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988章 话题有通谁无奈

大明守村人 第988章 话题有通谁无奈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988章 话题有通谁无奈

第988章 话题有通谁无奈

‘噗!嘭!PIA!咔嚓!咯吱咯吱……’

当朱棡与戴上面纱的谢巧儿凑过来时,这边的工地已经开工,无须找平和添土,选好的位置直接挖。

干活的都是护卫和军士,工匠们太忙,到现在还有人手分到外面驾驶、维修机械。

剩下的工匠负责指挥与休息,从此刻开始,要十二个时辰轮流挖。

另一头的砖窑已经建好,正在慢慢试火,红砖的砖坯子在打,加上一部分青砖。

砖头在考虑成本之后,其实烧完的利用价值高,即便房子拆了,里面的砖也会敲出来再次使用。

只有在大规模工业化制造更好的砖头时,红砖与青砖才被逐渐淘汰,并非全不用。

“四位殿下,目前的设计为四层,按照三层来建,留下一层的后续加盖支撑。

一个是时间来不及,砖混结构的房子按照现在的天气情况,咱们去北平行省时,第三层才将将盖好。

等晾一晾、干一干,再进行内部装修,四层来不及,行程耽误影响大局。

再一个若是便民处的服务人次多,需要扩建,那么在旁边继续盖房子,可以把第四层与那边连上。

像南京下丘村一条街连图书馆和福华楼一般,把一个便民服务的地方与其他经济建筑连接。”

王艺千介绍情况,谢巧儿戴上面纱,大家装着不认识,不打招呼,避免尴尬,礼节上不好处理。

这时谢巧儿只负责看,有问题她会问铃儿,两个人说悄悄话。

工地上洛阳铲与工兵铲、尖头铁锹齐上阵,还有镐头。

洛阳铲主要负责看土层结构,其他人方便调整,顺便洛阳铲一样能够取土,速度还不慢呢!

尖头铁锹是长把的,用脚踹着挖,最适合黄泥地和泥沙地,如果只有沙子,那换成平板锹。

镐头拿来刨下面有石头的地方,大的石头给刨出位置,再想办法搬运,小的直接刨出来。

工兵铲能当镐头用,不怎么好用,能当铁锹用,也不怎么好用,但它短,可以拍土,把挖出来的土装进土篮、独轮车里,拍一拍,就不容易掉落,就是土堆出来一截的那种。

军队干这种活比较专业,土木工程,打仗的时候要挖壕沟、架拒陆马。

四个王府的护卫更是娴熟,他们伙食好,挑选的时候身体就比正常的强。

以后各自负责一个封地,有地方突然造反,亲王要带着护卫去平叛,对方有火枪的话,挖堑壕应对。

“巧儿妹妹,其实基本上不需要平叛一方挖堑壕,武器不一样,分给地方的武器差至少一代。

宋朝的时候,尤其是北宋,赵匡胤是领兵的将领,他造反,之后采取强干弱枝的办法来杜绝他一样的将领造反。

以文臣统治武官,最后的结果就是国破家亡,家是皇家,百姓的家庭没人在乎。

换跟说法叫国破山河在,只是朱颜改,唐后主李煜写的雕栏玉器应犹在。

结果赵匡胤他弟弟赵炅赵匡义,后来改名赵光义的宋太宗就容不下他,不如咱的陛下。

四川的夏国那些人,没杀,而是送到高丽去了。

咱们大明不能强干弱枝,地方军队要比别的地方强,咱就是武器先进一点,战斗人员素养高一点,后勤贮备充足一点。”

铃儿看别人干活无聊,就与谢巧儿东拉西扯的,她也愿意卖弄一下。

以前她自卑,一个村子里的孩子,不识字,不会算术,吃不饱饭,馋肉,冬天的时候皮肤同样不好。

她羡慕那些富贵人家的孩子,大官家的更不用说,换到曾经,谢巧儿是她高不可攀的存在。

如今他会的东西多,憨憨哥总教,像讲故事一样把历史上的事情说清楚,包含了诗词歌赋。

诗是诗经的诗,近体诗的诗,词就是词,带词牌的,从词牌还能引申出一部分的曲。

赋自然是以散文方式加固定韵来写的情景交融的体裁,而歌,指歌行。

不能白学,学的时候那么喜欢,正好拿来聊天。

“其实还是强干弱枝啊!只不过咱大明整体武器好,地方的武器打不过禁军。

宋朝打仗确实不如咱们,陛下放心将领在外领兵,赵匡胤死得太早了,否则的话,还能继续打,把幽州、燕州、云州等十六个州打下来。

那样就多了养马之地,唐朝的时候,在黄河几字段的地方就养马,河套,北宋的时候那里总打,养不好,关键在于治理的官员不熟悉武事……”

谢巧儿终于遇到自己熟悉的事情了,她从小学史,尤其是打仗这方面的事情。

她爹跟着朱元璋打仗的时候还没她呢!她是正宗武将家庭。

两个人越聊越开心,其他人在旁听得都开始学了。

片刻后,另外六个朱闻天的小伙伴的女孩子也来了,凑到一起哇啦哇啦。

朱樉刚开始觉得有意思,听一听,眼圈红了,他想起他最开始跟着下丘村队伍时候的情形。

他会的有的下丘村的小伙伴不会,大家一起互相学习、交流,里长总是把一些知识在看到什么事情后说给他听。

“果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唉~!”

朱樉摇头叹息,他难过,最开始是他接触下丘村,人去接触,并非书信往来。

现在他懂了,下丘村不是他的,只能偶尔陪一陪他,等太子继位,下丘村要避嫌。

他身边的老四朱棣心思也很活络,听到二哥的叹息声,同样想到了这点。

他凑到更近的地方:“二哥,咱们早点就藩啊?回头你立即找个秦王妃,我也找个燕王妃。

早早到封地,父皇春秋鼎盛,下丘村就还能帮咱忙,他们没事儿就到咱们的封地转转。

或者咱就耗着,都不纳妃,始终跟下丘村在一起住,多学学。”

“嗯?”朱樉诧异地看向自己这个四弟,随即点头:“倒是个办法,等回去晚上我不回秦王府了,白天我还得管着买卖,这个锻炼人。”

“路上也多问,多想想自己不会什么,此时不问待何时?”朱棣表示赞同。

“对对对,咱也不小了,得好好学。”老五朱橚听到了。

朱棡:“……”

他觉得有问题,自己还等着纳谢巧儿为晋王妃呢!二哥不纳,自己……

今天没了,农家继续养病,现在咳嗽吐黄痰,同时嗓子、胸口疼,上下呼吸道都得加强用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