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六百七十五章 肤施郡公

定河山 第六百七十五章 肤施郡公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六百七十五章 肤施郡公

而这位郡公,究竟是不是真病得起不来床榻,还是不想前来迎接自己,一会就知道了。只是当黄琼走进这座郡公府的时候,才发现这位郡公是真的病得,已经连床都下不来。见到黄琼走进自己卧室,这位郡公爷尽管在两个侍妾,搀扶之下想要起身,却几经挣扎都未能成功。

这位郡公,脸庞此时浮肿的厉害,黄琼知道此人应该是心脏出了问题,而且很重。只是他的这个病,究竟怎么来的,黄琼倒是有些好奇。刚刚听那位世子说起他犯病时间,正是去年赈粮下来的时候。难道真的让自己猜对了,如今这位肤施郡公的这个病,是由某些心病引起?

被黄琼轻轻按回床榻上,喘息了好平息下来的这位郡公爷,看着坐在自己面前,只简单的问候之后,便沉默不语的黄琼。已经猜出他来意的这位肤施郡公,倒也很直白的开门见山的苦笑道:“英王殿下,此次前来这郡公府来见我这将死之人,想必是为那一万石粮食来的吧。”

这番话说罢后,他也没有看黄琼的表情。而是仰卧在床榻上,看着床榻上的帐幕,沉默良久后才继续道:“英王,你如今是监国秉政亲王,又是堂堂陕西、陇右节度使,皇上授予您二品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的权利。这件事本就是老夫做错了,您按照祖宗家法处理便是了。”

“该赐白绫的白绫,该赐鸩酒的赐鸩酒,该圈禁便圈禁,老夫绝不对英王有任何怨言。只是有一点,还请英王明鉴。此事为老夫所为,与郡公府他人无关。还请英王殿下怜悯这郡公府上百口子的性命,不要牵连这府中的无辜。便是天大的罪责,由老夫一力承担便是了。”

对于这位郡公的话,黄琼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站起身来。在这位郡公卧室内,来回踱步了很长时间,才开口道:“正是不相信,所以今儿本王才登门拜访老郡公。若是本王信了那位卓知府话,本王今儿也就不会亲自上门了。来的这郡公府的,是本王统带那三千御林军了。”

“正是在本王看来,老郡公并非是那种昏聩贪财之极,不顾百姓生死,在那个关头强抢赈粮的人。本王不知道老郡公,做出如此荒唐之举的原因是什么,但本王相信老郡公一定是有苦心的。本王今儿来这郡公府,便是要给老郡公一个辩解的机会,也给郡公府一个机会。”

黄琼的话音落下,躺在病床上的这位老郡公,却是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英王这次是想错了,这件事并无什么隐情。此事就是老夫所为,那一万石粮食就是老夫抢的。老夫就是看不惯那几个人,打着爱民的旗号在哪里沽名钓誉。一时头脑发热,才做出这种下作的事情来。”

这位郡公,虽说没有任何的解释。可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之中却充满了无奈与心酸,甚至带着一丝的恼火,或是说后悔。而听着这位郡公的话,黄琼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这位郡公爷这个态度还有语气,明确的告诉自己,他不是不想解释,而是不能解释或是不敢解释。

听着这位郡公爷无比凄凉的语气,黄琼更加的感觉到此事,果然不是当初自己预料的那样。在微微琢磨了一下,怎么撬开这位郡公爷嘴后,黄琼才开口道:“今儿咱们不论爵位,只论辈分和亲戚。按照辈分排行,您是本王叔辈。您的年纪略小于父皇,本王便尊称您一声老叔。”

“老叔,侄儿从您的语气之中,听得出您是满肚子的委屈。至于为何不想,或是说不想说出口,原因老叔心里面是清楚的。但侄儿今儿可以与您保证,只要这肤施郡公府所犯的不是谋逆大罪,侄儿保证不会有人追究。便是事后父皇追究起来,一切的后果也由侄儿自己承担。”

“但老叔,侄儿今日需要您说实话,更需要此事的前因后果。老叔,总不想自己曾经的亲身经历,在堂兄或是侄儿他们身上重新上演吧。一旦堂兄或是侄儿,因为被人要挟,再做出什么难以挽回事情,侄儿就算想要顾全都没有办法。老叔,总不想将后辈的命都断送掉吧。”

黄琼这番看似无意,但却是正说到点子上的话,正好刺到了这位肤施郡公心窝子上。而这位老郡公在听到他这番话之后,却是沉默了下来。想起这几年的亲身经历,不想自己的遭遇,在儿孙身上重新上演的他,咬了咬牙道:“既然英王如此直白,老夫藏着掖着也就没意思了。”

“这几件事情,压在老夫心口整整四年了,也该到了倒出来的时候。其实,这件事并没有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老夫之所以做出抢夺赈粮的事情,实在是被那个卓如孝给逼得。而且这一万石赈粮,老夫在抢回来之后,也并没有私吞过一粒。而是全部用到他们该用的地方。”

“英王,这件事说起来是一个笑话一般。在这大齐朝其他地方,因为宗室手中掌握着部分督察封地百官之责,官员实际都是怕宗室的。在老夫这个封地,原本也是一样。只是老夫这一支,自祖父于世宗皇帝年间,被封为光王就藩延安府后。一向都为人谨慎,家教更是严谨。”

“当年先祖父光王,与世宗皇帝其余诸子性子不同。因为母妃严格要求,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所以祖父自就藩开始,便一向严格要求家人,不得欺男霸女,不得虐待封地百姓,不得凌辱封地官员。光王府自在延安府就藩开始,便是以诗书传家,在朝中是有口皆碑的。”

“便是当年,几乎杀尽了宗室的淮阳郡王也不得不承认。当年的淮阳郡王大权在握,视天家子弟为牛马,杀了那么多的宗室,对光王这一脉也只是圈禁罢了。虽说祖父在圈禁之中郁郁而终,可光王府大部分人还是活了下来,没有因为鱼肉百姓,被人找到借口成了刀下鬼。”

“今上重掌大权之后,曾经有意恢复家父的光王爵位。但在别的宗室,即便是复爵也不过按照惯例,降封为郡王情况之下。光王府如果没有递降,而直接恢复光王的爵位,势必会引起其他宗室的嫉妒。深知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道理的家父,再三上折子辞了今上的好意。”

“还是坚持,将爵位按照祖宗家法降为肤施郡王。反正复爵不复爵的,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本王亲王在就藩之后,只有永业田而无俸禄。复了亲王的爵位,没有半点好处,只是徒招人眼光罢了,又何必挂那个虚名。后来今上为了弥补父王,又将延川县境内铁矿赏给了他。”

“再加上,这延安府盛产石脂。有些地方平地挖下去十几尺,地下便向上涌石脂。甚至打下几根连在一起的竹竿,那些石脂自己便会顺着竹竿涌出来。而这些石脂不仅可以燃烧,而且制成的墨远比松墨更加的持久,墨色也更加的有光泽,最关键的是价格也相当的便宜。”

“因为石脂产量很大,虽说制墨过程复杂了一些。但因为产量大,开采也简单的多,所以价格也低得多。在文人之中也更加的受欢迎。更何况,那些石脂在战场之上也是大用处的。用石脂纵火,远比硫磺与菜油要便宜的多,而且火势也更加的凶猛,同样更加的难以扑灭。”

“要知道石脂点燃的火,除了用沙土之外,用水是浇不灭的。这种在军中被称之为火油的石脂,北地诸边军需求量很大。所以兵部每年,都要向肤施郡公府大量的收购。甚至最多的时候,这里的石脂矿有八成都要上缴兵部。有了那座石脂矿,等于端上了金饭碗。”

“原来的肤施郡王,现在的肤施郡公府,靠着今上当初发还的,祖父就藩时候世宗皇帝赏的两万亩地。还有这延川境内的铁矿与石脂矿,以及郡公府自己开发的石炭矿,不用去强取豪夺,每年的进项便足以够一家几十口子人。过的在宗室之中,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用像其他宗室那般横征暴敛,也足以让一家子人过的钟鸣鼎食。所以,自从父王复爵开始,便从不苛刻府中的佃户。肤施郡公府的地租,最多收到不过五成。遇到灾荒年月,也经常豁免租粮。再加上自祖父就藩以来,一向以诗书传家,所以肤施郡公府的名声还不算差。”

“只是老夫万万没有想到,这肤施郡公府在传到老夫手上的时候,居然会有一天毁在这个曾经给府中,带来过丰厚进项的铁矿与石脂矿上。老夫更没有想到,一向以诗书传家自诩的这郡公府,居然也会出现眼中只有钱。为了钱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铤而走险的败类。”

说到这里,这位老郡公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老夫也知道,那座可谓日进斗金的石脂矿,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香饽饽。若不是老夫还是这宗室,身上还有这个肤施郡公的牌位。让某些人投鼠忌器,这座矿早就被人给强取豪夺走了。可即便是这样,最终也是没有能逃过去。”

“就在五年前,也就是那位卓知府上任的第二年。一向不与老夫来往的这位知府大人,突然有一天带着衙役找上门来。说是府中掌管生意的老夫第二子,私下向北辽出售一向严禁出关的火油,还偷着向北辽运送本朝一向查处极为严格的铁器,甚至是直接出售军械。”

“他说的那些,老夫又岂会相信。老夫自认家教还算严格,虽说府中有那几座矿,也算得上半个生意人。可老夫毕竟是宗室,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是都清清楚楚。就算府中出现一两个败类,可这种通敌卖国的事情,也断然是不敢去做的。要知道,这可是谋逆大罪。”

“便是老夫这个郡公,一旦坐实了,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全家圈禁。这种事情,老夫又岂会去做?只是他拿出的那些证据,却让老夫不得不信。而等到老夫将那个逆子找回来的时候,一经审讯却发现都是真的。这个逆子贪图北辽的重金,每年都向北辽走私大量的石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