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百六十二章 骑兵

晋末多少事 第一百六十二章 骑兵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一百六十二章 骑兵

土塬上,青草已经越长越高,绿色取代了冬天的土黄,生机也取代了满目的萧条。

几道身影穿行在土塬之间,动作很快。

而还有几人站在不远处的高坡上,俯瞰全局。

“左边的动作还不错,右边那几个虽然速度很快,但是身形动作都没有注意隐藏,难道真的以为敌人是瞎子么?”高坡上其中一人,低声嘟囔着,在石板上写写画画。

纸和笔都是好东西,显然用来草草的记下来点儿东西太过浪费。

旁边的几个年轻人目不转睛的看着山坡下的身影变动,时不时的和身边的人交谈。

拿着板子写写画画的就是陆唐,现在陆唐已经把自己的一些搏杀技巧之类的都传授给了周随等人。论大军队列的训练,他还真的不是很擅长,而且盟主显然要亲自负责这一块,所以陆唐直接转为训练关中盟的斥候。

毕竟长期以来,陆唐负责的就是保护和刺探情报,是一个合格的保镖和斥候,有着足够的单兵作战能力和经验,但是在指挥大军作战方面还真的不擅长。

现在重新开始训练斥候,也算是让陆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

杜英对于他训练斥候的方式也给出了建议,直接用实战来取代平时枯燥的学习和练习。

斥候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反应能力和敏捷身手,这些单纯的通过说是教不会的,只有通过一遍一遍接近于实战的练习才能锻炼出来,也才能培养出来足够的胆略。

“头儿,南边有动静!”一名远处放哨的士卒猫着腰跑过来,他是沿着山坡的反斜面过来的,这样就可以尽最大可能的掩盖自己的行踪,这也是他们这几天学到的知识。

陆唐顿时皱了皱眉。

旁边等待着下一轮上场的年轻人们此时也都紧张起来。

他们很清楚,没有同伴在南边,他们本来就是站在北坡上看着山坡下的同伴行动,他们就是最南侧的人了。

这一次训练选择的地方在关中盟地盘的东南侧,过不了多远就是蓝田的秦军大营了,会不会是秦军的斥候?

“收拢人手,隐藏身形,快!”陆唐径直说道。

山坡上的传令兵挥动旗帜,山坡下的人虽然不明就里,但还是抓紧撤上来,并且寻找灌木丛之类的藏身。

陆唐则带着两个机灵的小子一点点摸过去。

刚刚绕过山脊,陆唐就一把把身后的两个小子按住。

放哨的那小子,当真不靠谱,竟然什么都没有看清,就先急匆匆的汇报。

这不但是有动静的问题,而且来的还是一队骑兵,人数至少有数十,马蹄声阵阵,已经能听的清楚。

还好他们似乎也对这一片不熟悉,此时正缓缓的向前摸索前进,不断派出人向两侧探查道路。

若不是这样,以他们的马速,早就应该冲到陆唐他们所在的这个山坡处了。

假如刚才放哨的那小子说明这是骑兵的话,陆唐绝对不会让人就地隐藏,而是带着大家能跑多远跑多远。

斥候重要的任务是探听消息,而更重要的任务是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

命都保不住,说其余的岂不都是白搭?

而此时,为时晚矣,骑兵都快摸到眼皮子底下了,就他们几个人,对上数十名骑兵,跑断了腿也跑不过人家。

陆唐攥紧兵刃,打量着这些越来越近的骑兵。

他们的衣甲,似乎不是秦军的样式。

而且在这至少名义上还属于秦国的地盘上,却要偃旗息鼓、小心翼翼的向前推进,又是为何?

不像是氐人和羌人一向横行霸道的风格。

陆唐心中隐约有了答案。

若是这个答案是正确的,那当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

沔水自从西北而来,绕襄阳后,奔向东南。

沔水也就是后世的汉江,只不过在此世,汉水指的是嘉陵江,沔水才是这条河的名字。

襄阳和樊城,这是从北方南下而或者从南方北上中原的“中路”,是咽喉门户,亦是桓温为了北伐中原,经营多年的大本营,其重要性已经不亚于荆州腹地的江陵、武昌等地,甚至因为北伐开始,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因为桓温北伐,兵马、船只和粮秣汇聚此地,带动着大量的物资流动,荆州、巴蜀等地的商贾、工匠等等也都随军前来,让襄阳城格外的繁华热闹。

且看那城墙下,无数的店铺屋舍连绵,沿着沔水两岸铺开,沔水上一座座浮桥上,车马粼粼,人来人往,仿佛太平盛世。

而作为沟通沔水南北两岸襄阳码头,亦是樯橹云集,遮蔽了整个沔水江面。

如果说此时襄阳城外热热闹闹,被征调的丁壮们都在忙着搬运供北伐大军所用的物资和器械,那么襄阳城中反倒是有些冷静。

襄阳和樊城在多年前的三国乱世之中,都是作为堡垒和要塞营建的,后来西晋命短,五胡乱华,襄阳又变成了南渡小朝廷阻挡北方狂澜的桥头堡,所以自然不会有人改变襄阳作为要塞的身份。

因此襄阳的军营都位于城内,依托城墙而设,环绕着城中的府邸,同时,为了防止有人在襄阳要塞之中作乱,城池出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要有官府正式的许可才可以。

此时襄阳驻军几乎都已经北上,再加上北伐大军的将领们,家眷基本都在江陵、武昌等处,也不会安置在襄阳这等随时都有可能变成前线的地方,自然城内空空如也,和城外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倒是有一个例外。

北伐先锋、征西将军司马谢奕的府邸。

五公子前来襄阳,是谢家府邸留守家仆、部曲们的荣幸,一个个忙着张灯结彩,就跟过年一样。

这些家仆和部曲们都知道,他们守着襄阳府邸,实际上和“戍守边疆”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谢家的根基在建康,现在实际上已经和典午朝廷站在一起,自然也就等于站在了桓征西的对立面。

所以谢奕本来在荆州文武体系之中的地位就很尴尬,只不过作为桓温的铁哥们,大家都还保持礼让三分罢了,但是对于谢奕的部下们,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了。

不直接排挤就算不错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