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920章 螃蟹取消政治重

大明守村人 第920章 螃蟹取消政治重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920章 螃蟹取消政治重

第920章 螃蟹取消政治重

‘嗡嗡嗡嗡……’的声音中,小蒸汽机带动的插秧机在水田中如正常人走步一般的速度前进着。

一个人负责操纵设备前行,一个人在后面放一坨坨的稻秧,并且舀水往上浇,后面送秧的板子是斜坡的,容易滞住。

插秧机的轮子前面小后面大,一律外齿轮、轮毂大部分中空,如此轻便,同时又能抓住地。

设备一次能插六排,会出现漏秧、伤秧和多秧的问题,有比例的。

“开始前与百姓说过了?”朱樉盯着看,这东西比下丘村的那个小,更灵活,因为更新换代了。

插秧机不需要太大,只要能代替人即可,没人愿意弯着要在泥泞的水田里一步步腿着把秧苗插进土中。

旁边一个村子的里长回答:“说咧!大家都说好,大不了自己再补一补,只要把成插好,剩下的容易。

干活少便省力气,省下来的力气做旁的事情,饭总归不能白吃。

今年种妥当,往后大家心中有数,知道插秧时不急,等你们把其他的地翻耕完,咱们就去刨坑种高粱。

晓得呢!先种高粱,高粱长起来一段后再种豆子,高粱帮豆子遮阳。”

“那个……种高粱和豆子也快,插秧的机器改一改,就变成了高粱播种机。

另外还有两种,一种推着的像个轮子的点播器,一个扎一次种下一回种子的杆式点播器。

无须刨坑放种子再埋,新翻耕好的地用推的最轻松,土已经被翻完打碎耙平了。”

这回是朱棡开口,村子里给出许多种小工具,在应天府、宁国府、太平府、镇江府等附近的府,百姓可以租,可以买。

轮子的租一天五文钱,杆子的一文钱,在山上种地的愿意用杆子的,花几十文买到手,要不然就得用镢头刨坑,扔里种子,用脚把土盖上。

“那个地方缺苗,快补上,补上。”

这边说话时,有百姓看到插秧机过去漏苗了,喊着去给补,其实不是他家的地。

许多人不干活,盯着瞧热闹,做梦都不曾梦过的东西干活速度快,还不是一个,几十个一同插秧。

昨天干一次,瞧着今天到晚上所有的地就全插完了,昨晚可是始终未歇息,掏个灰儿,喂点水,再喂点煤,自己亮着大灯笼就干活,那灯跟大眼睛似的,通亮通亮的。

“干活去了,干活去了,别看了,耽误自己的事情,晋王殿下好心帮咱们,咱们要懂事儿。”

知县王仕童对着看热闹的百姓喊,让他们离开,哪怕回家弄弄院子,也比站在地头耗工夫强。

百姓们纷纷散去,昨天插了秧的地,百姓顺着走,看到空的位置补一株,看到一个地方有两株的带走一个。

再瞧瞧哪株种浅了,拿起来瞧瞧伤没伤,没伤直接按下去,伤了换一株按下去。

这边插秧机走,是自己地的百姓跟在后面,没轮到的去割草,准备喂猪、喂兔子,切碎了鸡、鸭子和鹅也吃。

等水稻再长长,按照军士教的,把鸭子赶进稻田,鸭子专门吃杂草和水稻上的虫子,不吃水稻。

鹅和鸡不行,它们吃,要看好了,有鸭子就不要叫鹅靠近水田,哪怕田埂上的草也无须鹅来处理,鸭子顺嘴解决。

不过又说要抓螃蟹过来养,那就不能跟鸭子一同,鸭子吃螃蟹,螃蟹怎么养?

“殿下,臣听闻有人说抓其他地方的蟹子放在水田中养?”

王仕童估计是想到百姓想的事情,问出来。

朱棡摇头:“不养了,麻烦!榆次县的螃蟹就让他们本地抓,到时候做成醉蟹。

一个地方的富裕人家少,想发展都发展不了,大家全穷,卖谁去?

夷人又不爱吃,卖他们需要跑很远,本地的螃蟹估计不好卖,哎~!”

朱闻天碰一下里长,里长连忙接过话:“殿下,螃蟹还是要有的,送惠民药局和生药库,有方子。

不管是晒干的蟹肉,还是做成了醉蟹的,只要有人生病需要,就可照方拿药。

应天府那里有不少人用上了,有的也是偷吃,尤其是醉蟹,放不住了,就被医官们吃了。”

“他们吃得少,剩的大部分卖了。”朱樉撇嘴:“眼看着时间太久,剩半个来月时,他们卖给有钱人,便宜,比正常的便宜一半。”

其他官员:“……”

“秦王殿下,那如何判的?”照磨吕煜就负责审计什么的,他别看品级低,专业能力却强着呢!

“判什么?又没给他们发奖金,他们填个单子,太医院看一下没问题,就通过了。

卖的钱交上来,一部分给他们当补贴,一部分用来修缮药房和增加设施,如银针。

他们不敢贪,相互之间举报。但远的地方一般都是先卖,后出单,不然来不及。”

朱樉摊下手,卖归卖,并非私卖,价钱透明的,谁敢作假账?不怕被同僚给举报了?

“记得里长说过,盐池附近也有螃蟹,派人去组织一下,告诉当地的官员配合,秋时一同收,卖不出去就当药材。”

朱棡结果话,他本想指望螃蟹赚钱,发现还需要在水田里隔离,百姓忙不过来的,关键上哪找富贵人家?

“不过今年本地的醉蟹要给咱送到南京,咱回去过年,尝一尝,这里怎么能变富裕呢?”

……

“憨憨,是不是需要大量的商人过来?”

晌午之前,天热,大家回自己的帐篷歇息,准备吃午饭,里长找到憨憨询问。

“没有晋商了,或者说没有贩粮换盐引的晋商了,想要在这里暴富,只能等其他地方需求资源。

本地的煤炭多,加上盐池,现在煤炭无所谓的,别处也有,河南府的正在向其他地方输送。

盐,更别想赚大钱,那么多产盐的地方,价格难以提升,除非有政治因素。

反正将来一段日子内,大明谁都别想当豪商,豪商无国,至于再以后,那不是你我所需要考虑的。”

朱闻天没说别的商人是不是过来,而是提不允许商人太富有,对政权有冲击,等大明钱多到一定数量,商人才能多捞点钱。

无关对错,所站的立场不同,真要是那么玩儿,自己先带着村子发展起来不是更好?然后朱元璋会惦记,干不干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