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960章 地气有接路为民

大明守村人 第960章 地气有接路为民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960章 地气有接路为民

第960章 地气有接路为民

船队的速度在山峦的地形上远远超过陆路,水不可能一次次地翻山越岭。

中午的时候,船只纷纷抵达天池湖泊群,即芦芽山景区北面一片。

有坏了被其他船只拉过来的船停下,工匠立即修理,别的船继续往前跑,先到终点,山的西南。

跑去的船放下货物,再回来去接应在河边跑的陆路队伍。

“破地方,咋全是山?马匹是拖累,总要等他们。”

老五朱橚烦陆路的牲口,走得慢,觉得没用。

官员和他的哥哥们一同诧异地看他,里长笑着摸摸朱橚的脑袋“有口牲口跟着你上山下水,才有安全感,它们能够驮很多东西。

真遇到敌人,陆路队伍跟上后可以抢占制高点,速度比人快。

浅滩冲锋,敌人根本挡不住,没有人敢轻视骑兵,吃过亏便明白。

其实……但凡有办法,没人愿意如此,生活太不方便了,尤其在生病时。

殿下将来可以找工匠把房子盖在悬崖上,村子出建筑图纸,或者有钱的人多了,带他们来看冰洞与火山。”

在那里和面准备一会儿烙盒子吃的朱闻天看他一眼,心说你说对喽!

想找个居住的地方不容易,高地平原植物生长的水够,人生活用水不够。

过来教导识字和其他事情的军士带了宝钞,大家逐渐适应,比直接以物易物方式的换更受人认可。

有人已经去采野菜,野葱、蕨菜、马齿苋,野葱野蒜就是小根蒜和大头蒜,加上苦菊,又叫翅果菊、蒲公英、节托莲(苦碟子)、水芹菜、白蒿、灰菜……

朱闻天知道也不能说,继续和自己的面,就是放在和面机里来回搅,他有力气并不代表愿意像傻子一样干活。

以物易物不方便定价,用鸡换鸭子怎么换?要加鸡蛋不?

切一刀猪肉,对方想用鹅蛋换,杀猪的不想吃鹅蛋咋办?

总归是有中间等价物,铜钱是,宝钞自然也是,下丘村就趁机放出一批宝钞。

必须得在河边,但看看河边的情况,上面是悬崖,难不成人住在悬崖上?

“悬崖盖不了房子吧?”朱棡想着问出来。

里长说着左右看看,没有牧民,山还是山,湖仍然是湖,湖边水草长得高高的。

他终于明白一早下丘村的人拿出宝钞买鸡蛋的目的,军屯不代表没有买卖。

再过几百年,百姓由于要放牧和躲兵灾,就跑到此地悬崖上建房子,于是有了悬空村。

“哦哦哦!咱知道咧!”朱棡露出笑容:“还是小根蒜盒子?不是说不好吃,原来你们管人家村民买鸡蛋是为了……嗯!不错!”

“确实能放牧,可惜没有百姓住,太少了,山上又有野兽、毒蛇、毒虫,在这里不方便居住。”

再修石头台阶,一点点到河边,挑水上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与世无争。

好在里长学了,代表憨憨出声:“殿下竟然知晓,悬崖上可以的,有的地方用木头柱子支撑,呃!吊脚楼的那种。

朱棡拿着望远镜看来看去,有的山顶瞧着比较平,属于高地平原,有的地方周围是湖泊,能做什么很清楚的。

哎呀!说起来芒种过了,正好是这里水草丰盛的时候,应该放牧,当地的银盘蘑菇立秋前后下雨能菜。”

之后会留下几艘蒸汽机船,百姓想去远处买卖,商量好,由谁带着东西乘船去,冬天结冰厚了,船改一下,加履带,变成雪地摩托。

只是没有第三形态的装轱辘,这边的路太差了。

“有机会就吃一顿,正常过日子,不也是每天重复差不多的饭菜么,村子除外。”

里长解释一句,吃什么都是吃,盒子好吃,比饺子和包子、馅饼口感好。

包盒子的面硬,两个单独的面皮捏边捏在一起,然后烙,与肉夹馍、熏肉大饼差不多。

要是想有差不多的口感,包饺子,放平底锅里煎,也硬,吃时不小心会碰破上颚。

“好!干活!”朱棡觉得有道理,帮忙一起洗菜。

官员们傻眼了,他们不熟练,哪有当官的会自己做饭的?苏轼?杜甫一般也是对付一顿,没办法,煮橡子吃。

四个亲王跟下丘村接触太多了,总看到憨憨与小伙伴们做饭,自己便帮忙打个下手,偶尔还能颠两下大勺呢!练出来的。

一众文武官员看四個殿下娴熟的动作,眼圈红了。

尤其是晋王殿下洗小根蒜手撸几下把外面带泥的皮给撸下去,他们互相看看,点头。

明白,有此晋王,百姓不会吃苦,太接地气、懂生活了。

半个小时之后,大家吃上午饭,船只继续在河面上跑来跑去,偶尔上面装一匹马或一头骡子,死的。

基本上都是被枪打死的,一枪打脑袋里,有人快速吃完,处理。

“这路消耗命啊!七个了,直接掉河里的都能被捞上来,死的说明受伤太重,没办法,想寄养找不到人家。”

朱棣抿掉筷子头上的一点臭豆腐,摇头感慨。

臭豆腐一般都比腐乳咸,偶尔吃一块,对身体有益,就是气味……

“殿下,为何空耗子弹?”千户唐成发现四匹马与三头骡子身上有大的骨折,死却是脑袋中弹,不解。

“当你面杀你的战友你开心吗?枪快呀!牲口不知道情况,只晓得自己的同伴掉下去了,然后死了。”

朱樉替三弟说,枪打脑袋,只要找准位置,一枪一个。

换成刀,又扎又切的,活着的马和骡子容易受刺激。

这下不懂的人知道了,那边把马肉和骡子肉用水泡上,不然口感偏酸。

……

傍晚的时刻,队伍终于熬过了这一百里的路,有先跑过去的护卫、工匠、宫女、太监,把晚饭做好了。

大部分船停在山这边,十艘蒸汽机小船拆了让护卫上杠子翻山送到桑干河这边的灰河里,前往大同拿黄豆。

十艘船会在之后走桑干河抵达北平行省,队伍离开北平去东北时,十艘船回到这边,专门负责大同府的水运。

冬天不运输,把蒸汽机拆下来,发个电、抽个冰面下的水、做爆米花棒都没问题,加其他配件。

“三弟,必须修路,炸也要炸出来一条,大同府不可以被隔绝开,北面大片的草原更需要物流。

你这里有矿,冶铁炼钢,像为兄蓝田县的那条路,把铁轨铺上。

正常的路与铁路相互配合,盐池的盐,才能以更低的价钱卖过来,制作风干肉什么的。”

朱樉见到守宁武关的将士们兴奋的样子,与朱棡说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