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零一六章 冰糖葫芦

晋末多少事 第一零一六章 冰糖葫芦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一零一六章 冰糖葫芦

“没什么,需要尝试好吃的!”杜英从容地回答。

归雁撅了撅嘴,觉得杜英肯定在隐瞒真相,可是她没有证据,旁边的谢姊姊也是一脸严肃的神情,大概并不打算跟她解释。

可是这两个人越是不解释,归雁越是明白。

不管怎么说,也都是没吃过猪肉,但见过谢姊姊不情不愿在上面的人,这两个家伙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需要藏着掖着,归雁很了解。

杜英则顺势回头看去,梁夫人的确吃的喜笑颜开。

长安自要比凉州天热一些,梁夫人并不适应,最近胃口都不怎么好,这酸甜的山楂自然最开胃。

冰糖葫芦这种小吃,起源自南宋,并且从一开始就不只是单纯的串山楂,山里红、葡萄、山药之类的,都有被串起来的记录,古人其实就已经把冰糖葫芦玩出了花样。

而杜英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种流行了千年的街头小吃,所以早在长安集市筹划建立之时,杜英就把冰糖葫芦作为市集上最重要的一种点缀写了出来,交付给杜家家臣。

他也是有私心的,这种注定了会畅销的小吃,杜英也希望能够掌握在自家手中,从而为自家后宅也多一条创收之路。

至于冰糖葫芦的制作,也没有很难,无外乎是洗干净的野果子浇上熬制的糖浆而已。

前者,这乱世之中荒郊野岭里遍地都是,不过随着市场需求量大,山中统一的种植也拉开了帷幕,这件事,都影视交给终南山下的周家去办的,尽可能把山区林地也都利用起来,至于后者,现在关中的粮食产量已经上来了,糖稀之类的也不是不能制作,只要产量上来,配套的设备借助于水力或者火力运转起来,那么成本自然就会降低。

这些,甚至都不需要杜英或者谢道韫来操心,关中现如今很多的新式商品,都是遵循着类似的运转路子,所以只需要稍加学习一下别人的管理方式,就能够让自己的产品生产也变得高效而低廉。

当然,前期的投入成本还是很大的,但随着关中和外界的贸易越来越多,不断地从江左、荆蜀等地赚钱,然后再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之中,在关中也形成常态。

这便是杜英一直在想方设法打造的良性循环,也是他在想办法创立的关中品牌效应,让关中的工业生产彻底摆脱草创之时,大规模仿制,但是质量低劣的问题。

事实证明,这个时代颇为简单的商贸和良好的贸易环境也让杜英甚至只需要提出一些思路和想法,整个市场以及工业研发的运转就都能步入正轨。

关中也是在和各地的世家或者官府进行贸易,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并且彰显实力,无论是世家还是官府,都不会赖账赊账,大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宾主尽欢。

举起来手中的冰糖葫芦,杜英正对着阳光。

阳光下,凝固的糖稀微微融化,折射出缕缕光彩。

而这小小的冰糖葫芦,真正能够折射出来的,当然还有整个关中工业生态的勃勃生机。

穿越千年,缔造一个时代的工业,带着一个民族走上提前千年的道路,杜英心中自也唏嘘不已。

“等会儿就要化了。”归雁好心提醒道,伸出小手挡住了阳光。

杜英顺势咬了一口,嘴里鼓鼓囊囊说道:

“现在吃,酸酸甜甜,软软的也正好。”

归雁笑嘻嘻的说道:

“是啊,除了冰糖葫芦,有很多好吃的咱们平时都没得吃呢,姊姊,你也快尝尝!”

谢道韫也只好无奈的收起来自己严肃的神情——本来就是三分真气,七分装出来的,现在自然也不好端着架子,对面摆明了不接招。

归雁对着杜英吐了吐舌头,似乎是在说,公子你看,这问题也不是很复杂,现在帮你解决了,应该怎么感谢我?

杜英抬手摸了摸她的头,以资鼓励,这一次就不弹脑门了。

谢道韫则扬了扬手中的糖葫芦,笑盈盈看着归雁。

归雁顿时打了一个哆嗦,总觉得谢姊姊想说“我记住你了”,所以伸手扯了扯杜英的衣袖。

杜英无奈的将手中的糖葫芦递到谢道韫嘴边:

“夫人来尝一尝,也就原谅了归雁。”

谢道韫看了一眼,嫌弃的撇过头。

杜英哼了哼,竟然嫌弃我脏,咱们“唇枪舌剑”的次数明明数都数不过来了。

想到这里,杜英揉了揉腰。

谢道韫顿时瞪大眼睛看向他,这也能想偏?

杜英也好奇的看向她,你怎么知道我想偏了?

夫妻两个互相知根知底,短暂的目光交流之间,就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想法,但是当归雁小心从杜英身后探头探脑出来的时候,杜英和谢道韫已经换上了夫妻和睦的神情。

归雁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谢道韫轻轻咳嗽一声,如果再不岔开话题的话,这家伙的目光能够带着自己的思绪一起飞到不知道什么雪月风花之中去,所以她指着路边的商铺说道:

“夫君,要不进去看看?”

杜英仰头看了一眼:

“这好像是吴郡过来的商铺吧?”

“准确来说,是张家的铺子。”谢道韫对此倒是了如指掌,“张家铺子一向以水粉胭脂出名,而且张家已经举家搬迁到了关中,因此说张家还是吴郡的,好像也不合适了。”

“张玄之的张家?”杜英恍然大悟,“没想到张家经营的还挺独特。”

“夫君有所不知,张家作为顾家的附庸,朝堂上的位置和权柄,自然都是让给顾家的。

尤其是自从顾公去后,顾家在朝堂上也是被处处排挤,否则顾淳也不会跑到西北来当刺史,如果有选择的话,吴郡各家自然还是愿意守着自己的水乡江南。”谢道韫解释道,“顾家尚且有所落魄,张家自然也就只能另寻活路,深耕商贾,以背靠顾家而获得养家糊口之资,情理之中,和吴兴沈氏相差无几。”

杜英咬着糖葫芦:

“所以世家们之间也斗的厉害啊,好好的诗书传家,现在都开始占满铜臭味。”

谢道韫掏出来手帕,给杜英擦了擦嘴角残留的糖浆:

“经史子集是一方面,高谈阔论也是一方面,但是这些显然都不足以养活家人,真正想要让一个家族衣食无忧、以图前程,当然就得要粘上铜臭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