人生病,队伍里专门带着药,留下吃够疗程的。

过些日子,做好的牙送来,缺牙的大人便能痛快地吃东西了。

老花眼与近视眼的也多了副眼镜,告诉他们不准卖,这个属于借用,丢了要报备。

以避免有人私下给卖了,这可是好东西,等今年下半年才会陆续送到大明各地的百货商店。

……

“许多能出口赚大钱的东西,就这样给百姓了,要民生,还是要钱?”

朱樉手上拿着一副花镜,坐在车上,看外面的景色出声。

老三朱棡支持这个行为:“年岁大的人看不到东西,就觉得自己没用了,越是这样的人老得越快,实际上他们还能活很多年,包括牙缺太多的。”

他有实际数据,南京城的年岁大的人,不管是花眼还是缺牙,现在都解决了,他们很愿意干活的,戴上花镜,阳光明媚。

有的眼花严重的人,依靠着手感和经验编织东西,戴上花镜,可以做针线活儿,执导年轻人绣花。

用假牙换来营养摄入,用眼镜换劳动力,同时也换年岁大的人的心情,能够给家里多干活,家中的其他人负担便小。

大臣们最直观,自从戴上了花镜,抱着书猛亲的都正常,又能清晰地看到字了。

朱棣在旁说:“不耽误出口,咱封住所有走私的地方,举报奖励比眼镜还多,然后私下卖的抓起来,影响他们一家人。”

他直接,株连,现在是大明,不讲那么多道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