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零一四章 上游和下游

晋末多少事 第一零一四章 上游和下游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一零一四章 上游和下游

王猛无奈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得好像你就成家立业了一样,家中有妾室,但还没有娶正妻不是?

不等王坦之一如既往地趁机炫耀他已经出生的小儿子,王猛就转身向议事堂走去:

“余都已经快而立了,人家小小姑娘,余无福消受。”

说着,他想到了什么,回头看向他们两个:

“兵马,粮草,人才,钱财,城建,仓储,你们二位,到底解决了哪个问题,才有闲心在这里雪月风花?”

王坦之和麻思齐齐苦笑,应诺一声。

这大概就是调戏刺史的后果。

不过麻思压低声音品评一句:

“佳人娇俏,刺史未必没有心动。”

王坦之叹了一声:

“希望只是风动,不是心动······”

不然还给不给他们王家活路了?

而此时,已经走上议事堂的王猛,打量着眼前的沙盘,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拍了拍桌子:

“真是麻烦!”

————————-

长安城南。

曾经一片荒芜的长安城南,现在人烟稠密。

一条条大道从长安城中伸出来,越过龙首原,一直向东南延伸到杜陵和少陵,一座名为“少陵邑”的城池已经在路的尽头拔地而起,这座城邑是如今整个城南商贾、货物云集之处。

负责兴建这座城邑的正是已经从管理岗位上退下去的殷存,老爷子宝刀未老,现在还在为少陵邑的事忙前忙后。

杜英也知道,殷存操劳这么多,不只是为了公事,他也是有私心的。殷家可以趁机发展自家产业,从而真正摆脱杜家家臣和仆从的身份。

但是只要殷存和殷举这两代人还在,只要殷家的主管者脑子还正常,那么就算是殷家从杜家分离出去,仍然还会是杜家最忠实的拥趸,两家同样可以通过联姻,依旧捆绑在一起,唯一改变的,只是殷家的身份而已。

所以杜英并没有阻拦殷存去做这些。

这本来就是殷家这些年守望杜家产业,并且在杜英来之后全力攘助杜英,所应得的。

杜英虽然在遏制新的世家产生,但是也不会完全寒了自己人的心。

“少陵邑已经是城南最大的仓库、客栈和酒楼汇聚之处,四面八方的来宾,云集于此,天下的大商号,都曾在此地留下自己的足迹。”前面恰到好处的响起了介绍的声音,“往来商队,并不会直接进入长安城,他们的货物和随从,都会停留在少陵邑,在此直接转运或者前往自家商铺,这样也避免了形形色色的人直接汇聚在长安城中。

长安城池狭小,汇聚这么多人,只会平添动乱之风险。当然,都督也见到了,新的长安城也正越过龙首原向南建设,但是现在关中一直面临人丁不足的问题,所以建设缓慢······”

这是引着杜英一路向南行的商曹曹司全旭在讲解。

“无妨,既然我们想要吸引天下客商前来,那么有没有城池又有什么区别呢?只需要向天下彰显关中胸襟就好,在余看来,没有城墙,大家不是也做得很好么?”杜英笑着说道。

全旭应诺:

“都督所言在理,自城南集市设立以来,六扇门和都督府属官吏员负责维持秩序,并未动用太多兵马,整个集市上下,一切如常。

当然,需要着重防护之处,又有关中镖局负责,如今镖局也已经发展壮大,而且还有很多新的镖局成立,他们既负责商队出入关中的安全,也负责城南集市乃至长安城中看家护院。

这已经得到了诸多商贾的赞誉,据说现在荆州和江左也在建立镖局,否则整个走镖都是关中负责的,也就等于把他们商队的安危都交在我们的手中,有些人难免寝食难安。”

杜英无奈的说道:

“既想要做生意,又害怕我们会坑他,也罢,既然他们非得要这么想,我们是怎么也都拦不住的。至于镖局的竞争,先不用担心这个,关中起步早,无论是从人手调度还是从管理经验上,都会优于他们,而且荆州和江左的世家问题没有被解决,那么他们就永远不可能建立起来一个足以和关中镖局抗衡的存在。

因为荆州的镖局恐怕没有办法让江左的商贾放心,而江左世家内部,吴郡的镖局恐怕就不会被会稽的世家所信赖。他们能够猜忌和担心关中镖局会不会做手脚,自然也就会担心这些人的镖局会不会同样不安全。

相比之下,关中镖局只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把自己的名声和口碑打出去,就不用担心他们的威胁。尔等反倒是要注意调节和制衡关中内部诸多镖局之间的矛盾冲突,避免外面的人没有将我们挤兑出去,结果我们因为内乱而大伤元气。

再坚固的堡垒,都可以从内部被攻破,在市集贸易上,一样可以适用这个道理。不只是镖局,其余的商铺行当一样,关中有太多江左和荆州没有的,所以我们要善于劝导各个行当、各家商铺之间好的竞争,让他们为提高商品的质、保证商品的价,从而获得自己的好口碑、好名声而努力。

关中的商贾,不能发,也没有必要发黑心财。把我们的招牌打出去了,把整个荆州和江左的市场全部都牢牢地把握住,让他们本地的商贾只能从事下游的经销分装等等业务,所获得的利润只是我们的小小零头,这样才算是成功。”

说着,杜英张开手:

“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

全旭当即郑重道:

“格局要大!”

“是也!”杜英很高兴的点了点头。

全旭也笑道:

“这是都督写给关中商贸学院的,属下有幸前去听了几节课,受益匪浅,也一定会遵从都督的教诲,把握上游、俯瞰下游。”

杜英拍了拍他的肩膀:

“课,可以去听,百忙之中犹然还能抽出来时间,这很好。但是课也不能全听全信。”

杜英是在启发这些人的思路,但是并不是让他们完全被拘泥在自己划定的框架和思路之中。

就比如上下游产业链之类的。

这些后世商贸管理和经营的策略和理念,放在这个时代,也不见得就会适用,不过杜英没有时间进行调整和细化,因此如何灵活而不僵硬的运用,还需要全旭他们自行去领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