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招揽赵云开始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回来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回来了!

刘平想到过可能会有百姓前来迎接,也想到过程绪会出城相迎,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在这么远就见到这样的场面。

说实话,因为突降的大雪,刘平原来是准备宿营,等大雪结束之后,在继续行军的。

然而,从蓟县方向匆匆而来的信使,却打消了刘平的这个想法,因为他有必须要前行的理由,别说下雪,就是下冰雹,乃至下刀子今天这路也要走下去。

十里!

整整十里!

望着大雪之中,满山遍野的人潮,刘平感觉人山人海已经不足以形容眼前的景象了。

刘平从来没有在这个时代看到这么人,无数人的声音汇聚成了一阵又一阵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

“万胜!”

看到涌动的人潮,听到此起彼伏的万胜的呼声,热血再一次被点燃的刘平大喝一声,独自一人骑马冲出大军之中。

战马在鹅毛一般的大雪中疾驰,短短二里的距离,转瞬即逝,行至人潮百步左右,刘平勒住缰绳,停下身形,然后翻身下马!

翻身下马后,刘平整理盔甲,深吸一口气,右手扶剑,左手自然摆动,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去,而身后那两万多依旧在按着既定速度向前进的幽州大军,则成为了刘平最好的背景。

在数万幽州百姓的眼中,身材并不高大的刘平,此时却有了一种虎踞龙盘的气势!

就这么一步一步,刘平走到了距离率领蓟县所有留守官吏,以及十余万百姓出城相迎的程绪身边。

刘平在距离程绪约十步的地方止步,先向前看向程绪,然后环视四周。

欢呼声一刻都没有停下,可是望着大雪之中,须发已经全白的程绪,望着大雪之中,数以十万计的幽州百姓。

刘平的眼睛有些湿润了,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萦绕在刘平的心头。

苏轼歌曰,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说的是不是真的自己不知道,可是今天刘平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那一份赤城想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说的一点都没错!

这一瞬间,刘平在这种浓浓的情绪的刺激下,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了,这并不长的时间,刘平身后的大军,在吕布的率领下也已经缓缓的来到了刘平的身后。

刚刚还此起彼伏的“万胜”之声也渐渐的停止了下来,包括已经在风雪中不知道已经站立了多久的程绪在内,身后的幽州骑军,身前的幽州百姓,十余万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刘平的身上,连时间仿佛都在这一瞬间被定格了。

无数人的目光聚焦之下,刘平的内心被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充斥,是激动?是自豪?还是一种被爱戴的喜悦?

到底是哪一种情绪可,刘平此时根本就分辨不出来,但是他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

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平终于将将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刘平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行了一个拱手礼,然后大声开口。

为了应对今天,蔡琰是专门教过刘平的,就是怕刘平在幽州百姓面前露怯,然后蔡琰在怎么也想不到,激动之下刘平早就把自己教过的礼节还给自己了。

然而,这虽然不是汉军标准的还师礼,但却是刘平内心中最想说的话。

“刘平率领幽州子弟出征,历时半载,向南剿灭不臣,护我幽燕安定,向西横扫异族,振我汉室声威,如今不辱使命,德胜而还!”

然而,估计蔡琰也想不到,刘平不按规矩出牌,而以迂腐、古板而著称的程绪,竟然也没有走那传统路线。

刘平话音刚刚落下,不知道在在风雪中站立的多久的程绪,突然上前一步,中气十足的开口了。

“臣,程绪,率领留守官吏及全城百姓,恭迎前将军,幽州牧,凯旋!幽州军,万胜!”

说完后,已经须发全白的程绪一揖到地。

在程绪的带领下,从幽州各地赶来的,数百名在战时负责留守的幽州官吏,像程绪一样整齐划一的倒地。

随着程绪的“幽州军,万胜!”

刚刚在短时间内有些沉寂的气氛,瞬间被再次点燃。

“幽州军,万胜!”

欢呼声再次此起彼伏。

刘平猛地闭上眼睛,没有让自己眼眶中的泪水流下,深吸一口气,然后睁开眼睛,对着身前的程绪,留守的官吏,乃至十余万出城相迎的百姓,行了一个汉军军礼。

行礼之后,刘平将右手缓缓举起,举到最高处时将拳头紧紧握住,然后刘平用尽全身的气力高呼。

“天佑华夏,汉军威武!”

随后,从刘平身后的幽州骑军开始,呼喊之声传遍天际。

这时候,刘平缓缓的走上前去,将程绪缓缓搀扶起来,等程绪起身,将身体站直,看向自己。

距离远的时候,还不是太明显,然而两人面对相望的时候,若不是亲眼所见,刘平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几个月前还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的程绪,会变成眼前须发皆白,形容枯槁,眼眶深陷,骨瘦如柴的样子。

感受着程绪那皮包骨头的双手,刘平甚至都感受不到一丝温度,如果不是眼前的程绪还有呼吸,眼神依旧犀利,刘平甚至感觉眼前的是一副活着的干尸。

看到程绪这一副油尽灯枯,刘平知道,程绪恐怕就是靠着一口气支撑着,一阵心酸袭来。

用手握住程绪那干枯,冰凉的双手,刘平感慨道。

“程先生辛苦了,我回来了!”

看着将自己搀扶起来的刘平,听到刘平那句“我回来了”程绪感觉心中的那份重担彻底卸了下来!

程绪用最后的意志,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吐出一口浊气之,看着刘平看向自己的目光,感受着刘平用力握紧的自己的那如同枯枝一样的双手,用一种无比自豪的语气说道。

“主公,程绪不辱使命,蓟县无恙,幽州无恙,如今主公凯旋……”

说着,程绪松开了紧紧握着刘平的手,颤抖着,将腰间的宝剑解下,双手捧握,送向刘平。

“如今主公凯旋,绪终于可以卸下这副重任了!”

说完这句话的一瞬间,被压抑的太久的情绪,在这一瞬间如同洪水一样冲破的大堤的阻拦,倾泻而出。

程绪闭上了眼睛,可是泪水却丝毫不受控制,依旧如同泉水一般喷涌而出,除了程绪自己,没有人知道为了给刘平提供一个安稳的后方,这整整六个月,程绪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周围,返回的幽州军,与幽州百姓,雀跃不止,

“天佑华夏,汉军威武!”的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在所有人的正中央,老泪纵横的程绪举着双手向刘平奉上宝剑,然而直到程绪止住泪水,刘平也没有接受伸手接过宝剑,说实话,他不敢接,他怕接过之后,靠一口精气神撑着的程绪会当场倒地!

止住泪水的程绪,睁开眼睛,带着疑惑看向刘平。

刘平给了程绪一个笑容。

“程先生,怎么这么快就想撂下担子了?”

刘平的话让程绪一阵愕然,刘平继续说道。

“此地距离蓟县还有至少十里,平还没有到蓟县,程先生现在还是幽州留守,行百里而半九十可不是先生做事的风格,先生以主人的身份护送平及大军返回蓟县可好?”

虽然不太理解,但是程绪还点了点头,将举着的宝剑收回,左手握持,微微欠身,右手向前一指。

“主公请!”

“好!请程先生上马为大军引路!”

程绪领命,一边布置任务,一边命随从将马匹引来。

看到程绪重新振奋起精神,刘平果断将伸手召唤郝昭,郝昭迅速下马来到刘平身边,刘平在郝昭身边耳语两句,话听到一半

郝昭猛地抬头看了一眼重新开始忙碌的程绪。

然后他看到了刘平点头的动作,瞬间就明白了刘平的意思。

停顿了一瞬间,只见郝昭点头大声回复遵命,后很快重新骑上战马,扯着嗓子开始吆喝。

“主公有令,大军继续返回蓟县!”

郝昭就这样一边大声传达刘平的命令,一遍纵马想大军后方的辎重营疾驰而去。

程绪听到郝昭的声音,带着笑意看了一眼纵马而去的郝昭,微微一笑,他从军报中知道刘平身边这个机灵的小子,于是没往深处去想。

程绪没往深处想,因为他不知道刘平跟郝昭到底说什么,可是郝昭却不敢怠慢,仅仅看了程绪一眼,郝昭就知道刘平说的一点都没错。

刘平对郝昭耳语的是,“快去通知华佗先生,让他做好准备救人,我担心程先生快不行了!以传令行军的名义,不要被程先生看出来了,明白么?”

随着刘平的命令传达,程绪的引领,在十余万扶老携幼的百姓的伴随下,幽州军踏上了最后的十里返程之路。

由于有了百姓的跟随,幽州军的行军速度不可避免的被放缓了,说实话在隆冬时节在北地行军数日,士卒们早就疲惫了,如果不是有刘平的人望,以及充足的物资保障,就是直接哗变也不是不可能的。

行军速度被放缓,等于返回蓟县军营的时间也被延后,如今又碰上了大雪,可是两万幽州军不仅没有一个人抱怨,反而士气无比的高昂,小伙子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胸脯挺起,腰板也挺得笔直。

总而言之,所有幽州军的将士,都将自己最好的精神状态表现了出来。

而幽州的百姓们,在看到跟随小刘使君出征,德胜而还的幽州军这整齐划一的队列,高昂无比的士气,精锐无比的士卒之后,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他们眼中,这些小刘使君带回来的正规军,却是更符合他们心目中子弟兵的形象,至于之前大战之前被临时征调的骑军,则很悲催的被幽州的百姓们归入了民兵或者说是辅兵的行列。

大军还没有走到蓟县,可是大多数的幽州军将士已经从马上下来了,他们把战马让给了与他们一路同行的老弱妇孺,而无论是士卒还是百姓,似乎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应该。

孩子们开始缠着幽州军的将士们讲述战斗的故事,有一些生性开朗的士卒,甚至直接把还在驾到了自己的脖子上,逗得孩子们笑声不断。

从午后,一直到日落,浩浩荡荡的队伍终于返回了蓟县。

当队伍最终抵达蓟县的时候,整齐的队列已经荡然无存,可是人心却因为这散乱的队列而紧紧的凝聚在了一起。

说实话,真正带队前行的吕布,对于这副样子是极为不满的,行军能行到这个样子,能不能重新组织起来都是个问题!

然而让吕布非常意外的是,当到达蓟县,重新集结的号角声响起的时候,训练有素的幽州军将士,将身上的孩童放下,将骑在马上的老弱妇孺搀扶下来,然后重新跨上战马,一个个从和蔼可亲的模样,重新变得威风凛凛!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那支让草原异族闻风丧胆的幽州汉军重新出现在了蓟县城外。

且不说吕布是不是被惊掉了下巴,刘平一直希望灌输给幽州军的那个子弟兵的概念,从字面意思真正的开始深入人心。

至少对于这一天与十余万百姓同行的两万幽州军而言,守护幽州,守护幽州百姓,真的进入了很多将士的心中,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些骑在自己脖子上开怀大笑的孩子!

如果说有谁对于眼前这副军民相融,鱼水情深的状态感触最深,那很明显就是跟随在大军之后,希望可以加入幽州军,的被救赎回的那五千汉民。

看到幽州军民的这副模样,他们对于未来重新杀入漠北,信心十足!

如果刘平能看到这样一幕,恐怕会无比的欣慰,如果让刘平给这第一批真正的子弟兵打个分,刘平很可能会他们打一个99分,剩下的那一分是怕他们骄傲。

然而刘平此时此刻却没有了任何的心情,程绪这位父亲留下的老臣,牵动了他的心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