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黑脸神 > 第0189章 狮王巡弋

大唐黑脸神 第0189章 狮王巡弋

作者:因卿不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8:49

第0189章 狮王巡弋

敬玄再有底气也说不出渼陂湖是自家的这番话来。

传出去也不怕被人说是风大闪了舌头!

长安城里那么多高官大老爷,拖家带口来游玩的不算少数,也没见谁大手一划,把渼陂湖给买下来吧?

虽然大唐对山脉湖泊这些自然资源的买卖,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条款,但基本上不会有人想着去钻这里面的空子。

比如山脉,除了修祖坟还能拿来干嘛?

再说了修祖坟也用不了一整座山吧?

如果真有人想开山建陵,那不是已经造反成功的皇帝,就是还在造反路上的贼子。

花那么多钱买下一座山,哪有平原的耕地吃香?

除非这山里有什么了不得的矿产资源。

比如金矿、银矿、盐矿啥的,可这些东西,私自开采那就是大罪。

当有人提出要买下一座山的时候,朝廷第一时间就会派工部的官员去勘验。

看看那里是不是有什么矿产资源,如果有,那不好意思,你这个居心叵测之辈等着把牢底坐穿吧!

所以买山其实是有风险的。

就连当初买下牛尾沟,敬玄也是看了又看,确定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矿产资源后这才起了心思的。

否则万一哪天挖出什么铜矿铁矿,只要在你家的地头上,言官就能参你个私采金铁,意图不轨的罪名。

至于湖泊,大概也差不多是这样。

而且湖泊周围通常聚集着大量以其为谋生手段的百姓。

无论是摆渡,还是打渔,都跟湖泊息息相关,官府是绝不会发卖这种资源的,否则万一有人买下湖泊不允许百姓靠近怎么办?

那哪些以此为谋生手段的百姓又该怎么办?

把人逼上绝路造反后又怎么办?

这种鱼肉乡邻的行为一旦被逮住,上至地方官员,下至买下湖泊的土财主,都逃不了脖子上挨一刀的命运。

但是…

有句老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向敬玄这种投机倒把之辈,如果连这点唐律的空子都不会钻,那也枉做一回穿越客了。

见青花眼巴巴的等着自己给他出气,敬玄微微一笑:

“渼陂湖的确不是本县伯的。”

“少爷!你之前不是…”

青花表示自己不相信,因为她无数次看见少爷在规划渼陂湖未来的美好场景,而现在少爷居然否认了…

“听见了吧!莫说你家少爷只是个县伯,哪怕是侯爷,公爷,也绝计不可能将渼陂湖划为自己的私产,我劝你多读写书,免得将来又闹笑话给你家少爷招来麻烦!”

单如意难得碰上一个可以回怼青花的机会,哪里肯错过,正准备继续穷追猛打的时候,没想到敬玄下一句顿时让她傻了眼:

“不错,渼陂湖的确不是本县伯的,可渼陂湖周围所有的地都是本县伯的,虽然无法用来耕地,可若是修一堵围墙把渼陂湖围起来,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觉得渼陂湖是不是本县伯的,或者说朝廷承不承认渼陂湖是本县伯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单如意嘴巴张得能塞进一只拳头,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指着面带微笑的敬玄结结巴巴的问道:

“可…可那些百姓呢?你总不能…总不能剥夺他们的生计吧!”

这回轮到青花得意忘形了:

“哼!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家少爷早就花钱买下了他们所有的家当,还是按人头算钱的,这可是清清楚楚写在县衙文书上头的,既然收了钱,还想着回来打渔?这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

“青花说的不错,本县伯当初跟户县县衙厘定了条款,包圆了渼陂湖周围一圈即将被洪水淹没的地块,而这些地块上的一应大小建筑都按实际居住的人头计算,换句话说,这是本县伯大发善心在弥补当初灾民们的损失,如果没有本县伯的这项善举,户县不知还会滋生多少流民饥民呢,这里头有个说法,叫做拆迁补偿,单小姐不妨了解一下?”

敬玄说完得意的放声大笑,再配以他站在船头那副嚣张的模样,还真有一丝丝暴发户的气息。

单如意被他主仆二人说得哑口无言,沉默了半天,才闷声回嘴道:

“朝廷…会允许你这么做?”

敬玄转过头来奇怪的看了她一眼,撇撇嘴说道:

“为什么不允许呢?反正现在渼陂湖又没有百姓打渔了,趁着冬歇,本县伯再把围墙给砌起来,在自家地头上修围墙总不犯法吧?是,渼陂湖当然不是本县伯的,可要去渼陂湖总得跟本县伯的地头上过路吧?本县伯收点过路费也不算啥吧?但如果谁要是能直接越过本县伯的地头直接飞进去,那也成啊,谁有那本事的话,本县伯即使不要这钱又何妨?”

薛仁贵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已经被自家师兄一席话给听呆了,师兄这简直太无耻…哦不…太英明了,这以后得多跟他学学啊…

“可百姓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手段,御史们不会坐视不理的…”

单如意强自争辩道。

“可我给了钱啊?要不你让他们把钱还我?”

敬玄笑得十分猥琐,已经到手的拆迁款,百姓会再舍得拿出来?说不定有些败家的早就花光了!

十几二十贯的,对敬玄来说或许不算什么,可对那些以打渔为生的百姓来说毕竟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谁会把到嘴的肉再给吐出来?

而且自己当初为了凑齐这笔拆迁款,又是变卖家当又是敲诈勒索的,即便百姓们愿意吐出来,也要看自己这个地主愿不愿意要呢!

这下单如意彻底没话说了,如果按照敬玄的这套理论,那这渼陂湖即便名义上不是他的,那私底下也是他的,再联想到他跟皇帝,大臣们的关系,估计还真的没人说什么。

当然,敬玄也知道凡事不可能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万一真有百姓写什么万民血书去告状,那到时候即便不占理,朝廷也要考虑百姓情绪,而下旨查办自己这个乡绅恶霸。

所以,敬玄打算再雇佣当初那群渔民为自己做工,毕竟这么大一片地,开发起来一定需要非常多的人力。

罢了罢了…

那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吧…

带着一群属下,先是沿着渼陂湖东岸乘舟转了一圈,然后来到了湖中间的几处小岛,分别实地登陆看了看。

用力踩了踩脚下的沙洲,敬玄对渼陂湖这些小岛的地质感到十分满意,回头对正拿笔做记录的郑娘子说道:

“记下来,这里以后建一座露天戏台子!”

郑娘子也是先前敬菁送来的那批妇孺之一,因为会识字,脑袋灵光,加之性格又十分泼辣,因此被已经在敬玄跟前混了个脸熟的张大娘子,给举荐介绍过来的。

“少爷,刚在东岸那边不也规划了一座戏园子吗?怎么还要建?”

郑娘子以为自家少爷记错了,连忙出言提醒他。

敬玄哈哈一笑,用十分具有煽动性的语气答道:

“再多建一座又何妨?你想啊,等渼陂湖彻底开发出来后,晚上请些歌舞伎什么的在这里表演,周围点上十几二十根牛油巨烛,然后游人们泛舟在湖上观看…你先闭着眼睛想想看,才子佳人,或是举家出游,那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还没等郑娘子回答,旁边的阎诃已经开始幻想带着老婆小妾来游玩的画面,诺大的嗓门瞬间响彻整个小岛:

“建!必须得建!”

其余随敬玄一同登岛的人,也跟着回过神来,对着自家少爷纷纷口出赞叹:

“少爷奇思妙想果然不同凡响!”

“那是!这渼陂湖也只有落在少爷手中,才能发挥出它该有的光芒!”

“少爷的雄才伟略,简直让老奴佩服得五体投地…”

“师兄牛逼!”

“舅舅威武!”

被众人拍了好一通马屁,敬玄一脸受用。

看来那么多英明神武的大人物都喜欢享受属下拍马屁,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种滋味儿,真的只有切身体验过的人才会明白。

“行了行了,咱们继续往下走。”

敬玄故作矜持的背起手,招呼属下们再次登船,身后众人齐齐拱手称诺。

立在船头,身旁左右两方都有小船紧紧跟随。

李崇义送来的艄公驾舟技术没话说,为了方便敬玄随时下达指示,还特意把船与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一个既能听见,又不会发生碰撞的范围之内,这…得赏钱啊!

指着先前去过的东岸,敬玄意气风发:

“东岸那边的山庄,未来主要用于接待一些达官贵人,商贾巨富,所以用料一定要讲究,而且一定要有特色,比如饮食,尽量以水产为主,都是些不愁吃喝的贵人,出来玩,玩得要尽兴,自然吃也要吃得新鲜,回头再招些会养殖的渔民,咱们自己做水产,至于南岸…”

敬玄说到这里顿了顿,朝南方天边隐隐可见的巨大山脉比划道:

“南岸背靠终南山,算得上是得天独厚,最好再修几座稍微高点的瞭望台,天气好能远眺太乙峰那种,图纸回头找我要…对了,下面的岸边一定要把那些胳脚的碎石给移走,然后找些松软的河沙给铺上,对了还有,再移植些柳树过来,要让来这玩的百姓们既能远眺南山,还能享受到灞桥烟柳的惬意,最好直接有现成的,干脆把灞桥那边的柳树直接给挖过来…”

在自己的计划中,是打算让渼陂湖成为长安周边头号热门景区。

既然是头号热门景区,那一定什么都要有,最好能一次性集齐长安八景什么的。

挖个树而已,应该没人跟自己作对,说不定以后谁在灞桥上送别亲友,怕是要先带着亲朋好友到渼陂湖来游玩一番,完事末了再折几支柳树啥的,要不,搞成收费项目得了?

不大的渼陂湖上,装满了敬玄对未来的畅想,几艘小船走走停停,最终靠在了西边的码头上。

而这里,就是敬玄那些种子的繁育基地。

已经提前接到通知的妇人们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了。

等挨个见完礼,嘘寒问暖一番后,敬玄像一头雄狮似的,在妇人们的簇拥下,漫步于自己的领地。

将近两百亩耕地,说小也不小,但说大,其实也不大。

换算成后世的长度单位,哪怕将两百亩地都加起来一起算,差不多也就是长宽各三百多米。

不过敬玄拿出来的那些种子,还铺不满所有的地。

所以有些地方目下还是空着的,但也有一部分打好了地基,准备在上面建房子,也好方便妇人们就近管理这些良种。

作为未来的敬氏产业园最重要的一环,这里可谓是重中之重,看着周围那一圈已经砌了一大半的围墙,敬玄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敬氏未来不会靠种粮食过活,这是敬玄早就定下的基调,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想做时代的弄潮儿,就必须要做出一条跟别人不一样的路来。

毕竟田地这种玩意儿,它就摆在那儿,带又带不走,一个兵荒马乱说易主就易主。

虽然目下的大环境看来,不大可能发生那种事,但囤积再多不开发又有何用?

别看那些世家大族拼了命的想要兼并土地,其最深层的原因就是现下的土地养不活那么多愈发庞大的族人。

只有土地够多,才能有效的防止族人外流。

这其实是一个怪圈,等到有一天某个家族庞大得能够威胁到一个王朝的兴衰时,要么等着被宰,要么就只有走上造反这一条路,然后重新分配土地,继续重复先前的道路。

所以敬玄认为,只有掌握了商业的命脉,才能真正的让一个家族屹立不倒。

尤其是这个家族对帝国的经济、文化、甚至是科技都做出巨大贡献的时候,到那个时候,即便皇帝想要动你,还得掂量掂量能否承担起帝国经济崩溃所带来的蝴蝶效应。

“先带我去看看种薯的田地。”

敬玄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吩咐道。

紫薯这玩意的产量高得离谱,现在还不能泄露出去,等到明年第二季的时候才是真正开始种植的时候。

现在这一批,其实都只是在适应土地罢了,毕竟什么样的地长什么样的藤。

而藤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只有老天爷才知道。

末尾感谢一下大燕皇族的打赏。

虽不多,但昨晚写出那番话后你无疑给了我很多信心,再次感谢。

以及刘宇晨mato、hjn246421两位兄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