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九百三十章 隐忧

定河山 第九百三十章 隐忧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九百三十章 隐忧

犹豫了一下,杨继元还是开口道:“陛下,臣的建议,在湖广战场还是以守为主。重点,还是放在江南西路为宜。江南西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拿下江南西路,叛军无法连成一线。而从目前江南各地的军报来看,三路叛军应该还是采取区别对待的办法。将主战场放在江西。”

“利用叛军若是想要攻占江宁,而必然夺取江南西路策略。以及叛王与伪朝,都驻扎在江南西路的现状。将江南西路变成一个大战场,引诱湖广的叛军向东增援。就算无法一同解决湖广叛军,但也要将湖广叛军大部分,吸引到江南西路战场上,以减轻湖广那边的压力。”

“至于福建路叛军以原福建路,本地的叛乱卫军为主,战斗力很差。不仅兵员逃亡甚多,而且各级武官现在腐化的,大部分外出都只能乘坐轿子。最为关键的是福建路那里,叛王并未能够彻底的完成控制。尽管整个福建路的卫军,甚至包括很多文官,全部参与到叛乱之中。”

“但在叛军未彻底拿下江南西路之前,福建路那些叛军将领,大部分还处在首鼠两端的地步。最为关键的是,福建路的叛军现在内部并非是铁板一块,已经隐隐有了各自割据一方的趋势。否则,叛王调动军马,想要从福建路进攻两浙,福建路各地叛军,响应却是寥寥无几。”

“要知道,两浙的卫军烂的程度,也不比福建路好到那里去。大家都是大哥笑二哥,谁也别笑话谁。若是福建路叛军全力进攻,两浙现在恐怕早就丢了,但却恰恰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要么叛王压根就没有真正控制福建路,要么就是福建路内的叛军,自己内部也乱了套。”

“臣的想法,在福建路还是以诱降为主。之前叛军起兵,一时在江南占据优势,福建路卫军大部分被各级武官裹挟叛变。如今朝廷在江宁与赣州,连续两场大捷,福建路叛军内部内部现在恐怕人心浮动。只要朝廷派人表示既往不咎,福建路叛军未必没有争取一部分的可能。”

“重点,还是放在江西战场之上。利用江南西路的重要位置,以及连续两场大捷给叛军造成的压力,将湖广战场的叛军,调动到江南西路战场上,对朝廷才是最为有利的。陛下,如果江南西路不重要,叛王拥立的那个伪帝,为何将行在放在了赣州,也不迁到其他地方?”

说到这里,便是一样傲气十足的杨继元,想起自己前任在任时,与面前这位主提前着手布置的这盘棋,也不由得感叹道:“老于虽说为人书生气,太过了一些。可在这眼光上,却是比臣强得多。这些东西,恐怕都在他提前算计之中,江南能形成如今的格局,他功不可没。”

“陛下,臣原本对老于还有些不服气。认为他之所以能得陛下的器重,不过是跟随陛下在郑州平叛,是陛下在潜邸的旧人罢了。可现在看,臣实在不如他很多。臣以为,老于既然已经定下了如此格局,实际上已经将先机牢牢控制在手中。只要不轻敌冒进,不会有大的纰漏。”

杨继元最后虽说没有明说,但却是有些委婉的提醒黄琼。于明远之前的部署,如今看已经起到了奇效。既然如此,还是按照于明远之前的策划走为好。一味的急于求成,只能会出大问题。不过,虽说没有明说,但最后杨继元还是提出,将在两淮训练的三万军马也交给曹锐。

而他这番话的背后用意,黄琼自然是听出来的。只是黄琼并未立即下了决心,而是陷入了沉吟。见到黄琼一时没有回答自己,杨继元正想在劝劝的时候,却是被傅远山给拉住了。傅远山微微摇头,示意他在沉稳一些,要给黄琼一定的思考时间。这种事关大局不能一触而就。

心中也知道,傅远山作为统筹全局的宰相,实际上承受的压力远比自己大的多。杨继元虽然有点二愣子性格,可也不是一味的不知道好坏。既然傅远山这个宰相都能忍,自己再多忍忍也没有什么,毕竟这事真的不能太操切。被傅远山拦住他,便也学着这位宰相坐到椅子上。

慢慢的品起茶来,倒也没有着急催着黄琼下决心。二人都还算是清官,这宫中的名茶让他们买是买不起的,除非一家老少都节衣缩食。今儿正好逮到这个机会,还不得好好的品尝一下?于是此时看着地图陷入沉思,心中一再反复推敲的黄琼,却没有理会二人在做什么。

一直到快用膳的时候,黄琼才站起身来,看着面前一文一武两员大将,依旧是没有说话。直到将二人看得有些毛骨悚然,才断然的道:“那就依二位所提议,下一阶段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江南西路。若是在江西大战时,湖广叛军按兵不动,就让曹锐战后经江西直入湖广。”

“傅相,在江西大战这段日子里,你要亲自安排统筹江南西路的粮草供应。一定要保证江西战场,官军的粮草供应。杨枢密,你要保证两个方向战场,所需炮药与炮弹的供应。同时,你也要时刻做好南下准备。必须要的时候,如果江南战局有需要,朕也会派你去江南。”

在叮嘱完傅远山与杨继元之后,黄琼沉吟了一下,最终还是将在两淮训练的两万新军,全部调拨给了曹锐。叛军在控制区大势强行征兵之后,眼下叛军已经将近三十万。曹锐的军马,的确有些太少。就算南调的两大营精兵在精锐,可也不是三头六臂,兵力太过悬殊也不行。

犹豫了一下,黄琼又单独交待杨继元,一定要防止叛王水师,从海口进入大江,并沿江而上直接进攻江宁府。让他立即给曹锐下手令,让其将在江南西路缴获的叛军大炮,留下部分自用后,其余的立即转运到江宁府,以加强江宁府的守备。并要求江宁府一定要做好防范。

叛王手中那支说是商船队,但随时可以转化成为水师的,庞大海上力量,总让黄琼隐隐有些担心。朝廷沿海水师建制不少,从广南东路一直到河北路,沿海诸路都有水师。但从永王的奏报来看,这些水师都只有无法出远海的小船不说,内部则更是已经腐朽不堪到了极点。

一旦叛军那支实力远超朝廷,随时可以变成水师的商船队沿江而上,上可以直抵武昌府,下可以随时进攻江宁府。别说抢占沿江战略要地,就是单单在江宁府上驻扎下来,就足以切断大江南北两岸之间的联系。到时候,江北的援军在想着增援江南战场,恐怕就很困难了。

在傅远山与杨继元离开后,黄琼亲笔给曹锐写了一封密旨。让他先集中兵力,先解决江南西路的叛军,同时要做好在江南西路长期作战的准备。并要随时提防湖广叛军东调。至于进军广南西路,叛军老巢事情先不要考虑。末了,黄琼还加上了一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在密旨发出去之后,黄琼心思又放在了长江上。曹锐已经进抵江南西路,江宁府现在需要一个有利的人去坐镇。只是这个节制江南东路军政二务的人,虽说未必一定只能要武将,但也绝对不能对军务一窍不通。至少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率军抵御,极有可能沿江而上的叛军。

反复掂量良久,黄琼也没有琢磨出这个人选。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人,如今已经奉诏返京的永王,倒是一个相当合格人选。只是黄琼在沉吟良久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选择。江宁府现在看着在后方,相对比较安全。可在对方有一只强大水师情况之下,那里未必就真的安全。

派永王去,一旦出现什么危险,有些人恐怕又要不安稳了。如果永王出了什么意外,自己恐怕更是满身是嘴,都未必能够说得清楚了。更何况,如今自己那位七嫂又有了身子,注定不能与他同去。而若是没有一个可靠的人管着,永王的那个性子,自己也实在有些不放心。

至于现在将杨继元放出去,黄琼更是想都没有想过。江南已经有了一个曹锐,若是在把杨继元放下去,那就不是强强联手,而是相互掣肘相互制造干扰了。这二位主,都是一贯都要自己说了算,而且只认为自己对的人,两个同样性格的人放在一起,那就是一山不容二虎了。

站起身来,黄琼在温德殿内踱步良久,也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人选。直到太监来请示,晚膳在那里用,有些疲惫的捏了捏自己的鼻梁,黄琼才停止了思索。停下了思索之后,略微一沉吟,黄琼还是去段锦那里用膳。何瑶与段锦寝宫都是挨着的,去她那里可以与孩子玩一会。

到了段锦那里,黄琼才发现不仅何瑶在,司徒唤霜与蔡氏也都在,就连其他的诸女也在。黄琼这才知道,自己以为的身边这些女人,大多数压根不知道菜怎么做,恐怕连菜油种类都分不清主。除了做过家庭主妇的几个了之外,里面还居然真的很难得有几个会做饭的。

今儿还有人专门下厨给大家,整治了一桌子大理国风味的酒菜。当然,不是她们自己做的,而是黄琼第一次参加大朝会,大理国使节进贡给黄琼的几个大理国女子之中,还是有擅长厨艺的了。而这个人,今儿才被段锦给发掘出来。段锦便拿出了一些体己,让她整治了饭菜。

在宫中,帝王与嫔妃大多数都是御膳房,每日按照定制给进膳的。当然,有的嫔妃为了讨皇帝喜欢,会做菜的也想法子,在宫中置备一个小厨房。以便投机取巧,用自己擅长的饭菜,来让被御膳房千篇一律,弄得吃饭成了最大头疼事情的皇帝,平日里多来自己的寝宫来几次。

当然,段锦是没有这个觉悟,为黄琼更为挑剔的口味,而亲自下厨的。同样出身皇家的她,别看在江湖也曾经行走数年,可做饭这种事情一向都是敬而远之。至于何瑶倒是会做,可这口味,总让黄琼感觉活在随时有可能中毒的阴影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