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乱则天下不稳

定河山 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乱则天下不稳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乱则天下不稳

这位户部尚书,倒是很有一股子气。这些话,将黄琼噎得半响没有吭声。的确,按照权限来说,此事应该自己下钧旨,中书省拿出落实方案,尚书省去执行和具体落实。此事既然涉及到户部,作为户部的主官户部尚书,是没有权利质疑已经制定方案的,只能按照要求落实。

被这位户部尚书气的笑了起来,却没有办法治他罪的黄琼,倒也直接开口道:“寡人说过了,今儿大家在这里是商议。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都可以直接提出来。所以,张大人有何异议,倒也可以开诚布公的说出来。就算话说的过了头,指着寡人骂娘,寡人也恕诸位无罪。”

“寡人不是一言堂。寡人对待事情,一向是在制定的时候,诸位都可以把心里话讲出来,只要于国于民有利,寡人绝对不会治罪,更不是事后找后账。但事情一旦具体定下来,诸位便要无条件的去执行和落实。谁若是在议而不动,糊弄寡人,那寡人就要与他算总账了。”

只是黄琼的话音落下,这位张大人却是脖子一伸,顿声道:“之前殿下的意思,可不是这个意思。殿下明明已经一锤定音决定了此事,这会子又说征求意见。这世上哪有先决定了事情,后面在征求意见的道理?殿下如今受天子之命秉政,又是当朝储君,应该知道君无戏言。”

“殿下如此的反复无常,又何以诚信待天下?殿下这个样子,又何以让臣等敢说出肺腑之言?所以,与其说了却惹怒了殿下,倒是还不如不说。殿下要求臣等怎么做,直接吩咐下来便是,臣到时候玩命落实就是了。至于意见,殿下既然是这个样子,那还是不问的为好。”

被这个家伙这番顶撞下来,气得不轻的黄琼,直接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你今儿必须说。如果不说,寡人今儿就以欺君处理你。别当寡人与你开玩笑,寡人从来不在政事上的事情开玩笑。你是户部尚书,是此事的具体落实有司,你不说出你的想法,寡人怎么相信你们?”

这位张尚书态度不好,黄琼干脆也就没有客气,干脆直接逼着他说。只是面对黄琼的强硬,这位张尚书依旧一梗脖子,怼了过来道:“殿下已经定了下来,臣说不说还有什么用?臣作为户部尚书,按照殿下的要去去做就是了。所以殿下,又何必询问臣有什么想法与意见。”

张尚书的这番对怼,让黄琼心头不由得更加火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黄琼才压制住心头火气:“张尚书,寡人现在再问你,不是你在问寡人。君有问,身为臣子拒绝回答,难道你真敢的就此欺君?难道这就是你身为臣子,该做的吗?张尚书,寡人不管你如何想的。”

“你身为朝廷的臣子,面君时就是这个态度?张尚书,你今儿这个态度,是从内心里面是看不起寡人,还是对寡人有其他的什么想法?还是真的当着寡人,拿着你没有办法?你当你是谁?身为户部尚书,还是两榜进士出身,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面?”

“现在寡人给你脸,你居然主动不要脸。不要脸是吧那好,现在就给寡人滚出去,跪在温德殿外面,好好给你涨涨记性。也好好的想想,身为臣子的职责是什么?圣人的教诲,是不是都学以致用了。什么时候想通,什么时候再起来。想通之前,就在温德殿门外给寡人跪着。”

这位张尚书,也是一个倔强的人。听到黄琼发火也不吭声,一梗脖子直接站起身来,直接走到温德殿外跪在那里。而且还专门跪在了最显眼的地方,腰板子挺得还笔直,跪姿标准之极。根本就没有理会来往太监与宫女,见到一个正二品大员跪在温德殿外,投过来诧异眼光。

在他离去之后,温德殿内的群臣。面对着气头上的这位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谁也不敢为那位张尚书求情。黄琼虽说秉政时日以长,虽说眼睛里面不揉沙子,可对那些大员还是相对客气一些的。最多也就是拿话挤兑的人说不出来话,或是想法子百般挑你的毛病。

像今儿这般,如此雷霆震怒的惩罚一位正二品大员,还公开让其去罚跪,还是他秉政以来第一次。而当着一群大臣的面,让一个户部尚书跪在殿外罚跪的事情,也是本朝自开国以来第一次。本朝兴起于乱世,是依靠造反起家的。随着本朝兴起,原本的门阀制度被彻底打乱。

当年太祖皇帝因为出身的关系,极为厌恶那些仅凭家世,便能授予高官的士族子弟。在齐军进入长安之后,便是大力选拔出身底层的前唐官员为新朝效力。而对那些依靠家族,或是父恩萌得官门阀士家子弟,尤其是前唐一贯依靠的关陇世家,则大势的屠戮,甚至动辄灭族。

所谓满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原本对太祖皇帝杀戮之事,一向多有劝阻的太宗皇帝,以及桂林郡王则不约而同的保持了沉默。而经过太祖皇帝这一手,自后汉开始的门阀制度,随着前唐依靠的关陇世家,被彻底的连根拔起,已经彻底的被消除。与历朝历代重视士族子弟不同,本朝更重视的是,从普通的读书人之中,也就是所谓的庶族之中选拔官吏。

选官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只要不是太监和卖身的奴才,只要不是罪犯或是某些罪大恶极之人的后代,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只要通过科举考试,便会授予官职。而且在晋升上,也并不重视出身。而并不依靠自后汉以来,历代盛行依靠身后世家支持,而形成的世袭制官员。

甚至在官员子弟恩萌,或是进入仕途后的晋升,还做了诸多的限制。说起来,本朝与历朝历代相比,倒是做到了第一个不拘一格选人才。随着科举全面完善,士家全面没落。再加上读书人的普及,经过百余年来演变,本朝实际上,已经逐步形成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局面。

士大夫是什么??士,就是读书人,也就是有学问的人。大夫,就是官员统称。士大夫,就是从读书人之中选出来的文官。马上可以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征战天下需要依靠武官,可治理地方、统筹钱粮更需要是文官。你不能指望,一个目不识丁的人,去治理地方。

所以虽说帝王,一向都是讲究的君权神授、代天牧民,可还是需要文官治理地方,代替帝王施政的。所以,本朝对读书人一向看重。虽说文官不得授爵,可本朝对文官的厚待,在历朝历代之中,也算是独一份的。虽说没有俸田,所有的俸禄全部折算成钱粮,可也着实不差。

而且自高宗朝以来,官员犯错极少有杀头的。一般都是贬职或是罢官,流放便已经是极重的处罚了。像黄琼今儿这般,罚一个二品大员,而且是户部尚书这样的要职,在作为御书房的温德殿外罚跪,可谓是开国以来的第一次。在座的几个官员,又有那个敢在这个时候说话。

这位爷眼下这个时候,被那位张尚书那番话,气得正在火头上。这个时候劝说两句,让这位爷在火头上,搞不好自己在陪着一同罚跪去。到时候,一群一二三品官员,包括中书省的几个相,一同在那里罚跪,这人可就丢大了。所以在座所有官员,几乎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

而吕蒙正想要说什么,却是看了看黄琼铁青脸色,最终还是咽下了要说的话。而黄琼看了看,在座这群官员,彻底失去耐心的黄琼,最终还是失望挥手示意,这群官员可以退下去了。不过在这群官员离去时,背对着这群官员的黄琼,却是突然开口道:“吕大人,你先留一下。”

待所有的官员,都离去之后。黄琼才转过身,沉吟一下开口道:“吕大人,你是正二品的参知政事,也是朝廷的副相,是辅佐君主治理天下的主要助手。此事虽说看起来不起眼,在你们的眼中也许是小事一件。甚至这是得罪这天下百姓,会引起读书人群起围之的事情。”

“所以,从上到中书省的几个相爷,下到地方各级州府的官员,都不情愿去做这件事,甚至可以说有些排斥。但就是这件在你们眼中的小事,在寡人看来却是关系到朝廷是否安稳的大事。其一,宁夏府地处陕西路、陇右路之间,隔着贺兰山与北辽交界,位置相当的重要。”

“此次宁夏之乱,汉人不是被迫逃难,就是被拓跋继迁强征当兵,作为用来磨损官军战力的消耗品。现在的宁夏府,汉人已经是十不存一二。甚至几个州县,已经是空无一人。怀远州的边军,可谓已经到了后方严重空虚。不过三千边军,所需的粮草都只能从陇南等地转运。”

“放着宁夏府灵州周边几百万亩上好,拥有黄河百害唯利一套的河套平原,就如此白白的荒废,却变相在加重陇右百姓的负担,这无疑是最大的浪费。而现在的宁夏府汉人数量,甚至已经到了如果北辽,选择从宁夏府入寇。只要绕过怀远州,就连一个报信的百姓都找不到。”

“而寡人此次宁夏平叛和善后,虽说彻底处置了平夏部,以及宁夏党项最大部族野利部。但吕大人,寡人不可能将整个宁夏府的党项人杀光。现在宁夏府,党项人还是占据大多数。宁夏府北有北辽,西面的陇右西部诸州府,东面的陕西路延安府,都还有大量的党项部族。”

“陇右一向都是本朝最大的军马产地,朝廷战力最强的边军,四大营、西京大营马军,所需大量战马,除了少数契丹马来自山西路北部群牧司之外,几乎有七成来自陇右。一旦宁夏再次不稳,与之山水相连,同样有着大量党项部族的陇右西部诸州县,恐怕都会出现不稳。”

“单凭陇右路自身,很难大量的迁移百姓到宁夏,根本就无力填补如今宁夏府的人口空缺。而这种情况若是放任下去,恐怕宁夏府早晚还要出大乱子。吕大人,西北乱则天下不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