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黑脸神 > 第0401章 臣敬玄顿首

大唐黑脸神 第0401章 臣敬玄顿首

作者:因卿不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8:49

第0401章 臣敬玄顿首

大唐黑脸神

李世民还真不知道敬玄跑出去当巡察御史了。

所以当看见奏折上开篇那句:

臣巡察御史敬玄顿首。

让李世民不自觉联想起敬玄那张稚嫩的脸,那个十六岁的少年什么时候学会写公文了?

嘴角甚至还微微挂着一丝丝嘲讽的微笑,简直滑稽。

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把御史这种老气横秋的官职跟敬玄联系起来,甚至还萌生出想看看敬玄穿御史官服的样子,并且蹦出一个词:

沐猴而冠。

不过很快皇帝就笑不出来了,因为这封奏折上的内容,已经超乎了他的想象。

“一群混账!”

李世民勃然大怒,吓得站在旁边的李真一颤,还以为自己那未来夫君又做了什么让父皇不高兴的事情,连忙躬身下拜:

“父皇息怒,孩儿替玄哥向父皇请罪。”

李世民一怔,旋即哑然失笑,冷声道:

“此事与你那未来驸马无关,你先出去吧。”

李真这才松了口气,直起身子告了声罪,出门还不忘将门掩上,她知道父皇又要发火了,也不知那封奏折上写了什么,但愿不要牵扯到玄哥才好…

目送李真出门,李世民这才收回目光,又拿起奏折重新看了一遍。

买卖官位这些事情哪怕是在前隋最混乱的时候都未曾听说过,而大唐这才立国多久,居然已经出现了这种事情?

李世民越看越心惊,奏折上写得明明白白,为了掩人耳目,那些望族将从百姓手里收购来的土地依旧挂在百姓名下,然后将土地产出拿出六成来当作赋税。

若是这样,在不明就里的人看来,这六成赋税是地方官服实打实的财政收入,而另外四成归百姓所有,想必也能让百姓们不至于聚众闹事…

“好个欺上瞒下!真是好得很呐!”

李世民差点没忍住把手上的奏折撕得粉碎!

买卖官职的恶果史书上早就有了先例,难道这些混账在期盼大唐早点亡国么?!

李世民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东汉灵帝卖官带来的后果。

而此时身在龙门县的敬玄,才刚刚拿到从绛州这一地近几年来的官员升迁名录。

这是李崇义派人从长安快马送过来的,不知这家伙哪来的手段,竟然从吏部调了一份档案出来。

所以路子野好办事,这话实乃至理名言。

敬玄乍一看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上面不但罗列了升迁官员的政绩以及年限,甚至还有他们的一些著作,文章之类的。

说到这里,其实在升迁评定职称这一点上,大唐跟后世有一点相似,为何专门把著作文章也罗列出来,那是因为大唐官僚体系也讲究一个学术造诣,这可是升迁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

不过在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论文查重率的软件,而且就凭名单上这些家伙的身世,家里学识渊博者大有人在,随便找相熟的师长弄上那么一两个文章来充数,粉饰一下自己的履历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将这份名单做成表格的话,单以数据来直观显示,那就有点离谱了。

比如这个叫崔鸿鹄的,贞观二年在绛州担任蒲县县令期间,一共缴纳了二十万斤粮食的赋税。

这个数目其实看上去也并不多,但要知道贞观二年蝗灾肆掠,关中以及河北道大部几乎就没什么收成,凭一县之力无论如何是收不上来这么多税粮的,那么问题来了?

这二十万斤粮食哪来的?

当然,州府的人不会管,吏部的人也更加不会管,他们只在乎有没有足额的粮食让大唐度过灾年,至于来源根本不会计较。

所以这位名叫崔鸿鹄的县令,最终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升迁,现在已经做到了下州司马的位置。

名单上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这让敬玄觉得仿佛看到了东汉末年的一丝影子。

东汉的衰亡和覆灭,除了天灾**以外,很大程度上要追究到桓帝和灵帝这两个皇帝身上。

这是史书上记载的较为**黑暗的王朝之一。

而汉灵帝刘宏则直接把买官卖官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

刘宏此人喜欢和艺术,诗词歌赋也是有的造诣,著有《追德赋》、《皇羲篇》、《招商歌》和《令仪颂》等等传世。

除此之外刘宏对建筑艺术也是颇上心,甚至还研究起了自来水和排水系统设计。可灵帝毕竟是皇帝啊,总揽大局,关注天下兴亡才是正道,这些活交给大臣和能工巧匠去办不就好了嘛

可灵帝不这么干,他把朝廷的权利给了外戚和宦官。

据《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在当时本来就已经天灾**、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朝廷上下都需要钱,灵帝想要办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要钱,于是董太后和常侍们教唆灵帝打起了卖官的主意,而且是公开招标,明码实价的去卖。

官位的价格,是根据官职大小和年俸一比一万的比例来的,地方官是朝官的两倍,县官的价格则要看地区。

比如想要做个四百石的小县令,就得花四百万。如果想要做司徒、太尉和司空这种位列三公的职位,那除了相应比例的价格以外,还要额外支付一千万。

以为官职买下来就可以了吗

没那么容易!

等被任命之后,正式上任的时候还得交钱,这时候需要交纳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钱,当然这个价格还可以协商。

在那个世道,有人热衷于买官卖官,但也有靠个人能力当官的。

比如巨鹿太守司马直,他是一个清官,可当他一拿到委任状,朝廷就派人叫他给钱,他哪里有钱交呢

司马直索性不干了,但这样也不行,辞官也得把钱先交了,司马直被逼自杀,死前还写了遗书痛骂东汉朝廷。

可司马直的死并不能引起灵帝和朝廷上下的重视,买官卖官反而更加猖獗了。

张温和段颍都是东汉的大功臣,名望颇高,连他们也要交钱才能位列三公。

还有一个叫崔烈的清官,本来一直勤勉上进,他没什么钱,可为了过一把官瘾,竟然托皇帝的保姆给他走后门,拿到了一个五折的价。

也难怪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刘禅说: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