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493章 我要产量要翻倍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493章 我要产量要翻倍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07

第493章 我要产量要翻倍

11月19日上午,赵大山拿着丁毅的亲笔信,和几件礼物,带一条船前往泉州面见郑芝龙。

当天丁毅把大员的重要人员都叫到场,先参观了一下制糖,再开了次大会,分配任务。

从皮鲁特口里得知,大员现在年产砂糖为5000多担,这时的一担为120斤,大概60多万斤。

主要是卖往日本和波斯(伊朗)。

卖往日本的,都是大明商人为多,比如丁毅这样的。

卖往波斯的,基本都是其他国家的商船。

丁毅带着东江诸将,先参观了制糖过程和车间。

这边制糖的地方叫糖廍,由压榨甘蔗的棚屋和煮糖的熬糖屋所构成。

其所产的糖为赤糖,即黑糖,这些糖有部分会再经由“糖间”,利用泥土过滤掉杂质,就加工成了纯度更高的白糖。一个糖廍,就是一个小型的制糖加工厂。

制作黑糖比较简单,大伙专门看了制作白糖。

工人们用黏土和纸过滤黑糖,时间有点慢。

这边负责制糖的人叫段高林,原本是泉州人,最早一批移民到这里,来了已经有十一年。

段高林四十多岁,一脸和气,还能说流利的荷兰话。

据他介绍,他专门负责制糖,卖由荷兰人来。

他手下的工人大部份都是妇女,还有12岁以上的小孩,有少量中年男了。

成年的壮年男子,要么种田,要么建堡,有时也会来帮忙。

丁毅等人转了几圈,发现他手下很多人,但效率很不好。

很多小孩子没事干的时候都在玩,妇女们也在聊天。

比如一个糖廍里面,熬糖时只需要四五个人,却围了十几个。

大部人都在聊天,等着。

非常没有效率。

段高林还是当地的长老,以前做为长老的福利,他家的田,每年每甲少交五石。

看完后,丁毅先问段高林:“你手下现在一共多少人,只算妇女,有成年人。所有15岁以下都不能算。”

段高林犹豫着:“大概,好像,六七千人吧。”

他马上又道:“但大伙并不是全在这,有时家里会忙,有时其他地方也需要人手。”

总之就是不固定的,他每月就是保证有五万斤糖出产就好。

丁毅觉的这糖产量还能大幅提升。

“妇人们有工钱吗?”

“没有,给口吃的。”

“从下个月开始,我要每月产量十万斤。”丁毅道。

“怎么可能。”段高林瞪着眼睛:“大人你杀了我们也没有啊。”

每月十万斤,每天才三千多斤,你手上五六千人,随便弄弄都有的。

丁毅觉的十万斤都少。

马上又加句:“十万斤最少。”

“没这么多甘蔗呀。”段高林叫道。

丁毅这才想起,但他也不急,又陆续看了种甘蔗的地方。

回来之后,他叫来制糖的负责人段高林,二十几个小头目。

“我看了下甘蔗,没什么大问题,有些种的比较远,你们都不派人去拿,全部就近。”

段高林脸色通红,小头目们也不出声。

谷笆 不过他还嘴硬:“全拿回来,还是达不到要求。”

“加大种植,改良种植方法。”丁毅虽然不记得郑成功在台时期,才输入了新的蔗苗,改良了技术,让产量提升了很多,但是他知道,万事只要肯想办法,总可以解决的。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出声。

丁毅又道:“明天我会公示各地,并派人宣读。”这是防止有人不识字。

大伙看丁毅,不知道他要公示什么。

“挑选种植甘蔗技术优秀的人,为管理人员。”

“我要成立制糖局”

“局长一名,副局长五名,不管来台多少年,不论在当地有多高声望,只要种甘蔗技术过硬,能改良制糖技术,都可以担任。”

段高林等人脸色更难看了。

“局长每月十两银子,副局长每月五两银子,每甲田只需交两成。”

啊,众人皆惊,相互看来看去,很多人眼光热切起来,两成税还是挺诱人的。

段高林眼珠子溜溜转个不停。

“凡能改良技术,能增加产量者,贡献较大者,视产量增加多少,赏赐良田十亩到百亩,赏银十两到千两不等。”

众人又叫,纷纷震动。

丁毅又道:“这个月暂停制糖,新建糖廍,我看了下,糖廍太少,很多工人都在休闲。”

“以后制粮局核定五千名工人,每天都要来上班。”

“上午七点到十一点(这里不用古代时间,省点百度时间。)下午十二点到五点,夏天到六点。”

“每七天,可以请假休息一天,轮流休息。”

丁毅把旅顺的工人制度改了改,侃侃而谈,并说会以公告形式,面向所有人招工人。

段高林苦着脸:“天天这么干,怕招不到人呀,有时农忙,大伙也要回家帮忙的。”

丁毅不管他,继续道:“每个工人,每月五钱银,加供午饭。”

“以后每干一年,加一钱。”

嘶,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冷气。

这下怕是全岛妇人们要抢着来了。

以前只供口吃的,还很简单,丁大人这么大手笔,还发银,大伙还不抢着来?

段高林手下可是有七八千人的,这意味着好多人没资格进来。

“以后每个糖廍多少工人,运甘蔗多少工人,制白糖多少工人,制黑糖多少人,每个产房多少工人,全部都要标准起来,不能多,也不能少。”

“拿了我的工钱,就不能偷懒,抓到一个,立马开除,情节恶劣要严惩。”

“具体相关的制度,我会公告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

“段高林你现在告诉我,什么时候,月产能到十万斤。”最后丁毅厉声道。

段高林脸通红,憋了会后,咬牙道:“二月。”

眼下十一月,还要三个月。

丁毅也没逼他,点头:“好,我等着。”

丁毅接着继续交待。

从旅顺带来的匠头徐治负责各城和棱堡的建设,他在旅顺和皮岛参与多个堡的建设,经验非常丰富。

这次随船,丁毅带的工匠不多,主要是沿路在松江等收的工匠都带了过来,加上旅顺带出来的,共有三百多人。

徐治为大员匠作局局长,另选几人为副局长,按大员规矩,每人先分一甲田再说,只需上交两成。

大伙都高兴的不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