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招揽赵云开始 > 二百六十二章 肥羊与大忽悠

二百六十二章 肥羊与大忽悠

三国从招揽赵云开始

如果荀彧知道刘平的口头禅,估计会在听到“四大媒婆”这个称呼的时候直接来一句“卧槽!”

可知刘平口中的媒婆都是什么人啊!

在荀彧看来,沮授是不亚于自己的存在,郭嘉挑动袁绍与公孙瓒大战使得刘平渔翁得利,已经被称为“鬼才”,田豫在河北有“白起再世”之称,提到“田阎王”的名字甚至可以止小儿啼哭,唯一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田畴却引导了吕布与刘平的合流!

就这么四个堪称人杰的人物,刘平竟然称呼他们为“四大媒婆”,听到这个称呼荀彧险些直接喷出一口老血!

看着被惊讶的彻底失去名士风范的荀彧,孙乾感觉自己终于彻底扳回了局面,名士又如何,王佐之才又如何,还不要被自家老板刘平的出其不意,完全不着调的评价震惊。

感觉大胜一场,占了大便宜的孙乾开始详细地向荀彧介绍刘平这四位夫人的来历,这曲折的过程以及刘平的对于臣属的信任,使得荀彧惊叹不已,能让自己的手下逼着娶四个美人,这种好事为什么自己碰不上?

同时,荀彧对于刘平那对于臣属们远远超出常人的信任,更让荀彧唏嘘,自己的主公曹操已经算是难得的明君了,刘平的才能绝对无法和自己的老板曹操相提并论。

但是就单单看信任和放权这一点,自己的老板曹操还真的无法超越刘平,毕竟人家可是敢将大权彻底交给臣下的,更让荀彧惊讶的是,似乎刘平的每一次放权几乎都能得到远超出信任的回报。

想到这种绝对的信任,荀彧突然就有了一种明悟,恐怕这就是刘平可以在接下刘虞死的时候那副烂摊子,还能绝地反击的原因吧。

再往下想去,荀彧突然就盯着了笑得无比开怀的孙乾,同时想到为了保护孙乾刘平甚至专门派出的三千幽州骑军随行,而且还带上了河北名将张郃作为护军的统帅保护孙乾,足见刘平对于孙乾的看重。

想到这里,荀彧的心思瞬间就活络了起来,按照孙乾自己的说法,根据刘平这一贯对臣属的信任来看,恐怕此次孙乾来负责商讨与己方结盟以及联姻之事,手中的权限恐怕绝对小不到哪里去。

拥有了巨大的权限,在己方的底盘上,又知晓了孙乾的底细,荀彧脸上的笑容已经带上了些许邪魅的感觉。

一边盘算可以在孙乾身上压榨出什么利益,一边打量依旧带着浓浓兴奋的年轻人,眼前的孙乾在荀彧眼中的地位和作用瞬间就被拔高了不少,从一颗英年俊才瞬间就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肥羊。

肥羊,有谁不喜欢呢?

至于孙乾所拥有底线的问题,荀彧已经不太在意了,不管他孙乾有什么底线,难道还能逃脱的了主公曹操手下谋士群的魔掌么,不借着这个机会拔掉刘平一层皮,荀彧感觉自己和自己的侄子荀攸以及同意出谋不拘一格的戏志才就愧对自己的声名了。

带着各种心思,荀彧开始和颜悦色的和孙乾高谈阔论,而孙乾这个荀彧眼中的肥羊同样没有闲着,他一边将自己肥羊的扮演得淋漓淋漓尽致,一边不动声色的将目光撇向不远处。

在孙乾斜视的目光浸透,一堆篝火正熊熊燃烧,火堆边上,河北名将张郃正和一个年轻的曹军将校畅谈,孙乾很惊讶,到底是什么人竟然可以吸引张郃的目光。

孙乾一边和荀彧演戏,一边开始思索的记忆,而回忆的内容,正是这几日张郃和自己同行过程中,宿营休息的时候,张郃对自己讲述过的内容。

而其中两人在谈到幽州才俊何其多的时候,张郃曾经叹息过,在幽州还未及冠的小字辈之中,与看好楼班的吕布不同,他张郃最看好的他坑得不轻不轻的那个郝昭。

为了满足孙乾的好奇心,张郃还不避讳家丑的,将自己与郝昭初次见面,也就是他中计被俘的经详细地讲述了孙乾,惊心动魄的过程,再加上郝昭被打成猪头的脸,让孙乾叹服不已。

用张郃的话说,郝昭机变无双,能因势利导,天赋极高,若仅仅是天赋高也就算了,偏偏郝昭的性情极为坚韧,跟随刘平学习良久,又得到了包括吕布、赵云、高览、高顺乃至自己的指点和教导,如今又进入了田豫的士官学院系统的学习汉军最基础的指挥艺术,未来的发展简直是不可限量。

一个没有及冠的小将,能得到名震河北的张郃如此高的评价,让孙乾惊叹不已!

说实话,白天行军的时候,孙乾就发现张郃专门询问了一个曹军军校的名字,只不过行军匆忙,孙乾没当一回事,然而就在刚刚,孙乾一个无意识的扭头,去发现张郃鬼鬼祟祟的将一个人拉向远离自己和荀彧所在的地方。

孙乾小心翼翼,接着微弱的火偷偷地看了看了半天才发现张郃拉走的好像正是那个白天年轻得过分过分的曹军军校,然后两人就地坐在了篝火旁。

这也就罢了,关键离得这么远,孙乾也仅仅用余光偶尔扫视,却依然可以感觉到两人还有说有笑,相谈甚欢!

这无论如何也很难不引起孙乾的注意,根据他的了解。上一次张郃主动和低级军校如此的畅谈还是在中山国,被郭嘉算计中伏,被兼职做奸细的郝昭坑的那一次。

根据张郃的说法,寻常的年轻人是入不了他的发言了,看张郃如此积极甚至有些殷勤的状态,孙乾脑海中而然地浮现浮现了一个念头,难不成张郃又发现什么人才了?

微微了注视了一会,感觉张郃可能发现人才之后,孙乾收回了目光,虽然荀彧暂时没注意,但是万一因为自己的目光,把荀彧吸引过去可就亏了,于是,孙乾继续老老实实的扮演郭嘉在临行之前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莽撞年轻的肥羊形象。

事实上,孙乾猜的并没错,张郃此时此刻是无比的兴奋。

“孙武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曼成可知其深意?”

随着张郃的话问出,张郃眼前的年轻人陷入沉思,并没有太久短短十息之后,那个年轻人开口了。

“典认为,孙子所说的是指挥作战最重要的法则是要能够适应变化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对敌策略,克敌制胜!”

听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话,张郃眼中的热切已经不加掩饰。

说得好!行军奔袭,用兵作战,从来都没有固定的形式,如同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采取对策而取胜的,叫做用兵如神。”

看到那个表字曼成的年轻人点头,张郃带着兴奋继续说道。

“战争与自然事物都是不断地发展变着的,从来就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道理,行军作战也不存在绝对固定的模式!”

“这就要求为将,为帅者要在复杂多变的战争中,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善于依据战场的现实状况,根据战局和敌情的不断变化,采取灵活多变的作战策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形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应对变局,应对敌军战法,从而争取胜利,曼成可明白?”

年轻人点点头,但是却提出了一个疑问。

“将军,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确实如此,然孙子又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既然已经用兵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那庙算与谋略的意义又在于何处呢?”

张郃已经兴奋的快要跳起来了,这李典,李曼成同样是悟性极高的年轻人啊!

“曼成用心了,不过曼成只注意了形,而没有注意势!曼成,我问你,何为形,何为势?”

李典眉头紧皱,苦思冥想,张郃没有等待他思索出答案,微微一笑想了想从郭嘉那里学来到东西,继续忽悠李典。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为战之事,非谋之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若无庙算而兴无义之兵,其结果不言而喻!”

看到李典皱起的眉头和疑惑的目光,张郃满意道。

“我说一个曼成知晓的故事,昔日曹公为报私仇一怒而兴兵,入寇徐州,杀戮无数,生灵涂炭!”

张郃略微停顿,看到了作为曹军一员的李典脸上有些尴尬的神情,于是继续说道。

“结果如何,想必曼成比我更清楚!”

说到结果,李典的神情瞬间就从尴尬变得极为的暗淡,至于原因非常简单。

李典的叔父李乾是拥有数千食客的地方大豪,同时也是曹操的忠实簇拥,张邈、陈宫引吕布入兖州的时候,李乾宁死不降,带领食客死守,好不容易撑到曹操返回兖州,结果在后续与吕布的混战中被杀,同时战死的还有李典的父亲。

李乾战死之后,曹操感念李乾的忠诚,授李乾之子李整为中郎将,并且统领愿属于李乾的兵马,并且在复夺濮阳之后,留下了李整所部作为濮阳守军,为曹操镇守根基濮阳。

尚未及冠,当时仅仅十六岁的李典随从兄,被授予了军司马之职,这一次荀彧引领孙乾等人前往颍川,李典正是荀彧的随行护卫之一。

李典的表情暗淡,然而张郃的心里却笑开了花,自己仅仅是偷换了一个曹操出兵的概念,给曹操出兵徐州做了一个不正当,不正义的暗示,结果李典果然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张郃感叹道,年轻人就年轻人,李典的悟性极高的,但是心智明显比十五岁就开始从军的如同老兵油子一般的郝昭嫩一些,同样的情况想忽悠郝昭等于是白日做梦。

既然曹操不义兴兵,屠戮无数的印象已经种下,又让李典把叔父的战死跟曹操的不义之举联系起来,那么把李典忽悠走,在张郃看来绝对不是难事。

火已经点上了,那么就需要添柴了。

“若非曹孟德一意孤行,令尊,以及曼成地从父何以至此啊!相比较曹孟德,我主刘平可谓仁义之君,待百姓宽厚,否则若非河北百姓的鼎力支持,刘使君安能一战而定河北呢!”

李典有些魂不守舍的点头道,“刘使君确实宽厚仁慈、心怀大义,典虽然身在兖州,但是对于刘使君之名也有所耳闻,刘使君愿为汉家荡平贼寇,威震漠北之意,典甚为佩服!”

此时此刻,张郃对于郭嘉的苦心为刘平造势的种种谋略佩服不已,对于刘平的声名就是幽州最大的优势之言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如果不是刘平的巨大声望,张郃感觉自己可能还要在费一番力气,可是现在,张郃对于挖走李典已经有百分百的把握。

这时候,张郃又想起来郭嘉的无意中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

名,妙不可言!

收敛关名的想法,将目光投向眼前有些恍惚的李典,张郃已经在畅想未来年轻一代幽州军的框架了。

跟着孙乾完成使命,返回幽州之前,把李典这天赋不俗的傻小子挖走好好培养一下,日后作为郝昭那浑小子的副手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顺便还可以让带点正义感的李典约束一下无边无际的郝昭。

郝昭、李典,再加上那个同样没有及冠,满脑子都是暴力因子,深得吕布喜爱,据说得到了吕布的真传的楼班,这三个家伙组合在一起简直就是绝配!

有着三个各具特色的家伙做支撑,足以保证未来幽州军的统帅的传承!

带着浓浓的笑意,张郃开始继续引诱内心受到不小冲击的李典。

“曼成啊,庙算只是一个方面,谋略的总结同样不可缺少,既要随机应变,又要因势利导,虽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切没有任何规律可循,比如孙子依旧地势地形,将地分类九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