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黑脸神 > 第0410章 跑路了

大唐黑脸神 第0410章 跑路了

作者:因卿不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8:49

第0410章 跑路了

大唐黑脸神

长安皇宫。

来自绛州的快马送来了敬玄的第二封奏折。

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龙门县县令王元章畏罪潜逃,士兵从他家中搜出的财货价值高达五万贯。

除此之外,敬玄还在奏章中列出了自己的担忧,说龙门县的这种模式一旦中断,百姓也会跟着遭殃,到时候绛州一地必定盗贼四起,民不聊生,请朝廷诸公尽快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

至于自己被行刺这件事,这封奏章上愣是一个字都没提。

因为敬玄知道,李世民肯定有自己的渠道去知道这件事,再不济,杜如晦难道不会密奏?

所以李世民在愤怒国朝官员被行刺的同时,又多了另外一层愤怒,官员跑路!

“混账啊混账!是谁这般有眼无珠,将这种败类提拔上来的?!”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破口大骂,下面的一干重臣个个面色跟着难堪。

平心而论,以他们的地位自然不会去关注一位小小县令的任命,这种事肯定要算在吏部的脑袋上,所以大家伙儿都把目光投到了吏部尚书长孙无忌身上。

长孙无忌的脸色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眼中满是委屈,这事怎么能怪在自己脑袋上呢?

才刚出班准备解释,李世民手里的奏章已经砸了过来,正与长孙无忌撞了个满怀,长孙无忌连忙捡起散落在地上的奏章,委屈巴巴的解释道:

“陛下,臣才刚接任吏部尚书一职,委实不知这里面的细节,还需要时间查证…”

长孙无忌第一时间就想把自己从这件没明堂的漩涡中给摘出来,不过他也说得没错,他的的确确是年初才接任的吏部尚书一职。

而按照敬玄的说法,绛州一地变相授官的现象至少已经存在了四五年了,这个锅不应该由他长孙无忌来背。

李世民此时也回过了神,知道自己错怪了这位大舅哥不过身为皇帝哪能像臣子认错呢?

于是干咳一声道:

“那前任的吏部尚书是何人呐?”

司空宇文士及连忙好心提醒道:

“回禀陛下,是安吉郡公杜淹。”

“传召!”

李世民想也不想就下达了命令。

结果等了一会儿,见无人应答,遂怒吼道:

“怎么!?连朕的召令都没人宣了么?!”

底下几位重臣闻言面面相觑,脸色一个赛一个的精彩,最后,还是房玄龄硬着头皮上前说道:

“启禀陛下,安吉郡公前年便已经辞世了…”

李世民一愣,这才想起杜淹在贞观二年就病逝了…

可这件事情,朝堂上不能没有人负责,正因为吏部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才造成了下面官员败坏朝纲,于是,李世民几乎是咆哮着大吼了出来:

“那吏部侍郎呢?不能也死了吧?!当年主政吏部考功司的侍郎又是何人?!”

听李世民这么一问,众臣仿佛松了好大口气似的,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又是房玄龄站出来当了这个恶人:

“回禀陛下,据臣所知,当年主政吏部考功司的官员是安德郡公杨师道。”

李世民也仿佛找到了好大的宣泄口一般,森然冷笑:

“好!好得很!立刻传他来见朕!”

下完这道命令,李世民又看向长孙无忌:

“辅机!现任绛州刺史又是何人?!”

这种问题就难不倒长孙无忌了,连忙答道:

“回禀陛下,现任绛州刺史是达奚隆,已上任三年。”

李世民点点头:

“且先记下,等绛州那边有眉目了,再召回长安问话!”

这时,一直紧锁眉头的魏征站了出来,冲李世民行礼道:

“陛下,臣担忧云中侯行事孟浪,不问青红皂白就将人给杀了,那达奚隆好歹也是出自名门,其祖达奚长儒也堪称前朝柱石,门生故吏遍布朝野,陛下是不是去封旨意,提醒一下云中侯应按律法办…”

魏征是着实担心以敬玄的性子,真的不调查清楚就把人给杀了惹上一身麻烦。

不过李世民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因为在他看来,敬玄是一个貌似冲动,实则心有勾壑的年轻人,这一点,在自己与他打交道的过程中,早已经证明了。

“区区一个达奚隆而已,即便这件事他不知情,但既然身为一方刺史,却不明察秋毫,死了便死了罢!”

李世民恶狠狠的回怼魏征道。

魏征顿时脸色一白,身为皇帝说这种话可不成,刚想要规劝,让李世民注意言行,却暗中被宇文士及给扯了回来,魏征皱了皱眉正想质问他,结果宇文士及自己走了出列,对皇帝说道:

“陛下,臣以为凭那龙门县令一人之力,断不可能积累如此巨额财富,臣猜想他背后一定有人指使…”

此话一出,让满堂重臣十分惊讶,纷纷盯着宇文士及,这破野头究竟想干什么?

方才大家好不容易把安德郡公杨师道推出来平息陛下的怒火,你还想把这把火烧到太原王氏身上去不成?太原王氏可轻易动不得啊,会使得朝野震荡的!

李世民站在上面将底下臣子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嘴角不知不觉间泛起一丝冷笑:

“仁人说得不错,朕也不相信区区一名县令能聚集如此多的财富,他背后必然有人支撑!”

“陛下,此事还无真凭实据,是不是等云中侯那边查清楚了再说?要不臣也往绛州一趟,替陛下一探究竟?”

魏征再也坐不住了,他虽然嫉恶如仇,但同样也明白“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这个道理,太原王氏一旦倒塌,那山东氏族自保之下,一定会彻底站在朝廷的对立面,到那时候这天下就彻底乱套了!

李世民直接摆手拒绝了魏征的提议:

“有克明在绛州坐镇,哪用得了魏卿再出马。”

魏征碰了一鼻子灰,人家杜如晦是天策府的老臣,自然比他这个原太子洗马要可靠得多,不过魏征依然不死心,想了想又提议道:

“要不陛下把永宁郡公王珪召来询问?看看他知不知道此事?”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着一脸诚挚的魏征,坐回了龙椅,沉声道:

“来人!召王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