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900章 浮桥留名蒲津渡

大明守村人 第900章 浮桥留名蒲津渡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900章 浮桥留名蒲津渡

第900章 浮桥留名蒲津渡

休息片刻,特殊的人洗个澡,其他人没办法,挺着吧!

桌子摆好,队伍的人把饭菜做了端上来,有猪肉有羊肉,羊肉就是山羊的,绵羊这里也有,不过数量比山羊少。

加上家禽的,都是用大锅先炒后炖,本地的特色食品是肉夹馍和臊子面,荞面饸饹也有,整个西安府范围内,这些是通用的。

“看样子这边的发展还不错,牲畜多,买的时候很轻松,数量够用,咱人不算少。”

朱樉吃一口砂锅羊肉,满意地点点,夸赞这里的官员懂事,按照要求去做了。

上一次只是路过一下,随便说几句,扔两本书。

没想到渭南的官员们就按照要求来发展地方经济,尤其是养殖业。

官员们没让过来,官员写的题本送上来了,里面介绍了现在洛南县的情况。

包括水泥厂的建设和产水泥的数量,大部分都拿来修路、盖房子、造青贮池了。

去年储备的青贮还剩很多,足够接上今年的了,如果其他地方需要,调一部分过去也行。

棉花也没少种,尤其是在塬上,成批种,不让百姓在家里种那一点,集中起来,专门安排人负责棉花种植与采收。

今年打算在渭水边建造跟洛水同样的水力纺织设备,等着秋后棉花收获,就纺线织布。

至于牛、羊、猪、家禽、兔子都没少养,不过没养鱼,河里的鱼够多,捕不完,根本捕不完。

鱼其实没故意养,却有一个范围内的存在,有芦苇荡,种了大量的荷花,去年就收了一些莲蓬与莲藕。

今年规模更大,一眼望不到边,此刻正是开放的时候,如果想看的话……

官员们的题本上就写了这么多的琐事,偏偏大家喜欢看琐事,直接关乎民生。

“今年看不了荷花了,以后再说,吃饭,早些休息,明天继续赶路,明天到华州的华阴县。”

朱樉一副不去看的样子,他知道三弟着急,看个荷花保证得耽误一天的工夫,那个荷花种植的地方才大呢!

乘船进去,在那里喝个酒了,听个曲了,完喽!

他说是到华阴县,却不是进到县城里住,要去黄河边,得走一百四十多里路呢!

到黄河边队伍开始陆续渡河,晚上也渡,最后他们这些人早上过河,与前面的部分队伍汇合,跑解州休息。

解州有司盐城,就是后来的运城,里面有盐池,整个关中和山西的地方,就靠它来提供盐。

以前这里的盐不好吃,好吃的是蜀地的井盐,海边煮的盐都比这强。

唐朝时候长安吃的盐,一些出自此处,渭南有芦苇荡,解州也有芦苇荡。

芦苇荡并非偶然,包括海边曾经煮海为盐的地方,都分配芦苇荡,拿着芦苇荡的草煮盐,然后那个灰正好提纯盐。

历史上明朝也没有大范围地晒滩盐,土地兼并就包括了兼并芦苇荡,谁控制了芦苇荡,谁就控制了海盐的出产。

现在盐池也该成了滩晒法,通过层层提纯,出来的盐就好吃了,芦苇荡自然就开始种荷花,芦苇拿来编制东西,喂牲畜。

芦苇还是药材,鸭子和鹅,正好吃芦苇,渭南说养了很多兔子,就给喂芦苇吃,只要别吃刚打了露水的即可。

尤其是冬天的时候,晒干的芦苇是兔子的最爱,如果能够再给个芦苇棒就更好了。

……

众人果然早早吃完,早早休息,没敢多吃,怕晚上难受。

翌日早上队伍继续行进,配合着渭水的顺流,下午就来到华阴所在的黄河边。

“就到这吧!晌午吃的肉夹馍,晚上吃臊子面?”朱棣不知道吃什么好了。

中午赶路,牲口休息的时候,大家没心思做其他的菜,昨天晚上提前把肉卤好了,饼也烙了。

天气热,就弄个野菜汤,大家对付一顿,晚上应该吃啥?还是对付一下吃臊子面?

“吃臊子面行,多做点臊子,吃着口感好。”

里长无可无不可,队伍里的人都会做饭,想吃啥就吃啥。

于是大家开始和面、炒臊子,没有新鲜的猪肉,拿腊肉来做。

又去河里网鱼,不能真就只吃碗面,做个红烧鱼,至少算是菜,大锅一次炖一锅。

“河上搭个桥就好了,咱们无须费劲地用船摆渡。”

最小的老五朱橚看着队伍正在渡河,有的人在那边建好营地,这里是葫芦滩,就是一个滩成葫芦形。

形成的原因是渭水入黄河,黄河水也流动,受两条河流的影响,就冲出来这么个滩地。

朱橚认为有这个滩地,适合建桥。

里长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来:“殿下,其实北面不远的地方有个蒲津渡,蒲津渡上有浮桥。

两边是大的铁牛镇着,从唐朝时候开始的,后来到了元朝初,因为战争需要,就给烧了。

接着在那个地方建了个蒲州城,专门用来防备黄河上面的危险的。

如果想要修桥,可以把那个浮桥再搭上,凭借咱们现在的技术,很轻松的。

唐朝当时的钢铁产量少,弄那个几个大铁牛,耗费了国家一半的钢铁。”

“啊?啊!有啊?咱还以为别人没想到呢!该死的北元,为什么要烧了?好好桥留着给百姓过河不行吗?里长,那桥漂着,船怎么过呀?”

朱橚明白了后,骂一番元朝,又琢磨不明白你把河给拦上浮桥,跟正常的桥不一样,漂在水上的,船难道不走了?

“殿下,那个浮桥中间能够打开,每天固定的时间,打开后由船给带到旁边,这时其他船只往来。

过了那个时间,船再带着桥合拢,最后连上,主要是往来的船只并不多,上游是壶口瀑布,需要陆地行舟。

仅仅是壶口瀑布和下游的船只往来,陆上行舟的船不多,太难了,现在容易了。”

里长又介绍这个,他也是听憨憨讲的。

“那咱造桥不?三哥,我觉得这桥很重要,可以让你和二哥直接联系起来,没事儿你俩就在桥上聊天。”

朱橚年岁小,考虑着是不是再把原来的浮桥给弄出来。

“又不是牛郎织女,为何要在桥上见面?”朱棡白弟弟一眼。

朱樉在那里哈哈笑,笑罢说道:“看看行的话就造,最好不浮,枯水期的时候直接在河上打桩。”

今天没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