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651章 与民争利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651章 与民争利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07

第651章 与民争利

明末之席卷天下

灵山卫这边西接青州,孔有德兵乱又没波及,所以一直在朝廷的控制下,灵山卫下面有三个千户所,前所在夏河寨,后所在胶州,左所在灵山卫城。

灵山卫军户在册五千六百人,拥有良田十一万八千。

这也是丁毅虎视眈眈的一块大肥肉。

5月下旬,济南巡抚刘元和登莱巡抚张应求同时举荐大崇卫指挥同知路超,为灵山卫指挥使。

朝廷不准。

6月,登莱总兵丁毅再举荐路超为灵山卫指挥使,更称这次清兵入关,路超带大崇卫卫所精兵一千支援,血战清兵于青州附近,若有功不封,怕下面军户心寒,再起祸乱。

崇祯大怒,你之前报功时怎么不报,现在让你去登莱总兵,你才报?

朝廷思索再三,又只好妥协。

朝廷妥协的原因,还是丁毅的老套路。

灵山卫在我手上,每年可上交朝廷五千两银税。

丁毅现在也知道明廷缺钱,崇祯缺钱,所以有时候拿钱开路还挺有用的。

想想汉末的时候,皇帝大肆卖官,也不是因为缺钱吗。

崇祯这人比较要脸面,自然不敢公然卖什么。

但他能七八年不调走刘元这个登莱巡抚,不就是登莱交的税银比其他地方多嘛。

现在丁毅称能交税银,崇祯想想为了钱,咬咬牙就同意了。

此时整个登莱地区,登州加莱州,加灵山卫加其他卫所,再加旅顺,丁毅答应每年上交崇祯合计四万两税银。

崇祯心里是又高兴又生气。

高兴的是这些地方的兵马,不但他可以少给饷银,还能收到钱,若天下总兵个个如此,大明边事何以靡烂到现在这地步。

生气的是丁毅等于公然用钱羞辱他。

你看不起谁呢,拿钱砸朕?

但想想空旷的国库,崇祯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砸吧,用钱砸死朕。

要是大明朝强盛之时,朝臣们肯定纷纷要站出来,指责丁毅是封疆大吏,圈控地盘,不听号令,不让崇祯这么干。

但现在朝臣们有几个是忠心大明的,自从温体仁鸡蛋案死后,路超很低调的在京师到处拉关系,送银子,丁毅仗着历史记忆,明末的主要阁臣们都有点印象,有什么好货都往京师送。

朝中现在基本无人为难丁毅,最想为难丁毅的大概就是崇祯。

所以丁毅调登莱总兵,举荐灵山卫指挥使,一个个通过,现在加上刘元的济南巡抚,大半个山东,已经在丁毅的控制之下。

但灵山卫距离较远,当地军户根深蒂固,想要控制还要花点心思。

于是路超的任命还没下来,丁毅已经迫不急待,准备夺取灵山卫。

灵山卫建于明朝洪武三十一年,当时辖前、后、左、中、左五所,被称北方沿海四大卫之一,到永乐年间设立“总督登莱沿海兵马备倭都指挥使司”作为山东都指挥使司之“行都司”和山东沿海最高军事机构统一管理山东海防,驻节登州府城,其下建即墨、登州、文登三大营,划定防区、统辖卫所,三大营建立后,灵山卫归即墨营管辖。

神宗朝,万历朝鲜之役爆发,山东作为朝廷经略朝鲜的后方,亟需强化海防。万历廿五年,改山东备倭都司为镇守山东总兵官,统辖山东海防,仍驻登州;万历廿八年,因朝鲜战事结束,降镇守山东总兵官为山东副总兵,亦称登莱副总兵。

接着中间又改了多次,1621年改为登莱海防总兵官,1630年又改镇为协。

到张可大时又改为登莱总兵,此时灵山卫不再属于即墨营。

当时登州之乱时,三大营中的登州营和文登营都跟着张可大参战了,即墨营一直守在灵山卫这边,没被叛军攻破,也没什么损失。

战后,登州营和文登营几乎全军覆没。

然后当时崇祯让丁毅部下王卫忠为登州营游击驻守登州,想分化丁毅的实力。

原历史文登营是重组的,一直到清朝都有。

但这次因为徐敷奏为新的登莱总兵,他没有重组文登营。

因为当时文登被丁毅的囤兵占了,徐敷奏也不好意思过去抢地盘,现在丁毅已经借这次机会,重组了38营,由朱胜带兵驻守文登,等于文登营由丁毅的人代替。

而严雄驻守登州,相当于登州营。

原先的三大营里,登州营和文登营,都被丁毅占了。

所以现在只有即墨营和灵山卫还在朝廷手上。

即墨营也在登莱境内,丁毅现在掌控全登莱,当然不想有这么一股力量在自己之外。

之前丁毅召集登莱各地军将来议事,已经顺势把即墨营给解决掉。

即墨营这时设守备一名,中军千总一名,把总两名,其中守备以上被丁毅迁到登州居住,千总和把总都撤职,即墨营左右两营共一千八百人,被裁解近一半,得到青壮一千出头。

可灵山卫已经不属于即墨营管,是山东都司管辖。

这会刘元刚到济南,并没有完全控制山东三司。

所以丁毅只能靠自己先下手为强。

他在和刘元等一起向朝廷建议路超为灵山卫指挥使后,朝廷通过议案,但正式命令还没下,京师里已经有人快马加鞭回来禀报。

六月时,路超带着周有根34营的三千兵马,从莱阳往南先到即墨。

周有根的兵马过来接收了原即墨营,并留一百多人在这里训练即墨营的兵马,事后会和其他兵马重组新军。

其余的兵马继续往南,先驻守胶州。

路超到了之后,在胶州等了两个多月,才等到朝廷任命。

这个月里,在胶州当地官员的配合下,了解到灵山卫在册军户是五千多人,有前、后、左三所,每所实际人数一千多人,实际拥有三千多军户,另灵山卫下面共有军田十一万八千亩。

现任指挥使叫方刚,去年刚刚上任,由沂州卫调至。

原指挥使调任沂州卫,两人很有意思,他们在卫所的田地,也进行了互换。

就在路超等待朝廷命令,并暗中调查准备的时候,

丁毅的银子正大把大把的花出去。

因为这次丁毅在任登莱总兵的机会,把登莱境内所有的营兵全部收编,步营总兵力达到一万八,灵山卫军户在路超到任后,很快也会加入到收编中。

兵马越多,花销自然越多。

但以前登莱营兵核饷一万八,朝廷一年发饷银折粮在十万石左右,另有盐四十万斤。

谷鯁

大概等于该发的六到七成。

这已经算是不错了,要知道大明朝到了此时,很多地方的营兵都长时间没饷粮,所以才会越来越多的官兵加入农民军。

登莱的营兵能发,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这边负责运送辽饷,二是经常入卫京师。

所以朝廷轻易不敢停他们的饷。

虽然丁毅有税上交,但这边关系到辽饷和入卫京师,估计至少这一年六七成还是能发的。

有了朝廷发的六七成,丁毅自己出的就少了。

他这边饷银都发,普通军士每月就一两银,还在包他们吃,军户好点,每月五钱银,没有粮,因为他们囤田只要交两成税,余下八成是自己的。

这样丁毅算算,以后在登莱地区,仅一万八千营兵,三千骑兵和八千军户,一年发饷需要四十万两银,盐就忽略不计,卖才几千两银,丁毅自己产出成本更低。

再加上供营兵吃粮肉,折银大概一年也需要五万两,衣甲装备物资最少三十万。。

还有营兵家属和孩子的吃饭也要管,但家属们可以帮丁毅干活,这块基本抵消掉。

比如家属们虽然要供吃、发少量的银,但她们也帮丁毅创造财富,缝制衣服,建造水渠、打扫卫生,晒海鱼,养家禽等,大至能抵消掉。

所以第一年当登莱总兵,丁毅要仅兵马支出这块,达到近八十万两。

朝廷每年能给到十五万左右,他自己要出六十五万。

养了这很多兵,丁毅和部下们才知道养兵有多难。

难怪大明朝很多总兵出去,只带两千三千兵。

丁毅这边才两万多人,就要花费六十多万。

加上其他开支,引流灾民,吏员工匠工资,囤田囤堡沟渠等各种建设,妥妥接近一百万。

当然,其中衣甲装备是第一年花费最多,明年开始必然要下降。

虽然看起来要花费百万,但丁毅现在觉的没什么问题。

一是他登州收入也比较高,二是莱州的收入还没开始。

等莱州收入起来了,他再养一倍兵马都没问题。

登州收入前年就开始转正,有了赢利,当年钱没余下,余粮二十万石,卖了后,赚了几十万钱。

去年余钱五万两,余粮二十五万石,因粮价较高,卖后,余钱接近六十万。

现在杜如海手上,经过这两年的积余已经有两百十万两,另外存粮是保持每年三十万石。

随着登州囤田达到极限三十五万亩,加上登州这几年发达的商业,收的田税,今年收入应该可以达到七十万两。

但这次一下子增兵这么多,开支也达到百万。

今年杜如海是不打算赚钱了,肯定小亏几十万。

等明年后年莱州的税和钱弄起来,那就是纯收入了,并且肯定会暴增。

如果两年内能弄到和登州一样的效果,那登莱地区,丁毅一年就能收入能达一百万两以上。

这要是丁毅能在小小登莱一年弄百万,那明廷一年三百万的税收就是个笑话了。

实际上丁毅在莱州弄的钱应该不如登州。

因为莱州没有丁毅的囤民在囤田,仅这块就少了几十万石粮。

所以仅靠税收和商业,丁毅估计在莱州能弄到六十万就算不错。

那也不容易了,如果他能得到整个山东,一年收入估计能超过大明整个国家。

要知道后世的清朝,最高纪录一年税收是八千万九千万两白银,而且基本全靠农业税。

而丁毅商业税农业税齐搞,一个山东给他,三五年后,他有把握,除了开支后,净收入能到五百万以上。

有了登州的经验,考虑到这边还没有囤民,而其他营兵和卫所军兵都在收编整训中,至少一年后才能用。

丁毅一边重新量田,一边准备试征商业税。

当然,这时只能说是商业税的第一步,由登州,莱州两地同时并行。

开征之前,6月初,各州县所有基层吏役全部更换,换成训练过几年的流民囤民,登莱两府十几个县,每县新增五百捕快衙役,一县人数超过以前十几个县的人数。

共征七八千人。

这些囤民都是以前从各地引流来的,在登州囤田,交税,其成年精壮每年最少参加三个月的队列训练,还要学识字。

经过数年训练,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现在突然摇身一变,为捕快衙役,很多人都是很兴奋的。

以前是民,突然变官,以前怕官,现在能做主,你说这些人能不高兴嘛。

被选中的人将放弃原来的囤田,交给新来的流民。

他们有家室的拖家带口到各县。

由各县分配地方居住,没地方就建造,然后和当县的驻军或军户一起吃饭,并领饷。

即不用囤田,也能养活自己。

对于当地的县令来说,大幅更换其县衙吏员,有识趣的不敢哼声,也有不服气的。

必竟这个时代,有县令觉的自己比总兵还牛逼。

更有县令私田就有数千万亩,像莱阳县令一般的,丁毅反正要最后收他们的税,二话不说,干就完了。

和明末这些人没什么好讲的,后世满清已经有很好的经验教学给丁毅。

六月换吏员时,有三个县令或失足掉河里,或在家中畏罪自杀,或被悍匪所杀,更有大量缙绅遇到土匪乱兵,一时登莱官府和地主们大乱,人人自危。

登莱总兵丁毅道:“山东民悍,流民灾民又多,引来匪患,影响当地治安,我当领军,清扫山匪,打击犯罪,保家安民。”

有周有根,方多台等率营兵穿梭各县,各州,雷霆打击,不时有捷报上奏朝廷,斩杀山匪和乱民,时不时也有匪乱攻破县州,如平度州就被乱匪所破,损失惨重,缙绅死伤惨重,还好丁毅很快带兵平叛成功。

朝廷有少量官员弹劾丁毅:‘杀良民,充军功’。

还有弹劾丁毅:“抢夺缙绅良田,与民争利。”

朝廷无甚么反应,不了了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