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黑脸神 > 第0162章 不应成为皇权的刀子 求订3/1

第0162章 不应成为皇权的刀子【求订3/11】

户县。

田埂的平板马车边上,一群司农寺官员正在卖力的搬运着车上的木桶,而敬玄则蹲在边上,泰然自若的看着别人忙活。

正在指挥官员们搬东西的魏征见状,也一屁股坐到了他旁边。

“玄哥儿,能给老夫说说这些木桶里装的究竟是何物么?”

“肥料啊,刚不是说了吗?”

敬玄伸直腿,也干脆学起了魏征的样子,席地而坐。

“哪有这样的肥料…”

魏征不信,在他的认知里,肥料都是些黄白腌臜之物,哪有用苦硝做肥料的?

“这世上还没有能亩产千斤的粮食呢,郑公这话问得真奇怪,以前没有的东西不代表以后就没有,守着老黄历可富不了这天下啊…”

魏征被他一通抢白也不生气,知道他是对自己处理杂交水稻的方式有些不满,可毕竟事关重大,不问清楚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苦硝究竟如何能做肥料,还请县伯为老夫解惑,若是真有奇效,也好早日推行天下让百姓们同享县伯的福泽啊…”

这个老魏,动不动就爱用天下苍生的大帽子来压人,敬玄知道今日自己不说清楚,魏征恐怕会一直缠着自己,只好解释道:

“照目前这长势,可能要明年开春才见得着收成,可关中的冬季毕竟寒冷,恐怕会不利于此物的生长,苦硝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寒性,不过必须要加工之后才能用,具体怎么用我也只是一知半解,这需要司农寺的人自己去实验,我只能提供一些思路…”

魏征闻言立即掐灭手中的香烟,一脸郑重的问道:

“县伯只管明言,老夫洗耳恭听。”

敬玄偏头想了想,站起来指着眼前的官田说道:

“硝石毕竟遇不得水,若是直接下地恐怕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我建议将其磨碎,再混合寻常肥料使用,至于剂量多少,就需要你们自己去实验,可以将这些田分成数块,每块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实验,可以是一成,也可以是两成…以此类推,最好再留出一块地不施硝石,等到来年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魏征一听,心里顿时犯起了嘀咕,东西是你拿出来的,你竟然不知道怎么种?

不过他表面上还是依旧景从,只是这等大事他也不敢擅专,言明奏请陛下后再做定夺。

敬玄也不勉强,知道古人粮食看得重,拍了拍屁股就准备走人。

长沙公主那边的院子刚刚才划出来,已经开始准备砌墙了,那些遗孀妇孺也会很快送过来,自己这个做家主的还需要亲自过去看看。

“玄哥儿留步。”

正事说完了,魏征也变得随意起来,将敬玄拉到一边后,低声问道:

“北衙的差事你一定要做么?”

敬玄奇怪的看了看他,怎么问这么个问题?莫非这老头子还想着让自己去当什么御史不成?

随即不动声色的反问道:

“郑公缘何有此一问?”

魏征叹气道:

“你将来迟早要升驸马都尉,北衙能不进则不进,你若是不想从文,哪怕是去南衙诸卫做个大头兵老夫也不会多嘴,可北衙极易得罪人,你若是真的想重振家门,将来少不得要与勋贵氏族打交道…”

敬玄半信半疑的看着魏征,这老头子虽然说得情真意切,可自己已经不是刚来大唐时的愣头青了。

这几个月下来多多少少也学了些韬光养晦,知道不能从表面去判断一个人的话语里的真伪。

尤其是像魏征这样的,在朝堂摸滚打爬多年的老家伙们,更是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想到这里,敬玄微笑道:

“陛下只是赐了我元从飞骑的头衔,并未指名要我当差,否则我今日怎会有时间来看官田?”

“真的只授职不上差?”

魏征稍稍松了一口气,若是敬玄也跟着一脚踏入百骑司,以他的潜力,迟早会成为陛下最锋利的一把刀子,到那个时候朝堂法度就真的荡然无存了。

这也是他当初为什么冒着被李世民问罪的风险,主动提出要将宇文修多罗,随同汝南公主一起嫁给敬玄的原因之一。

作为皇族和宇文氏的共同女婿,陛下肯定也不会放心把百骑司大权全权交给敬玄。

因为这样一来,百骑司极易可能变成一把双刃剑,毕竟宇文氏可是有弑君的先例的。

若是敬玄未来暗中倒向宇文氏,那么就会成为皇族的隐患,别看陛下先前十分亲近宇文士及,可自从两家共有一个女婿之后,陛下已经明显对宇文氏有了提防之意,宇文歆日前被调去山南东道担任隋州刺史就是明证。

而满朝文武就没有谁喜欢北衙的。

当初组建百骑司时,说好了只是拱卫出行的侍骑,还特意让河间郡王李孝恭担任主官。

可李郡王自打担任起这个主官之后,便一直借故赋闲在家,连门都不怎么处,每日除了饮酒作乐以外,根本就不管事,北衙大权全掌握在陛下一人之手。

而北衙也逐渐变了味,从拱卫皇帝出行安全变成了监察天下安全,简直与当初的目地南辕北辙。

魏征甚至觉得这次裴寂突然被贬,背后肯定是百骑司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只是在陛下的授意下转交给大理寺罢了。

让大理寺来做这个出头鸟,的确是一招妙棋。

不过胡演这个大理寺少卿,只怕当到头了,陛下肯定会把他推出来以平息武德老臣们的怒火…

“若是只是授职还好说,六品下的武官也算是出仕了,将来若有机会还是调到南衙去得好啊…”

魏征莫名其妙的感叹了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调头便走,留下一头雾水的敬玄,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直发愣。

“少爷,都卸完货了…”

阎诃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他就见不得司农寺那帮官员做事慢吞吞的样,百十斤的东西还要两个人抬,简直就是在浪费国帑。

“你先把车赶回去,我还有地方要去。”

敬玄打算再去一趟伍娃子家,上回只是把麻将桌做出来了,还没来得及做麻将呢,本来想找长安城的玉器匠人打一副玉石麻将,问了一下价格他娘的简直贵得离谱,只好又把订单转给了伍娃子他爹…

反正伍娃子家离这儿近得很,顺便去把货给提了,免得又专门跑一趟。

没一会儿的功夫,敬玄就到了他家篱笆边上。

伍娃子跟他老爹端着个大瓷碗,正坐在院子里刨饭。

这段时间因为一直深受敬玄生意上的照顾,伙食明显也好上了许多,敬玄粗略的瞄了一眼,碗里还搁了几块肉片。

“老伍叔,吃着呢?”

“县伯怎么来了?快进来坐坐坐…吃过晌午没?”

伍文见敬玄来了,连忙站起身请敬玄进来,脚下还不忘踢了一脚正埋头苦干的傻儿子,呵斥道:

“傻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给县伯开门?”

一听说敬玄还没吃饭,伍文连忙又朝屋里招呼:

“孩儿他娘,快再乘一碗饭来,多搁些肉…”

正在里屋忙活的妇人一边埋怨,一边端着碗往外走:

“晌午吃啷多做甚?只剩米饭爱吃不吃…”

一掀开帘子,出来就看见站在院里笑嘻嘻的敬玄,顿时闹了个大红脸,连忙又钻了回去。

伍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乡下妇人小家子气,伯爷不要见怪…”

说着又转头朝里头呵斥道:

“磨蹭什么呢?没见伯爷饿得都站不住脚了么?”

“来了来了…”

妇人这回重新端了一碗饭出来,上面搁满了肉片子,看上去就跟一座小山似的…

伍娃子吞了吞口水,立刻不开心了,冲妇人嚷嚷道:

“阿娘我也要吃肉!”

伍文端着碗一脚就揣在他屁股上,怒骂道:

“滚一边去,没见谁家小子有你这么能吃的,才刚攒了些钱,成天就想着吃吃吃,小心将来讨不到媳妇儿…”

伍娃子听罢撇撇嘴,坐到一边生起了闷气。

敬玄接过碗筷也不客气,大大方方的坐下就开始吃。

忙活了一上午,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虽然饭菜不如家里丫鬟烧的香,可偶尔吃一顿农家罐子饭也别有一番滋味。

“对了,伍叔,上回送过来的图纸做好了没?”

敬玄吃着饭,还不忘过来的目地。

伍文用手随意抹了一下嘴,立即起身往屋里走去,没一会儿就提着一个木盒子出来,恭恭敬敬的摆放在敬玄跟前:

“都做好了,伯爷,您做这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怎么非得用黄杨木,这玩意儿老沉老沉了…”

敬玄闻言神秘一笑:

“等将来你们就知道了。”

空出一只手打开盒子,里面整整齐齐的码放着一百零八颗大小相同的花色牌,顺手抄起其中一块,熟练的用大拇指摸了两下,敬玄嘴角都笑咧开了:

“五饼…”

然后翻过来一看,上面果真是一大四小五个圆圈,惊得在旁边偷瞄的伍娃子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蹦出一句:

“玄哥你真神!”

敬玄哈哈一笑,作为一名牌友,这都是基操啊。

随后又挑拣出几个拿在手里看了看,敬玄对伍文的手艺大为满意,为了不让人通过木头的纹理推断出牌面,还特意嘱咐过他刷一层桐油在上面,没想到连这也做得分毫不差。

“伍叔,得空去找一趟云叔把账结了,你说多少就多少。”

敬玄非常满意,打算让伍文再做几副麻将出来,想着家里留两副,再给那谁送一副过去。

伍文连忙摆手道:

“要甚钱,这些日子承蒙伯爷关照,家里进项从不曾间断,区区一点小玩意儿,就当俺送给伯爷的礼物了…”

伍文说的是真心话,自打敬玄来了之后,隔三差五的就请自己做工,别的不说,就上回帮着修葺牛尾沟的祖坟,前前后后都挣了二十来贯大钱,已经有底气说出这番话了。

敬玄一边刨着饭,一边摇头道:

“别啊伍叔,将来还有许多活计要请你帮着做呢,一码归一码,我今日过来不单是来提货的,还有一件事想与伍叔商量商量。”

伍文一愣,连忙拱手说道:

“伯爷有事只管吩咐,说甚商量不商量的,怕是折煞了小人…”

“是这样的…”

敬玄想让伍文干脆来帮自己做长工,按月结钱,现在家里的人手已经陆续到了,即将开始大规模的开荒工程,这时候若是能找些信得过的人手来帮忙,自己也能省下许多麻烦。

不过伍文的反应却出乎敬玄意料之外,原以为固定有钱拿,会让他一口答应下来,岂料他竟然有些犹豫。

“伯爷,可否容小人好好想想?”

敬玄十分意外的看着他:

“怎么,嫌钱少?钱的事好说,保底一月五贯,按工程进度每月还有额外的奖励…”

伍文摇摇头:

“不是钱的事…”

伍文说完还看了一眼正在对麻将上下其手的伍娃子,嘴角蠕动了半天,似乎有话想说。

敬玄随着他的目光也看向伍娃子,弄得这傻小子抠着后脑勺一脸不知所措。

“伯爷,实不相瞒,家里就这么一根独苗,将来继承香火还要全靠他咧…”

听他这么一说,敬玄恍然大悟,连忙笑着摆手道:

“只是做工而已,不是什么卖身契,不耽误你们老伍家传宗接代的,我保证…”

也不怪伍文会这么胡思乱想,毕竟这个时代卖身为奴的事情比比皆是。

尤其是这两年因为大环境不好,许多走投无路的穷苦人家为了能活下去,主动卖身的不在少数,只是一旦签下“卖身契”,也相当于丢弃了尊严和自由。

而沦为奴婢之后,首先就是失去姓名,在宗族观念尤为强烈的古代,这必然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剥夺姓名,是主人家宣告对奴婢的所有权,一般只是随便用一个代号代替。

像家里的青花,流莺就是这样,出身寻常的她们,哪会有识文断字的父母给她们取这么个雅称,这都是长姐给她们取的,听说长姐手里还有好些个以花为名的丫鬟,什么红花白花的,数不胜数…

而奴婢就算有朝一日有了拥有姓名的机会,也无法恢复自己的姓名,而是需要主人赐姓,当然这并不是一种恩赐,随了主人的姓,同姓便不可成婚,这其实是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孙与家奴子孙通婚。

说到底,这还是因为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所致,在主人眼中,一日为奴便终生为奴。

作为奴婢,哪怕是恢复了自由之身,哪怕是恢复了自己的姓,在身份和地位上也是低人一等,此种身份甚至会延绵到子孙后代。

在《颜氏家训》中,有“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记载,可见奴婢大体可分为苦力奴婢和杂事奴婢两类,而实际上,像长安城的那些大户人家,奴婢的种类还要更多。

一般来说,与主人家越亲近的地位越高,如贴身婢女,贴身侍卫等。

另外,有一技之长的奴婢能够被主人赏识的,也有着较高的地位,如能歌善舞或者能诗善文的舞姬或书童等。

伍文担心一旦按月从敬玄这拿钱就会成为奴仆身份,从而丢失了他老伍家传宗接代的机会,为了让他放心,敬玄想出了一个法子:

“伍叔,咱们签订《劳务合同》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