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三六四章 胡人,不只在青州

晋末多少事 第一三六四章 胡人,不只在青州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一三六四章 胡人,不只在青州

荀羡这些年一直转战淮北、青州,名为都督,其实麾下州府支离破碎,就是在胡人的地盘上打游击。

此时骤然看到沙盘上,将阔别已久的江南烟雨、祖上发迹所在的淮西汝南,还有自己从未到过,但是已经为关中王师所掌控的河洛长安,尽数囊括,自然有一种眼前一亮、豪气顿生的感觉。

我所鏖战、涉足的山河,只有那一点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满了我的血汗,如今更是终于在此地站稳了脚跟,甚至还有了一块牢固的地盘。

但是胡尘仍然还弥漫在偌大的北方,而如果我辈不能奋起驱散之,又有何资格自诩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说着,荀羡目光炯炯的看向杜英:

“所以愿与仲渊携手,荡清魑魅魍魉,还天下以清平。”

杜英张了张嘴,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因为在此之前,他虽然也做好了荀羡会倾向于和关中合作的心理准备,否则荀羡也不会在彭城之战和杜英建立联络之后,在江左局势扑朔未定的情况下,就前来龙亢郡找杜英,但杜英也仍然没有想到,荀羡的态度会如此直接而坚定。

虽然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可是······杜英不得不承认,当一个浑身腱子肉,看上去就是个战场上经常砍人不动脑子的猛人和你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很有信服力的。

尤其是当旁边的谢奕连连点头的时候。

显然这就是他们这一批人已然习惯了的行事风格。

是杜英没有习惯罢了。

杜英只好伸手指了指沙盘:

“北伐,说来容易,但是令则兄且看,如今鲜卑人内部动乱,慕容恪在河洛,慕容儁在青州,慕容垂在邺城,三方相互牵制,却又三方互为犄角。

他们之间至今只是相互声讨,从并没有妄动刀兵,说明他们也一样意识到,纵然自己内部的矛盾不可调和,但是唇亡齿寒,绝对不能任由王师进攻其中一家。

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便是,进攻其中一家,就会引起其余两家从侧翼扑上来,唯有牵制住一家,而同时进攻其余两家,方是破敌之道。”

谢奕笑道:

“仲渊的意思,之前已经在往来书信之中说过,余因此和令则有讨论此事。”

荀羡则顺势说道:

“不错,余同无奕意思皆是,你我两方,齐心协力进攻青州和河洛,将战线直接推到大河。

并且贵部之前就已经有越过大河强攻枋头的姿态,现在也一样可以通过进攻枋头来牵制慕容垂,甚至还能同时牵制慕容恪,而进攻青州、消灭慕容儁的任务,余可以胜任。”

说到这里,荀羡不无遗憾:

“若不是为了能够彻底搅乱鲜卑人,慕容儁连彭城都出不去!”

知道个中内情,明白荀羡当时也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能围而不攻的杜英和谢奕,此时倒是也没有打算无情的拆穿他。

毕竟荀羡在这个草创的联盟之中处于弱势的一方,所以他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告知盟友自己的强大,也在意料之中。

但杜英还是忍不住打击一下:

“令则兄素来与鲜卑人为敌,知其行军征伐之道,然令则兄此次北上,恐怕敌人并非只从正面而来。”

荀羡挑了挑眉:

“敌人?还有谁是敌人,又从何而来?”

杜英和谢奕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当然没有傻到认为荀羡真的一点儿zz嗅觉都没有,哪怕他身在边境战场。

这是世家子弟的本能,荀羡必然也不缺。

那么荀羡发出这样的疑问,就是在表明自己现在的立场,他仍然认为自己是朝廷的一方都督、代天牧民,所以也不会和朝廷出现正面冲突。

杜英的这个问题,无非是想说,朝廷有可能在背后捅刀子而已,但是在荀羡看来,只要自己摆出和朝廷合作的姿态,朝廷也必然不会四面树敌——现在朝廷所面临的敌人也不少,总不能把所有的封疆大吏都逼反了吧?

因而荀羡虽然乐意和杜英合作,但也不会拒绝听从朝廷的命令,只要这其中不矛盾的话。

而只要杜英不插手青州方向的战事,关中王师不出现在青州,又为什么会矛盾呢?

朝廷自没有可能调青州的兵马,去进攻关中的兵马。

如果朝廷真的会这般犯糊涂的话,那荀羡自也可以选择没有收到这条命令。

乱世嘛,路上不太平,斥候出现一些意外也在情理之中。

荀羡的有恃无恐,让杜英哂笑:

“不只是朝廷,还有胡人,胡人不止在我们的前方。”

荀羡登时脸色微变,皱了皱眉说道:

“朝廷还想要让慕容虔北上?”

“朝廷可战之兵有几何?”杜英径直问道。

荀羡犹豫了一下:

“若北伐,无外乎大司马。”

“可朝廷欲使大司马立下此等大功邪?”杜英反问,“朝廷容不下余,可容得下大司马?”

杜英是方镇,朝廷一直都是秉持着能打压绝不支持的态度。

桓温是方镇,固然这个方镇野心勃勃,但是朝廷好像从一开始就一直小心提防着,所以桓温会对朝廷没有半点儿好感也在情理之中。

而杜英现在好似在说着方镇于朝廷心中的地位,又好似正是在提醒荀羡,同样身为方镇,荀羡手中的兵力虽然不多,而且治下土地又多在战火之中,可是······

当初杜英在关中,桓温入巴蜀,所面临的情况,可又比现在更好?

如果此次荀羡拿下青州,顿时坐拥青徐淮上,那么朝廷一样会和忌惮杜英和桓温一样忌惮荀羡。

荀羡微微皱眉,虽然明知如此,但是也难免心里不是滋味,毕竟他在徐州厮杀,自诩未有负国之处,可是转念一想,杜仲渊和桓元子,难道在最开始就一门心思想要造反么?

无外乎位高权重而朝廷猜忌罢了。

当然,荀羡的内心想法,杜英和桓温不知道,若是二人知道荀羡在心中有此一问,大概会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其实我们本来就是反贼的。

“朝廷不用大司马,却意欲北伐而争功,兵从何来?”荀羡讷讷反问。

杜英看着他:

“令则兄其实已经知道答案了,不是么?”

“和鲜卑人并肩作战······当真荒唐。”荀羡狠狠的一捶沙盘,他接着攥紧拳头,环顾周围。

大概是想要找到一个人打一顿。

但是杜英和谢奕显然又不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