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招揽赵云开始 > 第二百二十三章 没有书?那就编!

第二百二十三章 没有书?那就编!

如果不是还有四万一直在严守中立的幽州军的存在,去卑恐怕会在第一时间就被愤怒的鲜卑和匈奴的贵人们直接撕碎。

可饶是这样,去卑就成为了所有异族的眼中钉肉中刺,各种招数不要钱一般的向去卑招呼。

在连续不断的刺激之下,去卑的怒火终于被点燃了,既然忍让不行,那老子就干脆什么都不管了,你们这些混账不是不让我抢么,那好,那谁也别想站到便宜!

杀戮,成为了去卑最后的决定。

去卑虽然是草原上几支力量中最弱的一支,但是他也带来了超过六千骑兵。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去卑带着自己的六千骑兵,悄悄的从被大军围困的营地中冲了出去。

这一下,去卑带着这六千骑兵,如同恶狼出笼一般,冲入了茫茫草原,一场无比血腥的杀戮随之开始了,这无情的杀戮震惊了所有异族。

当回过神的异族们想要有所动作,集体将突然暴走的去卑一举消灭的时候,因为严守中立而被所有人忽略了的四万幽州军却突然出动了!

四万看戏看了接近一个月的幽州骑军,突然出动,数量竟然的幽州大军稳稳的跟在去卑所部的身后,这拉偏架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对于反复无常,卑鄙无耻,胆小如鼠的去卑,无论是鲜卑人,还是匈奴人都可以不当一回事,可是没有敢那幽州军不当一回事,君不见上一个被幽州军盯上的人,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更别说一直矗立在桑干城外那座巨大的京观了!

而张郃和高览出兵的原因,依然是之前那个理由,严守中立,怎么对待那些轲比能的移民,幽州军不管,可是如果在幽州的地界上发生火并,那就是对刘平不敬,对刘平不敬就等于是幽州军的敌人。

至于一旦成为幽州军的敌人,会遭遇什么,想想就不寒而栗!

有张郃和高览的话,直接干掉去卑就不再现实了,别说打不过,就是能当过,也没有人愿意在这寒冬腊月跟兵强马壮的幽州军死磕。

既然不能直接冲突,去卑以及其他的异族就开始了一场杀人与救人的竞赛。

虽然杀人比救人容易,虽然去卑毫无底线,毫无顾忌,可是人数相差十倍之下,去卑一点都占不到便宜,然而这却让去卑渐渐的冷静了下来。

冷静下来的去卑明白,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程度,他早就没有了任何回头的余地了,现在如果死死的抱住刘平的大粗腿,或许还有一丝希望,可是如果现在还有什么首鼠两端的心思,一旦被刘平放弃,那他就等于死路一条!

既然没得选了,他决定赌一把!

然后,彻底明白了自己出路的去卑,一边派人前往自己的草场,趁着隆冬时节,将族人直接迁移到幽州。

另一方面,去卑撕下了自己所有的面具,除了一直在严守中立的幽州军和自己人,去卑开始直接杀戮整个草原上一切可以杀戮的东西,至于被杀的是不是轲比能的余孽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幽州军会不会继续严守那可笑的中立!

去卑疯了!这是草原上所有异族中的贵族中所流传的话!

去卑这个突然的变化,其实救了始作俑者的张郃和高览也是没有想到的,不过两人对去卑的这个变化却是乐见其成,反正死的也是汉人,异族就是死多少他们都不会心疼!

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张郃、高览版本的驰名双标就此诞生。

去卑的人可以随便杀人,不管杀的是什么人,都不需要担心幽州军的攻击。

可是被攻击的人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不管是不是轲比能中部鲜卑的余孽,只要胆敢反抗,打着中立旗号的幽州军,则在张郃、高览的带领下蜂拥而至为去卑撑腰。

当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当异族们被打着维护中立的幽州军杀的鬼哭狼嚎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一切都变了。

去卑已经疯了,而幽州军则在装疯。

如果说曾经的时候,草原上的所有力量抱团凑在一起的时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幽州军,甚至如果愿意付出一定的伤亡,就是直接将刘平灭了都没问题。

可是随着轲比能被灭,去卑反叛投敌,草原上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扔下自己的部落,打算跟着部落大人们来幽州捡便宜的牧民们,已经离心离德了,每天都有牧民趁着夜色离去。

南匈奴左贤王刘豹,是第一个反应过人,他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草原上再也不是他们可以肆意妄为的天下了,带着劫掠的人口,财富,领着自己的兵马,第一个不辞而别,一路向东而去。

随着刘豹开头,各个部落大人纷纷离去,数万的大军几乎是在几日之间消散的无影无踪,最后一个离开的西部鲜卑首领步度根,在心中了然,想要恢复曾经檀石槐的荣耀,已经不再可能。

随着步度根,带着西部鲜卑最后一个离开,持续太久的杀戮终于进入了尾声。

等到沮授从河内返回代郡的时候,包括呼厨泉、步度根、刘豹在内的异族的所有异族已经全部退出了幽州的境内,唯独剩下了被张郃和高览厌恶的去卑在摇尾乞怜。

对于自己离开的这一个月突变的局势,沮授是目瞪口呆,在从去卑口中得知,他已经悄悄命人返回自己的领地,让自己的部众悄悄的前来幽州,唯一让沮授不安的地方也彻底存在了。

于是,这个冬天,草原上的最后杀戮开始了。

当三月末,收拾好了一切的沮授,返回蓟县的时候,自然是直接将代郡和上谷的变化告知了刘平。

“主公,我幽州的草原上已经不存在一个异族了!”

经过了沮授的一番解释,刘平心中五味杂陈,至少二十万异族死在了各方势力的角逐之中。谷

知道五胡乱华存在的刘平,从重生开始对异族就没有任何好感,他甚至说过只有死掉的异族才是好异族的话。

可是当至少有二十万人,真的死于无休止的杀戮的时候,刘平的内心五味杂陈,虽然圣母心没有泛滥,可是刘平知道自己真的被狠狠的震撼了一下。

好在过度的忙碌让刘平没有时间因为这些东西而彷徨。

事实上,沮授在返回蓟县之后,刘平不仅没有得到解脱,反而更加忙碌了,忙的甚至脚不沾地,毕竟他需要带着第一次来到蓟县沮授,好好的游览整个蓟县,毕竟整个幽州有资格当沮授导游的也就刘平一个。

当刘平问沮授想从哪里开始看的时候,沮授毫不犹豫的说道。

“八大学院!”

不过沮授的这个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

经过沮授的提醒,刘平才反应过来,原来在沮授本人赶到蓟县之后,他那八所学院的院长已经到齐了,事实上不仅院长们到齐了,就连自己邀请的贤达们也差不多到齐了,是时候召开第一次幽州教育界的第一次全体座谈会了!

毕竟在刘平看来,有些理念还是早一点说比较好,有些东西一旦晚了,就失去了它应该有的价值!

于是,刘平头脑一热,以幽州八所学院院长为主的教育会议就开始了。

虽然刘平的初衷是考虑发展教育的问题,可是刘平做梦也没想到后面的发展完全超出了刘平的预期。

这帮院长们,刚开始还在根据刘平的想法,谈论如何培养各种人才,然而,半天都不到,方向就从培养人才,转变到了讨论了刘平在兴平元年年末公布的数条公告上。

然后从教育界开始的座谈会,渐渐的变成了对于刘平施政纲领的分析,还有整个幽州、冀州未来的讨论,好在,这帮平均年龄超过50的老先生们虽然品头论足,但是总体还是持褒扬的态度的。

说实话,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刘平是不准备继续谈下去的,不过在沮授的建议下,刘平决定在让这帮家伙说一天,然而问题就出在这第二天上。

第二天会议伊始,因为刘平的婚事细节找刘平和沮授商议的郭嘉,来到了会场,然后他直接就被谈论的话题吸引了,然后就悄无声息的留了下来。

郭嘉自己留下来也就算了,他还通知了其他在蓟县而没有参见会议的刘平的幕僚,将手头的事务交给副手赶紧过来州牧府,不过这一天郭嘉等人并没有直接参与讨论,而是在静静的旁听,和详细的记录。

随着讨论的范围拓展,与会的人员随之增多,整个会议的进程开始向着刘平无法估计的方向发展。

当刘平询问郭嘉,“奉孝为什么要留下来旁听?”

郭嘉淡淡的谈到,“以天下之大,就算是大汉天子想要将如此多的圣贤,大儒召集在一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幸聆听如此盛会怎么可能会放弃,主公莫非以为嘉傻么?”

刘平直接就无语了,你不傻,那比猴还精!

心里吐槽,不过刘平却有了明悟,郭嘉说的确实不错,自己选定的八位院长都是才智卓绝之辈,就算是唯一一个拉低文化水平的苏双也是商业奇才,再加上那一堆从大汉各地赶来的人才,只要智商能达到普通人的程度,就算什么都不干,能听他们高谈阔论也绝对会收益颇丰。

就拿刘平自己来说,自己的所有想法,在方向是是没错的,但是在细节上问题绝对不少,短短两天的时间,刘平就收益颇丰。

于是刘平决定将会议继续开下去,同时扩大规模,该通知到的就都来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随着刘平的一声令下,第三天,凡是在蓟县,以及蓟县周边的中高级文官,全部参与了进来,开始旁听,就连不少此时在蓟县的中高级军官都是开始列席,这一天,参加会议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六十人!

第四天,刘平治下,郡守以及以上的文官,中郎将以上的武官,以及其他被认为有潜力的年轻俊杰,已经从各处各地向蓟县汇集。

随着时间的推进,参加会议的人数越来越多,终于在第五天突破了百人大关,刘平任命的冀州刺史孙瑾,和新任中山太守甄尧也在这一天也从卢奴赶到了蓟县。

第七天,负责镇守冀州南部的中郎将张辽也赶到了蓟县,自此刘平麾下,有资格参与决策的所有高层聚齐,如果曹操现在突然渡河北上,估计能直接从清河国一路打到蓟县!

事实上,从第五天孙瑾赶到之后,整个会议的主导权就回到刘平和沮授的手中,不再是没有边际的高谈阔论,而是开始在沮授的有意引导下,开始就刘平已经实施和准备实施的方略进行详细的剖析。

别的不说,仅仅一个蒙学教育就让刘平汗颜。

自己想要从蒙学开始普及教育,有教无类的想法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赏,可是到底该如何普及蒙学呢?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刘平问愣了,刘平老老实实的回答郑玄老先生的问题。

“平以为,自然是从识字开始!”

郑玄嘉许的点点头,开始向在场的一百多人幽州高层介绍他这些年普及蒙学的经验,总之一句话,推广蒙学不易!

在郑玄的详细叙述之后,刘平才知道,汉代正经的蒙学读物只有一本。

而这个,是秦代李斯作的、赵高作的、胡毋敬作的三书合在一起编成的,断60字为一章,共55章,用郑玄的话说,字数不少,但是重复字的比例相当之高,而且晦涩难懂,用来为孩子启蒙其实并不合适。

然后郑玄老先生就提出了一点建议。

“如今使君治下,群贤云集,使君何不借此机会,集群贤之智,编写基本适合孩童启蒙的蒙学读物呢?”

听完郑玄的话,刘平的脑子里瞬间就开窍了,没有书可编书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