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897章 偷摸学习宝钞钱

大明守村人 第897章 偷摸学习宝钞钱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897章 偷摸学习宝钞钱

第897章 偷摸学习宝钞钱

蓝田县的百姓平时收驴做肉干,必然能吃到驴肉,一般抹盐晾晒加阴干,需要避免苍蝇叮。

下丘村帮着给弄主打菜,商人们在这边吃好了,才愿意买回去自己吃,或者卖,教给他们方法。

从来不指望有很多游客跑过来,只能依靠卖驴肉干赚钱,第三产业的旅游经济搞不了。

百姓们品尝下丘村给做的驴肉,由于不是新鲜的驴肉,处理的手段相对少一点。

朱闻天的小伙伴们把每种制作肉的方法用料写上,有一些需要去收购,不能跑去惠民药局买。

胡椒绝对不用,太贵,会提高成本,其他的其实全是药材,包括八角,有的地方叫大料。

其他的草果、丁香、桂皮、香叶等要购买,这些调料的应用在大明还很少。

不像朱闻天的时候,很多人都能上网查资料,然后分析每一种中药当成调料的效果。

“秦王殿下,咱们队伍做的菜真好吃!”主簿周钟吃一口驴肉片,抬起头夸赞。

“你直接说下丘村咱又不生气,我秦王府哪有这个本事?过些日子给你们安排活计,去南京看看,与上元县和江宁县学习下先进的管理经验。

到地方你们就知道下丘村在当地的名望了,比我秦王府可厉害。

下丘村不管说要做什么,其他百姓就都信,马上去做,怕晚了耽误赚钱。

是不是里长?”

朱樉说着话,突然问在那里吃香菇山药焖驴肉砂锅的里长。

里长停下筷子:“殿下说是便是,其实秦王府的人长时间负责运营,比太子府的人手还好用。

这边的香菇是人工种的,砍花种植法,出菌率低,受环境和季节要求多。

有若木耳,人工的那个产量高,有时口感差一点,用段木野外种的产量低,但吃着好。

香菇不用,直接按照段木菌丝培养的方法即可,为了产量,先吃到,接着再考虑野生的。”

里长不愿意多说谁影响力更大的问题,下丘村必然比其他亲王影响力大,村子负责太子府与皇宫的事情。

光禄寺做饭都得验毒的,村子里的饭菜都是随时做,有时陛下突然就跑过去了,太子妃更是常年吃,现在肚子里有孩子,天天到村子跟人聊天。

其他王府不可能整日里把自己身份亮出来干活,包括在居必七的四个人,虽说百姓知道。

里长提香菇的人工栽培方法,早就有了,就是砍花栽培法,用在木耳上,砍花这种其实算野生的,人为创造个条件。

与松蘑和松露一样,创造一个环境,叫半人工,这两种无法全人工种,或者说成本太过高昂,不划算。

但还有菌丝的,如竹荪、银耳,一律菌丝,香菇砍花太废木头了,段木就是把木头截成一段段的,不是椴木,椴木是树木的品种。

“二哥,确实应该教百姓菌丝种植了。”

老四朱棣一听,想起自己封地的情况了,他跟二哥说,准备等之后把方法教给自己的百姓。

“种蘑菇的这个方法,就是用锯末子种的灰菇什么的,南京百姓不是都会了吗?他们没传出去?”

朱樉作回忆状,下丘村没保密这个,还故意教给百姓,故此南京的蘑菇很多,大量人工种植的,包括金针菇。

其中灰蘑产量最高,即平菇。

然后其他的也能种,包括猴头菇与灵芝,人参都能成批种,灵芝怎么就不行?何首乌照样种。

下丘村传出来的技术百姓们都用上了,故此南京蘑菇越来越多。

商人显然也知道,结果到现在,外面没有这个技术?

“殿下,他们不敢。”县丞邓立伊开口:“我家有亲戚就是商人,说过此事,他害怕传出来后被知道了,说他偷,人家就教了南京的百姓,应天府其他地方的百姓只能去帮忙干活。”

其他三个官员跟着点头,没人提什么专利技术,就是别人的地方有,伱学了,很容易过来找你麻烦,尤其在对方背景强大的情况下。

“哦哦哦!”朱樉四兄弟都懂了。

朱樉摇摇头:“误会了,教吧!快些个教……来不及了是吧?需要从头教,然后等着长出来,很多天呢!”

里长这时接过话:“其实只要宣传一下,说下丘村放出来的技术随便学,不用咱们操心。”

这回四个官员又点头,表示支持,对。

“所以已经有人偷学了,但是不敢摆在明面上,偏偏弄个砍花的遮掩?”

朱樉瞬间领悟,别人害怕,又觉得砍花种的少,时间长,不如自己偷摸在家里种。

四个官员继续点头,不怕了,你都说让种了,别人偷偷种一下怎么了?

“种吧!别的不会的自己去学,南京那里各种蘑菇的方法,竹荪也能种。

下丘村已经不指望用这个赚钱了,不过竹荪与银耳人工栽培方法没放出来,需要出口。

短时间内还是甭琢磨了,等大明多赚点钱的,百姓会了容易传到夷人耳朵种。”

朱樉确实没生气,蘑菇也是菜,野生的有季节性,去采蘑菇耽误时间,别人采了卖又贵。

能种就可以大量种植,然后价钱低廉,不用再去采了,除非非要吃某一种没人种的蘑菇,要么有空闲。

树林旁边的都被人给采了,更深入的话需要承担一部分风险,比如野兽了、毒蛇了。

刨除了季节性之后,人工种植的正好,猴头都能种呢!毛茸茸的。

“殿下宅心仁厚,不,是关爱百姓。”

典史关晁夸,估计他有认识人种香菇,偷摸的那种。

“用不着这样,咱又不是小孩子,吃饭,明天咱就走,三弟那里得快些去。”

朱樉摆了摆手,心里美着呢!

“殿下,你带钱了吗?”主簿周钟一脸无奈之色开口,同僚看他呢!

“作甚?钱不够用了?你阿胶和驴蹄的账拿出来,咱给你结了。”

朱樉以为县里缺流动资金,解决一部分,之后卖驴肉干和招待商人吃驴肉就赚钱了。

周钟摇摇头:“殿下,是你带宝钞了吗?咱们想换,大家让我说,百姓们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