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黑脸神 > 第0434章 文中子

大唐黑脸神 第0434章 文中子

作者:因卿不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8:49

第0434章 文中子

大唐黑脸神

“师兄,前面便是当初我们求学的地方了…”

薛仁贵指着远处的一处小院子十分兴奋,没等敬玄说话就跑了过去,一把推开院门钻了进去。

而敬玄则在刘思礼的陪同下,慢慢走了过去。

模样就像是后世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在地方领导的带领下参观母校似的。

派头十足。

可惜没有学弟学妹听自己演讲,之前听薛仁贵说,自打先生过世之后,这处书院早就关闭了。

师资力量单薄,这是大唐各处私塾的通病,全凭着一腔热血再支撑。

毕竟当今天下的读书人,要么出身世家大族,要不就是想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施展抱负,能安安心心的立一间书院教导街坊邻居的,实在不多见。

待敬玄走到近前一看,院门上斜垮垮的横着一块牌匾,虽然沾满了污垢,但依稀可辨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文中书院。

敬玄有些于心不忍,于是便上前将那块牌匾取了下来,然后用衣袖小心翼翼的擦拭着上面的污渍。

一旁的刘思礼见状,也上前帮着敬玄托着牌匾,嘴上还称赞道:

“侯爷如今功成名就,依然不忘先师教导,实在令人敬仰…”

敬玄闻言,自嘲一笑,身体都换了主人,连先师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做,不过也只是替真正的敬玄尽一份当学生的情谊罢了。

正要说话,忽然听见旁边的刘思礼“咦”了一声,敬玄随即偏头疑惑的看向他,而后者指着牌匾左下沿的一行小字,十分惊讶的说道:

“这文中书院莫非是仲淹先生所设?!”

敬玄一愣,仲淹先生又是何人?范仲淹?明明不是一个朝代的好不好?

随即顺着他的手指头看去,那行小字上写着:

“蔽而新成,王仲淹立此院于大业十四年。”

王仲淹?这是何许人也?莫非就是教自己学问那先生?

敬玄正在疑惑间,刘思礼却已然激动起来,不但手舞足蹈的大叫状若疯魔,还使劲抓着敬玄的肩膀摇晃:

“哈哈哈!原来文中子没有死在乱世!原来文中子一直隐居在太平县!…”

敬玄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着实给吓了一大跳,以至于短时间内竟然想不起来究竟谁是文中子!

这时薛仁贵从院内伸出了个脑袋,看着如同发了疯一般的刘思礼,好奇道:

“师兄你们在干甚?怎么不进来?”

不等敬玄答话,刘思礼连忙说道:

“进进进,这就进!”

说罢,他先是扶了扶脑袋上的官帽,又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袍,最后还朝敬玄手中的那块牌匾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弟子礼,这才十分郑重其事的走了进去。

敬玄被他一番动作弄得莫名其妙,一个乡下教书先生,也值得他这般礼遇?

不过文中子这个字号,倒是有点熟悉,是谁来着?

敬玄抱着牌匾,一边皱眉苦思,一边跟了进去。

而里头刘思礼正拉着薛仁贵的手一脸热切的问道:

“薛郎君啊,仲淹先生在这文中书院呆了多长时间?教了多少学生?”

薛仁贵闻言也是一头雾水,抓着脑袋使劲挠:

“仲淹先生是谁?”

刘思礼一愣,旋即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自言自语的说道:

“也是,仲淹先生既然诈死隐居,自然是不肯再用以前的名讳了,那薛郎君,敢问令师如何称呼?”

敬玄注意到刘思礼在问这话的时候,表情明显在极力压抑自己的情感,就跟后世那些饭圈看见心爱的爱豆没什么区别。

薛仁贵不疑有他,随口答道:

“我们不叫他先生,他让我们称他为王师傅,他还说他不喜欢先生这个称呼,学无老少,达者为,他不一定就一直能当人家的先生,万一将来我们之中有人的学问能超过他,他可以反过头来叫我们先生…”

刘思礼听后沉默半晌,好半天才对着中堂行起了弟子礼,嘴里还喃喃自语道:

“没想到仲淹先生已经臻至如此境界,学生受教了!”

薛仁贵狐疑的看向他:

“莫非刘县令也认识我们王师傅?”

刘思礼起身,笑容十分灿烂:

“王通王仲淹的大名,这天下又有谁人不知?!”

敬玄听他一语道破自己那虚无缥缈的启蒙先生名讳,顿时身上鸡皮疙瘩大作!

王通,被后世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与荀子、扬子、老子、庄子齐名,号文中子!

据说当朝不少大佬都曾经是他的半个弟子,什么李靖,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等都曾受过他的教导…

现在发现自己居然也是他的弟子?

不过根据史书记载,王通不是猝于大业十三年么?莫非真如刘思礼所猜测的那样,真的是诈死隐居到太平县乡下当起了教书先生?

不过王通籍贯龙门县,倒是也有隐居在这一带教书的可能性。

敬玄觉得事关重大,由不得不谨慎对待,因为王通对当今的士林圈子来说,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大到这件事一旦传出去,朝堂都会抖上三抖。

说不定李世民都要亲自来太平县拜谒地步,毕竟纵观史书上李世民一生的执政理念,几乎贯穿了王通提出的“王佐之道”。

“刘县令先勿下定论,王师傅究竟是不是文中子眼下还不好说,事关重大,还是等有了真凭实据再行推断师傅他老人家的身份也不迟…”

刘思礼一听,觉得也有些道理,不过他一看就是个急性子,这边才答应敬玄先不急着下定论,那边回过头就一脸热切的问薛仁贵:

“令师可有什么著作留下?可否让刘某一观?”

敬玄闻言,也随之看向薛仁贵,世人皆知,王通最出名的著作,便是在《六经》的基础上续述经典,外人称其为《续六经》,不过到后世时已经早早的失传,没有留下只字片语。

薛仁贵见二人都一脸期盼的望着自己,想了想,忽然眼前一亮,接着便“咚咚咚”的往内厅跑去。

敬玄二人好奇之下,也紧紧跟了上去,然后就见薛仁贵从一张案几的腿下扯出一卷布满灰尘的书,然后笑着说道:

“师傅有一次嫌这桌子腿四个脚不一样长,便拿了本书垫在下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